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校本课程心得体会范本 书法课教学心得(六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书法校本课程心得体会范本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书法是一种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为传承并弘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教师艺术文化生活,提高教师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结合我校“快乐习字”书法教育特色,给教师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教师创造美、欣赏美,营造我校书法教育氛围,特举办这次硬笔书法比赛。
比赛时间:20xx年6月23日(星期四)晚上 7:30——8:00
比赛地点:b栋102教室(语文组和英语组)、103教室(数学组和综合组)
奖项设置:(发放纪念品)
名次:取前十名。
1、比赛分两组进行,书写时间为30分钟。
2、学校统一提供参赛用纸,参赛者自带书写工具(钢笔或签字笔)。
3、各参赛教师准时到竞赛点集中,进行现场排座、参赛。
4、书写内容:赛前统一发放。
5、评分说明: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字体美观、布局合理、艺术感强(满分为10分,评委可根据教师作品酌情打分)。
6、每位参赛者在限定时间内,可书写多幅作品,最终只选取一幅作品上交。
1、书写(30%):格式标准、规范,必须用正楷或行楷书写,笔画清楚到位,无错别字、漏字、多字。
2、结构(30%):结构合理,笔画流畅,分布匀称。
3、字形(20%):章法自然,整体感观舒适,字形大小适中;字迹清楚、优美。
4、效果(20%):美观大方,艺术感强,卷面整洁,无涂改。
组 长:陈日明
副组长:庞飞、卢金球
评 委:陈日明、庞飞、王少飞、陈亮、熊国华、梁广寿、李帝、李祥华
摄 像:王少飞
xx小学
20xx年6月12日
推荐书法校本课程心得体会范本二
汉字书法艺术起源于中国甲骨文时期。虽然当时没有墨水和石头,只是使用了动物骨头、石头或动物皮等各种原材料,但文字已经形成了原始书法艺术的雏形。然而,欧洲的文字设计起源于古埃及和法老帝国。
书法形式多样,并非书法独有。任何材料都可以作为文字载体,都有可能发展成书法艺术,书法艺术的本质是文字的书写艺术。任何一种努力、认真书写、具有审美价值的书写方法,都可以归结为书法艺术,如今人们在谈论书法艺术时,常用的概念是墨和纸砚。当然,很多人认为毛笔、宣纸、墨、砚代表书法。这是一种错觉,是一种狭隘的认知心理。别的不说了,就碑文、印章不能算书法艺术吗由此可见,只要是文字的艺术加工和审美创造的行为,就可以视为书法艺术,而不能局限于书法艺术的具体工具和载体。
书法艺术的本质是艺术的、审美的书写过程。也就是说,书法艺术的本质是美化文字,而不是删除文字的内容。那么书法艺术有没有具体的练习标准呢
我个人认为,创造优美的书法没有严格必要的结论和规范。人类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所以以挂职的形式练字,往往会扼杀书法爱好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我们不推荐和支持发帖行为。
绝大多数书法界人士认为,练字的基本前提是练楷书。但我认为楷书只是一种书写规范,仅限于汉字的书写。如果从审美的角度和创作的角度来分析,书法艺术是没有规范和定式的,书法艺术的本质在于作者能否写出有审美价值、能震撼人心的书法作品,而不是看他写出来的东西是否符合某种概念化的规范和套路。
因此,书法艺术行为的核心本质与绘画、文学、摄影等其他艺术并无根本区别。它们是创造美的、感人的作品的主观艺术创造行为。
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强调邀请呢原因有三!
第一,重视岗位的人要把书法艺术缩小到汉字的书写艺术。但是汉字的书写艺术确实有很多名帖等着书法爱好者去膜拜,去模仿别人的脚步。
二、汉字的书法艺术,讲究最基本的笔画书写。但是书法初学者往往不知道怎么写,怎么把每一笔都写好。因此,楷书中的概念笔画结构模式往往成为书法爱好者的普遍做法标准。
第三,很多人以抄袭模仿为荣,喜欢把自己当成前辈的徒弟。他们努力追求的是抄袭的程度和模仿的程度。大部分人不理解也不想理解什么叫书法。他们错误地把书法当成了一种求名的工具和交易,以为学习一个古人的书法帖就可以扬名天下,进入书法艺术的殿堂,他们不懂艺术的真谛,根本不懂审美和艺术欣赏。
书法艺术属于美术的`一个分支。但绝大多数书法爱好者或者所谓的书法专家,并不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创造,什么是个性,临帖的写法和临帖的模仿艺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只知道一步一步的抄袭古人的作品,只知道拿一些前人的作品当老师,把自己禁锢在某种写作格式里。
中国古代讲书法
书法校本课程心得体会范本 书法课教学心得(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