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教室的变化心得体会和感想 搬新教室的感受(四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学校新教室的变化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本学期,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将以规范常规管理、创新教科研模式为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以服务并推进学科基地建设为中心,以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建设、学科教研组、课题组建设为立足点有效开展各级各类活动,做好相关服务管理工作。
二、工作目标和思路
1、工作目标:
(1)、立足课堂,立足学校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我校办学层次。
(2)、继续围绕创建连云港市“合格教科室”目标,积极开展活动,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2、工作思路:加强理论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行动研究。
三、工作重点及采取措施
(一)依托校本研修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本着“年轻教师进步大,骨干教师出特色”的思想,坚持重点培养,普遍提高的原则,通过教学教研工作对我校任课教师进行分层培养。
1.重视理论学习,提升业务素养。
除利用学校的双周推荐文章学习外,本学期将加大理论学习力度,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各学科教师研读新课标,明确学段目标及要求,实行以考代查的方式来督促老师们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同时迎接县教师理论测试。
2.开展读书活动,促进内涵发展。
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要求学期初以学科组为单位确定阅读书目,制定读书计划,要求定期交流读书心得、召开读书沙龙活动,分享阅读的快乐;并利用云平台、学校网站开展网上阅读,跟帖讨论,互动共享活动。
3.关注教师成长,发挥骨干作用。
首先是铺路子。为教师成长提供路径,积极为教师争取外出学习培训机会,优先组织课题责任人和课题研究成员外出学习,拓展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其次是压担子。进一步增强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的专业至高点意识,用先进理论指导教学、教研,用科研引领教学。再次是搭台子。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科能力建设为重点,积极创造条件,利用例会、校际联研等活动加强教学经验交流;聚焦常态课教学,关注课堂教学质量,减负提质;结合各级各类部门开展的优质课评比、选拔活动及我校校本教研活动,以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提高我校科研水平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一线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案例,但因惧怕专业课题研究的高标准要求,不敢申报课题,导致我校课题立项直线下降。本学期,以已立项课题为榜样,制定出台《临沭县实验小学校本小课题研究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校本小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组织和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总结有效经验、解决教学问题、改进教学实践,形成“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的精神工作”的习惯和能力。小课题研究体现淡化形式,注重实效的原则,要求切入口小、针对性强、研究周期短,学校为自愿申报小课题研究的教师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在小课题研究中探索研究,总结提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做好教育资源研究,提升我校成果水平
教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水平线。学校大力提倡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认真实践,勇于探索,善于反思,并加以总结,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要求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每学期至少投稿一篇,并将投稿文章、投稿报刊杂志等信息以电子稿形式报教科室做好记录,作为骨干教师必完成项目之一。本年度我们将进一步严格科研常规管理,提高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层次,继续组织好教育、教学论文的交流、评比、推荐等工作,让更多的老师享受成功的喜悦,为争创品牌学校做准备。
最新学校新教室的变化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9月16日,我们开始了为期一周远赴海门学习新教育的征程,这一周的时间,让我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思考,面对海门新教育的累累硕果,反思我们身边的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我们该如何去追赶海门新教育的脚步。
初到海门,看到并不华丽的城市,我对海门新教育是持着怀疑的态度的,这样朴素的一个小城,所谓的“新教育”会不会是鼓吹出来的结果或者是“政绩”,他们的教育是不是仅仅有着美丽外套的“形式主义”?这一系列的问号一直在脑海中盘旋,直到我们走到了海门镇中心小学——一个与我校各方面条件如此相似的学校,我看到了真正的教育,一心扑在孩子身上的教育,也就是让我们久闻大名的“新教育”。第一节课就是晨诵课,老师讲的是泰戈尔的《飞鸟集》中的一首两句话的小诗,就是这样一首小诗,老师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带着孩子们反复的去咀嚼、回味,直到孩子们写出了让我们深深触动的随笔,也就是这一节课,我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这已经不是一节语文课,而是综合了各种思考的生命教育,老师运用这首小诗,让孩子们对生命有了自己深刻的叩问:面对生和死,我们该如何面对?教师那如诗的语言,让我汗颜,这样的深度,是我们远远不及的,而这样一节课的准备,我们是否又有能力去达到呢?而这些缺憾,正是因为我们对读书的疏远,因为对知识的匮乏让我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的浅薄。
在海门,我们时刻感受到的就是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不管是对待什么事情,全校上下都是紧紧地围绕着孩子进行着,早上的晨诵,课间的做操,上下楼的站队。。。看着井然有序的学生,我们也会一遍遍的反思:我们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为什么在我们身边屡禁不止的常规问题,在这里却寻不到踪影,为什么海门的孩子给我们留下了如此美好的印象?他们的文质彬彬到底是如何而来的?这一切的答案,或许就是新教育的魅力所在。
谈及海门新教育的种种硕果,我想最关键的可能就是因为有了对于细节的管理,才有了如此美好的结果。语文教学,我看到了老师们全情投入的课堂,他们会为了给孩子找一本合适的书,不惜跑遍全城,想尽各种办法,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晨诵、整本书阅读课程中,老师们是站在了纵观全球的角度上,为孩子们选择了大量的外国读本,那些经典的、现代的各种优秀的读本都被老师推荐给了孩子们,孩子们站在书籍的肩膀上,他们的眼界是宽阔的,他们的知识是深厚的,可想而知,他们的未来会有多么宝贵的财富。就是在这种全情为了孩子的环境中,老师们从上到下都给我们留下了“潜心做教学”的印象,在几天的研讨中,他们的领导和老师不止一次的谈到了“功利性教育”,因为有了对教育的敬畏,他们深刻的认识到绝对不能用功利心对待教育,而是用一种虔诚的态度去探索、钻研,所以整个教育的大环境我们感觉是充满着书香味的教育。
海门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但是站在我们学校的角度上,我们又不能
学校新教室的变化心得体会和感想 搬新教室的感受(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