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深夜行动心得体会范文 民警出警心得体会(八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民警深夜行动心得体会范文一
讲 话(初稿未用)
(ⅹⅹ年9月24日)
同志们,今天这个会议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刚才,ⅹⅹ、车站派出所先后汇报了在新民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作法,问题困难和对策建议,我听后深受启发。严政委总结了全局两年来新民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作法,客观分析了问题,提出了下步工作意见,我完全同意。抓好新民警教育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抓好当前新民警教育管理,是为今后新民警队伍教育提供经验的需要。今年我局招录了128名新民警,今后每年可能都会招录新民警。我们通过抓好两年来新民警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工作经验,形成我局新民警教育管理的有效机制,这将对抓好当前新民警队伍特别是今后新民警队伍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抓好当前新民警教育管理,是促进队伍健康发展的需要。我局三年来招录新民警共计344名,占到全局民警总数的15%。抓好新民警的教育引导,解决好新民警的思想问题,稳定新民警队伍,直接关系到乌铁公安队伍的长远发展。三是抓好当前新民警教育管理,是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需要。新民警是公安队伍的新生力量,是公安事业的希望,是乌铁公安的未来。做好新民警工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文化知识高、创新精神强、业务能力精、工作作风优的人才队伍,将进一步增强公安队伍的战斗力,为公安工作持续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后劲”。
对此,全局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政工干部、基层所队领导要切实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主动性地抓好这项工作。我建议领导干部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努力,扮演好“五种角色”:
第一,当好“向导”,提高新民警的思想认识。政治建警是根本,也是基础。“80后”、“90后”民警初涉职场,在思想上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我们各级组织要针对新民警的思想特点,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帮助他们端正和提高思想认识。一方面,抓好普遍性的思想教育。抓好传统教育、形势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忠诚教育等,把其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向新民警讲清楚开展安检查危、线路巡防、客车防范等工作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开展创先争优、创建“四好三强”小环境、“双争当”、做党的“刀把子”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新民警深化人民警察“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努力解决好“为谁从警、怎样从警”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抓好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新民警用人单位的领导是直接接触者,要落实队伍思想分析研判制度,按照“十必谈十必访”要求,加强与新民警谈心,掌握新民警成长经历、性格脾气、兴趣爱好、特长技能、家庭成员、社交朋友、婚姻恋爱等各方面情况,努力成为新民警知心朋友,动态了解他们在干什么、想什么、忧什么、需要什么,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引导他们保持正确的认识和顺畅的心情,认真投入工作之中。局处人事、宣传、团委等部门要通过召开新民警座谈会、问卷调查、学习交流会等方式,了解新民警所思、所想、所忧,为局处党委更好地抓好新民警教育管理提供依据。
第二,当好“师傅”,提高新民警的业务能力。新民警学习掌握公安工作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铁路常识等需要一个过程,但他们都有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参加教育培训的要求。我们围绕新民警“一年跟着干、二年能单干、三年成骨干”的培养目标,加大对新民警教育培养力度。从公安局、处层面来讲,在今年的“教育培训年”活动中,要把新民警集中教育培训作为一个重点,把他们纳入到各类业务培训班和专项行动等实践锻炼中去,为他们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同时,要探索完善新民警跟班学习制度,对2011、ⅹⅹ年参加工作的新民警,在他们试用期结束后,都要拿出计划,安排他们到不同警种进行跟班学习,使大家对铁路公安工作业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新民警用人单位来讲,要继续开展好“名师带高徒”活动,做好“传、帮、带”工作。要按照“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采取随岗教育、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对铁路安全形势教育、法律法规、执法办案、群众工作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特别要针对新民警执法办案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一案一议”活动,总结交流办案经验,提升执法办案水平。在日常工作中,各所队领导要敢于放手让新民警去工作,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教方法,让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特别要把他们放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去考验、成长、成才,千万不要怕他们干不好、出乱子,不敢放手,如果这样新民警业务能力很难较快提升。
第三,当好“伯乐”,为新民警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作为领导干部,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在能量,为他们创造和搭建干事、创业、成长的环境与舞台,甘当“伯乐”、愿为“人梯”,让新民警感觉到在乌铁公安有发展、有奔头,用事业拴心留人。一要依据特长安排岗位,为新民警施展才华创造良好条件。局处人事部门和各用人单位要根据每个民警的特长、性格、专业等特点,实行有差异的培养,合理分配岗位,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为他们实现理想追求创造条件。二要按照制度培养使用,为新民警发展进步提供良好环境。要把绩效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等直接挂钩,对表现突出、工作出色的新民警,要及时给予立功授奖,激励新民警创先争优,脱颖而出。同时,要组织开展征文、演讲等活动,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创造岗位、搭建平台,从中发现人才,培养使用人才。三要选树宣传推广典型,为新民警学习成才树好榜样。局处人事、宣传、团委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开展评选优秀见习民警、选树警营新星等活动,在新民警中大力选树、培养、表彰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导向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新民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四要严格落实规章制度,确保新民警纪律作风良好。要牢固树立“严是爱、松是害”的观念,经常性地抓好纪律规定学习,让新民警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做了有什么后果,增强遵守规定的自觉性,培养新民警良好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坚决防止发生违法违纪问题。
第四,当好“家长”,增强新民警的集体归属感。绝大多数新民警都是离家到外地工作的,派出所就是他们的家,领导干部就是一家之长。作为“家长”,领导干部要围绕新民警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坚持以警为本,认真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措施,努力帮助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使新民警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一是推动警营文化建设,筑牢新民警精神家园。针对当前大部分新民警异地工作,业余生活单一、枯燥的情况,公安局处要加大投入,建好图书室、健身房等“五小工程”,各所队要成立完善各类兴趣小组,组织开展读书活动、球类活动,丰富警营文化生活,陶冶民警情操,不断增强青年民警的归属感。二是注重生活关心帮助,让新民警感受家庭关爱。由于全局新民警来自五湖四海,大多远离家人,身在异地他乡,难免会产生思乡情绪,特别是遇到困难时,这种情况将更为突出。因此,全局各级组织特别是所队,要关心新民警生活,认真解决吃、住问题,经常地嘘寒问暖,帮助解开思想疙瘩、解决生活困难,并合理安排工作,保证民警的正常休息、休假时间,尤其要按照政策规定,落实好年休假制度、探亲假制度,让民警感觉到家庭关爱。三是重视新民警心理健康,使新民警感受组织温暖。要关注新民警的心理健康,认真倾听他们的心理问题,利用多种形式,在新民警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帮助,提高自我心理调控能力,疏导化解郁闷焦虑等不良情绪、舒缓工作家庭压力,感受组织的温暖。
第五,当好“榜样”,用自身行为带动民警。基层所队是新民警职业生涯的第一站,所队领导是他们工作上的“第一位向导”,你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工作作风如何,对他们今后人生之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基层所队领导,一要坚持用学习的精神带好新民警。既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注重党性修养和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主动思考和研究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发现、解决思想问题的能力,也要向实践学习,向新民警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掌握新民警思想特点,因情施策,提高管理新民警的水平。二要坚持用深厚的感情带好新民警。新民警都是80后,甚至是90后,他们既是我们的同事,也是我们的后辈或者是兄弟。我们要以家长般的慈爱、兄长般的关心、同事般的心境去对待新民警,增强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把派出所建设成为团结友爱和睦的“大家庭”。三要坚持用好的作风带好新民警。所队领导干部要注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为民警做表率、做榜样,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感染民警,当好新民警的“榜样”。
有关民警深夜行动心得体会范文二
当前,基层民警在工作压力大、任务重、标准高的超负荷工作状态下,因思想状况得不到有效缓解和疏导,导致了精神萎靡不振、心情焦虑烦躁、性格有些偏激等思想症状,直接影响到队伍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发挥。
当前民警队伍的思想状况整体是稳定、健康、乐观和积极向上的,绝大多数民警对职业初衷、工作状态以及和谐警民关系都能客观公正地认识。一是有很强的工作意识。学习进取,思想进步,昂扬向上,兢兢业业,奋发有为是队伍的正气主流。二是有很强的责任意识。绝大多数民警表示,既然选择了警察这份职业,就应该尽责敬业,尽心竭力,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专一行。三是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广大民警顾全大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令行禁止,严于律己。四是有较强警民和谐意识。近年来民警对如何加强警民关系比较下功夫。
民警思想是否稳定,不仅关系队伍建设,也直接影响任务完成。虽然公安机关民警正能量是主流,是大方向、大趋势,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工作任务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治安以及维稳处突形势日渐复杂,各项公安保卫工作十分繁重而艰巨,而警力又相对比较紧张,民警常常吃无定时,睡不安稳,心事重重,生活、工作基本没有规律,特别是基层民警,承担着破案追逃、处置突发事件、人口管理、巡逻防控、走访民情等各项工作任务,经常加班加点,沉重的工作压力,使许多民警陷入精神紧张、思想疲惫的境况,长时间超负荷和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无疑会加重民警的身心负担,使他们陷入身心疲惫、精神紧张的境地,这给他们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二)执法压力大。一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执法环境下,基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相应的心理上承受的压力也不断增大。二是一些民警表示“公安工作越来越难干了”,工作中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则成为常事,而一线民警更会在执法过程中遭遇谩骂、污辱、诬告,甚至围攻、殴打。三是社会各界对民警期望值过高使得民警过多的参与到非警务活动中,民警经常接到非警务活动的报警及求助,使得民警无所适从,难以应对,加之公安工作涉及面广,任务复杂艰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四是公安执法要求越来越严,而取证难、程序复杂等客观情况又增加了办案难度,怕办疑难复杂案件成了民警的通病,一些民警更怕因办了错案、劣质案而被处分。一些基层民警因此深感迷茫、身心疲惫、心力交瘁,民警在思想上从而产生畏惧心理。
(三)舆情压力大。随着群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媒体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民警执法面临着一个空前开放、高度透明的社会环境,一线民警面前时刻放着一个自己看不见、摸不着的摄像头、麦克风,民警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通过媒体、网络呈现在社会面前,执法稍有不当,就可能被媒体、网民抓住不放,民警面对媒体舆论监督显得无所适从,压力很大。
(四)职级待遇低。公安机关与银行、移动、电网、国税、地税等其它行业相比,民警的收入偏低,付出和奉献不成正比。
(五)身体状况差。广大民警始终在执法压力大、工作任务重的超负荷运转状态下工作,部分民警反映身心疲惫,有的民警积劳成疾。特别是近年来对全局民警进行年度体检时发现,身体处于亚健康和存在各种疾病的比例比较大。
分析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既受当前大环境的影响,也与形势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其主要表现为:一是认识上有偏差。新时期对公安民警承担的职责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民警对使命责任认识不够,用普通的职业眼光看待警察工作,职业自豪感不够强,责任感、进取心不是很足,对岗位不是很珍惜,奉献意识不够强,从而出现了好攀比,不吃苦的思想意识。二是价值观呈多元化。受不正确的权力观以及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现象影响,个别民警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个别民警不把岗位作为成就价值的重要舞台,出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四难现象,冷、横、硬、推、拖,导致队伍管理监督管理难度比较大。三是素质能力不适应。基层个别民警业务技能稍差,缺乏工作技巧和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缺乏做群众的工作能力和“打得过,跑得过,说得过”的基本素质,不但未能化解矛盾,反而把自己卷入矛盾之中。个别民警没有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把学习贯穿于工作之中,使一些学习走过场,水平没有真正提高等等,造成了民警“说不过,追不上,打不赢,写不好
民警深夜行动心得体会范文 民警出警心得体会(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