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扫卫生劳动的心得体会实用 义务劳动打扫卫生心得(六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打扫卫生劳动的心得体会实用一
1.清洁区的划分:我们将教学楼前、后和甬路划分成若干小区域,分配给五年级以上各个班级,门厅和主楼梯由所在楼层的班级轮流清扫,整个学校则由上体育课的学生负责。学校环境卫生没有死角。一个学期下来,切实可行。
2.自行车的摆放:将靠墙的区域分成若干小区,分给三年级以上的各个班级,各班统一摆放,统一管理。各班都很聪明,他们再划分更小的区域,固定走校生自行车的位置,学生到校后,直接对号入座,又免去了值日生摆放的辛苦,为学生的学习赢得了时间。
3.五年级及其以上每个班级推选两名卫生委员。一般地,都是本人志愿申请的,他们愿意为同学服务。两名学生轮换着参与学校每一天一次的卫生检查。学校有事情直接找卫生委员即可,直接联系。这样,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
为了节省检查卫生的时间,三个楼层的学生轮流检查其他楼层,又分楼内和学校清洁区两个部分进行检查。我们将需要检查的项目制成表格,卫生委员按照要求逐一认真检查评分。然后将汇总后的各班平均分打印出来,张榜公布。评分的方法:90分及其以上为优,得一个★,85——89为良,得一个。每月一个总结,并排出前十名公布于众。排行的方法是:在良好的前提下,看优的多少,优的个数多的名次靠前。
我们看到,每一天总有学生来到宣传窗前观看,在无声中激励学生自觉的约束自我的行为,养成了坚持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x月初刚刚入学时,学校的卫生状况很差。学校里食品包装袋满天飞,楼内塑料袋和口香糖遍地。开始一周的卫生检查成绩分数很低,一般在60――75分,大多数班的成绩在70分左右。
根据上述情景和学生有顺手乱扔垃圾的习惯,卫生环境不易坚持、值日生的劳动强度太大、清扫卫生用时太多的现状,争得学校领导的同意后,我开始在公布各班成绩的下头刊登一些文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本学期刊登过的文章有我自我些的小评论7篇,如《口香糖的功过简评》、《由校长检垃圾袋想到的问题》、《这是一个提高》,《谈谈一楼值日生的辛苦》等;
有班级写来的文章6篇,如八一班《我们班的卫生是如何坚持的》、六一班《为了有一个整洁的学校》等;有学生作文选登六篇,如xx的《精彩日记天天写》、xx的《第一次吃过桥米线》、xx的《这就是我》等;学生来稿选登13篇,如五一班xx《我是怎样学英语的》、八二班《抬起头,期望在前头》等;有文学欣赏16篇,如舒婷的《致橡树》、徐志摩的《欢乐地雪花》、汪国真的《热爱生命》等;有格言、小幽默9篇,如《聪明的教师》、《健康最重要》等;其它5篇。共62篇。之后,我还在文章的空隙中,夹一些漂亮的小图片。
在课间,总有一些喜欢文章、关心班内卫生或喜欢图片的、有着不一样爱好的学生三三两两来到卫生宣传窗前驻足观看,也有的教师在课间来到窗前观看。起到了必须的宣传鼓动作用。
平时会有很多的学生找到我,要求保留某期的文章。
卫生宣传橱窗,使学生的卫生习惯有了很大的提高,改掉了顺手乱扔垃圾的坏习惯,养成了自觉坚持卫生的好习惯,学校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垃圾桶理的垃圾多了,地面上的口香糖没有了,花更红了,叶更绿了,窗明几净,学校更美丽了。
各班的成绩大多在85-95分之间,最高的到达98分,而打扫卫生所用的时间却减少了,为学生的在校学习赢得了时间,受到了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教师的的好评。一个学期的经验告诉我,世间人是最宝贵的,只要素质提高了,环境卫生只是顺手的事情。
当清洁区出现问题时,我们直接找所在班级的值日生,问题大或经常有时,才找班主任。这样,减轻了一些班主任的负担,保障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班主任的工作时间及工作强度。
我们的行动口号是:行动起来,讲究卫生,增强民族素质,提高健康水平。
描写打扫卫生劳动的心得体会实用二
1、起身冲一冲,大家都轻松。
2、设备真可贵,公德不可退,坐式马桶位,上蹲危坠坠,蹲体真污秽,别人很惧畏。
3、如厕后请记得冲水。
4、朋友出门的时候记住要拉上拉链。
5、便后洗洗手,洁净伴我走。
6、校园美丽,从厕所冲水开始。
7、勿嘲人短,勿炫己长。
8、东西用完后,请放回原处!
9、谁按谁精神。您瞅准了,就按这里。
10、冲刷,justdoit。
11、你做的事,由水(谁)负责。
12、请疼惜打扫人的辛苦,请尊重後用者的权益,使用时请靠近小便池,您的爱心我们感激您。
13、请高抬贵手。
14、厕所经常保清新,洗手擦拭莫甩水,地板干净不会毁。
15、你清洁,我卫生,齐齐健身心。
16、情不在切,贴心就行;“纸”不在多,够用就行。
17、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18、贴近文明靠近方便。
19、厕所卫生要注意,
打扫卫生劳动的心得体会实用 义务劳动打扫卫生心得(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