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来如此美丽心得体会及收获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心得体会(六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主题教育原来如此美丽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刚离开大学校园的我,当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踏进班级时,我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多么地自豪。我满怀信心地投入进去,面对着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深深的知道自己的肩上承载了多少颗心的嘱托与希望。因为刚刚毕业不久,与孩子们的年龄差距也不是很多,在他们看来,我就是他们的姐姐,当听见有人说“老师好”的时候,一股爱的暖流从心底油然而生,我发自内心的笑了,他们真像可爱的天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孩子,要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实践着这句话,付出我全部的爱,同时也收获着幸福!温馨的课堂上总是会有充满欢笑,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总会受到我的赏识与赞许。
可是,孩子就是孩子,总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有一次上课,当我迈进班级里,远远的看见有一个小男孩在教室的后面站着,撅着小嘴,满脸的不服气。我见状便向他走过去,问他怎么在这站着?这时其他同学嘲讽的说,因为他上课说话,被班主任老师罚站了,他听了终于忍不住对我哭了起来,哽咽的说是别的同学问他东西,他才说话的,不怨他!之后变越哭越伤心,我得之事情的原委后便对他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子汉遇到再大的事情都不能轻易哭鼻子,上课说话的确不对,不管是不是主动去和别人说话,这次老师先让你回坐,不用罚站了,你坐下好好想一想这件事!”他用信任的眼神望了望我,之后说了声谢谢老师便走回座位。从那件事以后,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走廊里,他每次见到我都高兴的向我打招呼,上课的状态更是非常的认真,积极踊跃,成绩也大有提高。想到这里,我的心情也溢于言表。
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亘古不变,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我们每个人如果能时刻让自己的心湖蓄满宽容、爱心、温情、善良与微笑,那洒向世间的定是缕缕明晰而美丽的阳光。
爱与责任,注定是教师的主魂。
有人把师爱比作春雨,有人把师爱比作阳光。师爱,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鲜花,办公桌上那两个红红的苹果,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您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与自豪。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有什么理由不去爱可爱的孩子们呢?
爱是师德的魂,师德的源,爱是教育的永恒,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应该在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做一位充满爱的老师,用爱为学生建造一座神圣的殿堂,在这座殿堂里,充满创造灵性、充满欢声笑语、充满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充满着爱,让我们的每一名学生感受到爱,生生不息的爱!
最后我想以大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话来作为今天演讲的结尾: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
谢谢大家!
主题教育原来如此美丽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对学困生的一点教学随笔
开学几个星期以来,我感受最深的是学困生的教育问题。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有几个还能够教好的学困生,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懒惰、畏难,就让我多花点心机帮忙他们,督促他们,让他们在小学最终一年有所学、有所得,其实能看到他们的点滴提高是十分开心的一件事,此刻我对他们的提高有一点信心,就让我们共同努力,争取提高,不敢奢望他们的提高有多大,起码让他们不能厌恶数学,如果能有点提高,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策略一:在课堂上要不时关注学困生,如果发现他们分散精神,就立刻提问他,他不会回答,那我就不动声色,提问另一个成绩跟他差不多的学生,当然我心中有数,这个学生必需当时是有听课,并有把握他会回答出我所提的问题,并对这个学生给予极高的评价。那不会回答我问题的那个学生就能明白教师对他的批评了,会自觉地认真听。
如果这策略没有成效,说明那个学生脸皮够厚,还需要更进一步严厉的批评,就要出策略二:再一次不动声色提问他,如果还不会,我就对他说:“可能你坐着听不能集中精神,那你就站着听课,如果你能回答出教师的一个问题你就能够坐下听。”这时绝大部分的学困生都会用心听课,争取能回答出一个问题。
策略三:课后辅导。利用下课的十分钟,我主动走到那个学生前,辅导课堂的学习要点,并根据学生的性情作适当的批评。比如:如果那个学生是比较顽皮的,就严厉批评,如果那个学生是因为听不明白而分散精神的,我就不作批评,只是辅导他之后说些鼓励的话,让他明白自我并不是个笨学生,只要能控制好自我,认真听课就能听得明白,就会越学越好的。
策略四:时时表现出教师是关心他们的。在课余时间,绝对不能对学困生冷淡,适当时候甚至要比其它学生热情,跟他们拉家常,跟他们拉近关系,记住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上星期我班一个顽皮的学困生跌伤发脚,缺课几天,当他第一天回校上课,我就跟他聊天,问问他怎样跌伤的,还痛不痛,还表扬他脚还没好就回校上课,并利用午练、第二课堂时间给他补课。我想这样一来,无论那个学生在教师心目中是如何的顽皮,他也会对我有好感,跟我亲近了,我对他的教育效果就明显了。
策略五:严爱有度,激励为主。学困生的通病是懒惰、畏难。懒惰就需要严厉来管促,畏难就要教师的爱心来树立他们的信心与意志,克服畏难情绪,教师的不断激励是学生提高的动力。
以上策略要不时使用,持之以恒,效果就必定明显,我真的好期望我的学困生能有所提高,不仅仅仅是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完善人格,做个懂得真善美的好人!
主题教育原来如此美丽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摘要:叙事教育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已经被逐渐应用在各个领域中,近年来在护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叙事教育的概念、素材和教学程序,以及在学校教育和临床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叙事教育对我国护理学未来发展的启示,以期能为叙事教育在护理行业更好的开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叙事教育;护理教育;应用现状
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护理教育事业改革的步伐。不管是在学校中传统的授课方式,还是在临床中传统的带教方式,教给护生都是死板的书本知识和临床技能。然而在倡导人文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叙事教育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带给老师和学生不一样的教学体验,使所学内容更加深入人心,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叙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993年由美国护理教育学家diekelman首次将此方法引入护理教育领域[1],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在护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xx年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在被调查的125所医学院校中至少有69所院校将叙事教育作为必修课程[2],可见叙事教育早已在国外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本文通过对叙事教育在我国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希望这一新的护理教育思路和模式能被更多的护理学者注意并加以应用,推动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叙事教育的内涵
叙事,指的是叙事者向他人讲述某种经历或故事[3]。叙事教育是一种建立在现象学、解释学、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框架基础之上的教学和研究方法,它的作用是通过对叙事资料进行解释,讨论分析来达到描述经验,解释特定现象的目的,让学习者有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和领悟[4]。叙事教育应用在护理学科中,可具体解释为是以研究为基础,解释、分析和重构护生、教师和临床护士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经历,帮助学生进行评判性思考,提升教育者教学素养,以达到深层次教育目的,让师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感知和领悟的一种教学方法[5]。
2叙事教育的教学素材
叙事教育素材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我国大部分叙事素材都是从国外借鉴,缺乏原创性,目前正处于开发和整理的阶段。叙事素材包括各种文学作品,例如小说、散文、诗歌、传记,也包括影视作品、照片等形式[6]。通过阅读这些文学素材,可以引发师生强烈的情感触动,起到良好的价值信念引导作用。杨晓霖[7]将国外叙事素材大致分为疾病叙事作品、关于医生负面形象的叙事作品、描述治病历程的散文小说、患者对疾病痛苦的叙述以及一些传递医疗知识的疾病素材。我国护理学者高晨晨[8]根据人的生命周期构建、开发了叙事护理素材,共收录了故事、影视和图片素材107件,并与儿童护理学,成人护理学和老年护理学等课程相匹配,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此外临床护理工作中也有着丰富的叙事素材,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将身边的资源有效利用起来[9]。
3叙事教育的教学程序
目前国内尚无具体标准化的叙事教育方案,护理学者们一直在努力探索适合我国文化背景、适用于护理学科的教学程序。国外学者mcdrury等[10]运用讲故事这一形式,提出了反思性学习模式,高晨晨课题组[11]在此研究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叙事护理教学程序,获得了广泛认可。具体内容如下:
3.1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方案
教师在课前选择好适合教学主题的素材,提供课程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内容,并回忆与自己有关的人生经历和故事。根据这些素材,教师可以在这些基础上设
教育原来如此美丽心得体会及收获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