《献南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选二)》岑参
岑参的《献南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全组诗歌颂了封大夫的丰功伟绩,言辞间充满着战斗豪情。每首诗独写一事,六首诗又浑然一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
其五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其六
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创作背景】
唐军破播仙镇时在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封常清的攻打播仙,从播仙的地理位置以及此诗中称“蕃军”“蕃城”看,显然是对付吐蕃的。当时唐与吐蕃之间的战争,含有自卫和扩张两重性(参见范文斓《中国通史简编》),情况比较复杂。破播仙之时,岑参在封常清幕府供职,是年冬天,作此组诗。
【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在封常清幕府供职时为封所作的颂歌之一,“封大夫”即封常清,他瘦瘠跛足,入伍后凭借谋略战功,迅速升迁,曾任安西四镇节度使摄御史大夫兼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瀚海军使,天宝十三年(754 年)冬,他率军大破播仙,此诗所记就是破播仙战。《破播仙凯歌》前四首写凯旋,这两首则追叙战斗情形,“蕃军遥见汉家营”一首最具个性特色,是边塞诗中少有的慓悍之作。
从“蕃军遥见汉家营”及组诗其二的“营幕傍临月窟寒”,可以看出战前呈两军对垒的形势。从组诗末首的“暮雨旌旗湿未干”,则可知战事告捷有赖雨夜偷袭的成功。“满谷连山遍哭声”则是夜袭时的实况:蕃兵从睡梦中惊起,已是杀声震天,战场一片哭声。但诗人没有完全按实况的顺序安排,而是将这遍地哭声安排在对垒句后,这就产生了一种先夺其志(斗志)的效果。而夺志比夺帅,更是兵家之大忌。
唐军决胜,已唾手可得了。
后二句采用放笔直干的写法,展现夜袭的激烈战斗场面,字里行间充满刀光剑影。“万箭千刀一夜杀”,句中连用万、千、一三个数目字,深刻地描写了战争的激烈和厮杀的残酷无情。“一夜”可见战斗持续时ng>
这首诗是岑参在封常清幕府供职时为封所作的颂歌之一,“封大夫”即封常清,他瘦瘠跛足,入伍后凭借谋略战功,迅速升迁
《献南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选二)》岑参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