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第二课心得体会范文 航天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九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航天第二课心得体会范文一
让我们为神六的凯旋归来,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次巨大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20__年10月12日上午9时,随着发令员一声“点火”,矗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长征火箭呼啸而起,直冲云天,把两位航天员费浚龙和聂海胜乘坐的神舟六号飞船送入了预定轨道。今天凌晨,神六飞船在绕地球飞行77圈后,成功返回地面。
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除俄罗斯、美国外,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在瑞雪中成功启航的神舟六号,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从神五到神六,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短短2年间3位中国航天员相继翱翔太空,中华民族已经奉献给了世界一个自强不息的奇迹。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这是中国人的自豪!“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诗仙李白的丰富想像而今已变成现实。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作为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除了欢庆、除了敬佩、除了自豪,我们还应该思考些什么?我想,杨利伟、费浚龙、聂海胜等航天员以及战斗在航天一线的科学工作者,他们所表现出的“航天精神”,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要学习的。
首先,我们要学习他们那顽强的意志。航天员在做超重耐力实验时那浮肿变形的脸,呼吸困难时紧咬的牙关,噪音环境下强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质,无一不让人震撼!这是向人类极限能力发出的挑战。他们应当是我们心中的英雄!其次,我们要学习他们那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航天员必须经过近乎苛刻的选拔,算得上万里挑一。
更难的是,要掌握涉及30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没有刻苦的学习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剑。他们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再次,我们还要学习航天员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杨利伟曾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
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在耀眼的光环背后,更多的是奉献和牺牲。所以,他们应当是我们人生的偶像。所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或在你暂时还落后于别人时,请你想想这种“航天精神”我相信,你一定会把困难踏在脚下,把胜利握在手中!每当我们遥望夜空,总会引得我们无限神往,何时能到月球上尝一尝吴刚捧出的桂花酒?何时能亲眼一睹寂寞嫦娥舒广袖?
而今,希望将变为现实,20__年、20__年或许还要更早,或许那时,你们中的一位会坐在神舟n号上,带着全中国人的梦想飞向月球。努力吧,学子们,有了航天精神,你一定会一飞冲天!
2022航天第二课心得体会范文二
2013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神舟九号飞船在x省x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分别于6月18日与6月24日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神9”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标志着中国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及载人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航天工程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也会逐渐迈大……
早在明朝时期,有个叫万户的人,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的设想是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但不幸的是火箭爆炸了,万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去研究……
当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传遍全世界,中华民族从此拉开了进入航天时代的序幕,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
1990年4月7日21点3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同年7月16日9点40分中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首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前往太空,成功围绕地球飞行十四圈……
2008年,“神舟七号”搭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翟志刚完成首次出舱行走……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这些事件都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在不断飞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已经齐身与强国之中!
航天梦,是一个从古至今的梦,是一个中国梦,这个梦想就在祖国稳步发展下一次次实现了。回想着旧时候的中国,受尽欺辱。但中国没有被打垮,反而强有力的反击了。我们的祖国一次次的向世界证明着我们的强大。我为祖国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2022航天第二课心得体会范文三
“能在现场观看火箭发射,我太开心了……”9月20日13时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参观场坪上,前来参加“青春与星空对话”活动的中西部学校的青少年兴奋地交谈着,等待着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
“真想快点看到火箭升空……”来自甘南州合作第一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道吉东珠盼望着。
远处的发射塔上,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在回转平台环抱中,静静伫立。
14时许,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杨利伟出现在草坪,与来自中西部的同学们见面互动,鼓励同学们逐梦太空。
15时10分,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伴随着火箭腾空而起,同学们高声欢呼、激动不已,目送天舟三号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
为激发青少年航天梦想,中西部青少年与载人航天面对面主题活动9月17日至21日在文昌举行。来自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新疆、湖南、广西和山西等十余个中西部地区的36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活动。其中,4名来自甘肃的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跨越山海,逐梦而来。
9月17日晚,甘南州合作第一小学的道吉东珠和尚垚丞两位同学在袁俊兰老师的陪同下,抵达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的航天文昌中转站。同日抵达的还有来自会宁县韩集镇中心小学的杜依华、杜晨晞和带队老师刘学俊。
本次活动以“青春与星空对话”为主题,围绕童心绘梦、千里追梦、文昌圆梦、天舟载梦和星火传梦5个部分展开。
活动中,主办方邀请航天领域院士专家举行系列讲座,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和优良传统;邀请航天英雄杨利伟与中西部学生面对面分享飞天故事,引领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家国情怀、激发学习动力;邀请航天科普专家通过模型搭建等形式,讲授火箭、飞船、空间站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带领中西部学生制作水火箭……中西部学生还与清华附中文昌学校及文昌航天小学学生手拉手,共上
航天第二课心得体会范文 航天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