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助教老师工作心得体会及收获 做助教老师的心得体会(五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大学助教老师工作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姓 名:冯丽
性 别:女
年 龄:24
出生年月:1985.09
民 族:汉
身 高:163cm
籍 贯:河南
政治面貌:预备党员
学 历:研究生
学 位:硕士
专 业;设计艺术学
研究方向:平面设计(视觉传达)
毕业院校:东北师范大学
外语水平
英语四级
普通话:二级甲等
计算机等级
国家二级 优秀
联系电话:1350442xxxx
邮政编码:130017
联系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2555号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电子邮箱
教育经历
本 科 2003.9至2007.7 信阳师范大学美 术 学(平面/视觉)
研究生 2007.9至2010.7 东北师范大学 设计艺术学(平面/视觉)
实践经验(兼职/实习)
2004年—2005年 江淮艺术学校任教
2006年—2007年 鲁迅美术分校做助教
2007年—2008年 吉林美术出版社版式设计
2008年—2009年 长春视听导报社美编和策划
2009年—2009年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任职实习
2009年—2009年 吉林摄影工作室总设计
获奖情况
2009年 吉林省《诚信文明,和谐长春》 银 奖
2009年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广告节黄河奖 铜 奖
2009年 12th 全国大学生大师奖 优秀奖
2009年 第四届“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 入围奖
2009年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入围奖
2009年 第二届全国美术与艺术设计大赛 佳作奖
2009年 全国教育科研论文评选 一等奖
2009年 第四届税收公益广告大赛 优秀奖
2009年 第三届全国节能减排设计大赛 入围奖
2009年 全国首届校园诚信教育暨廉洁文化公益大赛 优秀奖
科研情况
2008年 加入吉林省包装协会会员
2009年 “自由版式设计之我见”发表于《教师文苑》(国家级)第八期
个人爱好
专业绘图、手工制作、音乐舞蹈等
求职意向
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教学及其相关工作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待人热情、为人谦和、乐观向上,能吃苦耐劳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有较强的亲和力,对工作认真负责,持之以恒,富有创新精神及团队精神,能熟练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独立完成各项设计工作及教学任务。
在学期间接受过全方位的专业教育,受到良好的专业训练并取得一定量的业绩。在学习过程中,本人学习刻苦、思维敏捷,富有丰富的创造想象力,并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我为人诚实可信,擅于沟通和交流,对待工作踏实稳重,接受能力较强,能活学活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认知能力和和很强的团队合作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在学期间担任的各项工作使我受到了很好的锻炼,使我能够惜时如金,统筹安排,努力提高个人能力,尽量挖掘自身潜能,养成了认真负责的好习惯,能随机应变地处理问题,培养了良好的积极心态,能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而将事情处理好,从而独立完成各项任务。
有关大学助教老师工作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这是迈入大学校门后的第二个暑假,为了使这个漫长的暑假过得充实,为了对这两年来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作一个除期末考试以外的另一个侧面的检验,所以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学生的我,在这个暑期中进行了一次家教实践活动。现将该次实践报告的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实践对象:川师大附属实验学校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差);
对该生一年级所学知识作全面复习、巩固、提高,使其对即将学习的二年级的知识作初步了解;
在整个过程的起初的两三天里,我并未贸然进行实质性的教学活动。我首先翻阅了该生一学期的作业及考试试卷,又向其家长了解了一些情况,我对该生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掌握:由于该生一直住校,家长管理较少,造成学习上的长期松懈,基础较差,具体表现有:20以内的加减法不能准确而迅速的算出;对拼音字母的识记和正确拼写有困难;……
针对上述情况,我为该生制定了一个“夯实基础—逐步提高—超前学习”分三步走的辅导计划: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
20以内的加减运算我出了几组专题训练让其练习:
例:相同的和:1 4=1 5=1 19=
2 3=2 4=2 18=
4 1=3 3=……3 17=
3 2=4 2=4 16=
相同的差:(略)
加减并行:1 2=8 7=
3-1=……15-7=……
3-2=15-8=
通过大概一周(一周五天,每天两小时。下同)的练习后,该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我认为这一阶段的教学没有多少方法和技巧的讲究,关键在于熟练程度,即所谓“熟能生巧”。所以在这两周时间里,我保证每天都有足量的书面习题让其练习,并随时以口算的方式进行考察来加深印象、巩固效果。
而在“拼音”方面,对于“字母的识记”,据我观察,该生属于“场依存型”——借用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在课本所列出的声母表、韵母表、整体音节表中,按照顺序让其认读能够基本正确,然而一旦将顺序或单个提取,该生就很容易出现混淆和错误,甚至不能认读。这种情况在识记复韵母时表现得犹为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的方法是:
“逐渐缩小其所依存的‘场’”和“变换依存的‘场’”,我按照“形相近”和“易混淆”的原则对复韵母又作了划分:
aiaoanangenengeiieiuuiining……
aiaoanangeierenengiuieininguiun……
在教其在这种方式下反复认读后,又对其进行听写,逐渐开始打乱顺序和单个提取,出现混淆和错误的现象大大的减少了。
上述两者同步进行,耗时看起来长了一些,但我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将后面的教学顺利的进行下去。
第二阶段为“逐步提高”阶段(耗时约三周):
由于第一阶段的功夫下得扎实,在“计算”方面,20—100的运算在教其运算规则及少量练习后,50以内的加减法无论口算、笔算都显得较为轻松;50—100的加减法口算略显吃力,而笔算则没有什么问题。唯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在计算中由于粗心而忽略进位、退位。单纯的计算题对于该生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知识性的障碍了。
然而,该生却在“实际应用题”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对其应用题的辅导是整个过程中费时费力最多的一个环节。该生在解答应用题时的主要障碍是:
①对语言文字的表达理解不足;
②对数量关系分析不准确;
③迁移能力较差。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仍然本着“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在为其编写应用题的开初阶段:
语言叙述尽量直白,数量关系尽量简单,涉及数值在20以内;等到这一关过了以后,我便逐渐加大难度,语言叙述,数量关系略显复杂,涉及数值扩大至100以内。与此同时,为培养该生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将供其练习过的应用题变换主题后抽取“条件”或“问题”让其补充完整再解答。经过这番辅导后,该生解答应用题的障碍基本得以扫除。
在“拼音的正确的拼写和拼读”这个问题上:我首先让其明确了拼音拼写拼读的基本规则,然后在其课本生字表内找出易错读、易混淆的音节为其特别指出,帮其加以辨认、辨读。接下来,我将生字表按“同韵、同音”的原则分类后,让其注音;还将生词的拼音写出,让其写出汉字。以此来加深其对字形与读音、拼写方式的印象。这样的练习完成一遍后,我又将在练习中出现错误的整理出来,先提供正确答案让其辨认、朗读,再为其听写。这样反复几遍,“逐渐缩小包围圈”,扫除“死
大学助教老师工作心得体会及收获 做助教老师的心得体会(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