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基础课程心得体会怎么写 摄影课感受(8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数码摄影基础课程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活动主题】 :加入我们小家庭,乐享摄影大世界
【活动时间】2011 年 9 月
【活动地点】 韶华路 (具体地点以学校审批结果为准)
【活动对象】全校大学生(重点大一新生)
【活动背景】随着电子数码类产品的逐渐普及,拥有 相机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家对摄影的兴趣和要求也 随之越来越高,简单的傻瓜式拍照已不能满足当代大 学生的需求, 而摄影协会的出现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摄影技术的机会和平 台。 每年的大一新生入学时期也是学校各大社团换 届后的集中招新时期,也是摄影协会实现奋斗目标的 大好机会,借此机会可以扩大社团规模,巩固社团地 位,提高社团形象,同时可以实现与赞助商的互利共赢。
【活动目的】 招收新的社团成员, 1、 扩大本社团规模, 吸收更多摄影人才。 2、展示更多的社团摄影作品,宣传社团新形象。激 发大家更多的摄影兴趣,增进大家对摄影的了解。 3、增进与赞助商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活动具体安排】
(一)活动前准备工作 8.26 开学社员返校。 8.27-9.1 以外联部为代表去各商家拉赞助,并为其做好宣传准备。同时会长做好会徽设计,副会长做好社 服定制,并部署好社联申请工作。 9.2 召开社团大会,根据社费制定采购计划。印制好 传单、条幅,冲洗好照片。 9.3-9.5 以事务部为代表制作好宣传展板,借好桌椅。 组织部做好新成员的登记表格。
(二)活动开展
1、活动当天早上6:30 全体成员着新社服到指定地点集合,将帐篷、桌椅、条幅、展板、照片、传单、票据、笔、登记表格等物品清点后带到活动场地。
2、完成现场布置。支好帐篷,摆好桌椅,挂好条幅,放好展板,各部门标牌、资料、用具悉数放好。照片一计划方案完成展示(悬挂于绿枝条,夹在绳线上等 方式。具体方式众议决定。)
3、将成员分为三组。一组同学在摊位镇守,准备好为 新成员做接待和登记办理,并负责看好社团物品;二组同学在摊位前及新生宿舍楼前分发社团宣传传单、介绍社团特色指引摊位方位;三组同学负责现场摄影作品的宣传介绍,并为感兴趣的同学做摄影的简单指导,开展摄影的小体验活动。
(三)活动善后工作
①工作完成后大家合影留念。②将条幅、帐篷、展板等物品收起放回指定地点,桌椅等所借物品悉数归还。③所收新社员社费和所开收据交给副会长,新成员登 记名单交由事务部编排印制。④活动后认真打扫活动现场
二、商家宣传方案
1、传单:我们可将赞助商的宣传信息随社团传单印制,或单独印制商家宣传传单随社团传单一起分发。(单独印制费用由商家提供) 2、条幅:活动期间在校园显著处悬挂商家宣传条幅。扩大赞助商在校园的知名度。3、社团聚会等集体活动所用消费场所和物品可优先考虑所得赞助商家。
三、 经费预算
物品 传单 条幅 会徽 社服 照片 其它 合计: 元
主题数码摄影基础课程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第十三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组委会决定,定于20xx年春季举行20xx年度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评选。组委会现面向全球发出征稿通告。征稿内容及相关要求如下:
自20xx年12月31日开始,参赛者可通过互联网将作品上传至华赛官方网站(投稿系统地址),或通过邮寄等方式将作品光盘寄至设在中国北京的第十三届华赛征稿办公室。互联网上传和邮寄参赛的截稿时间为北京时间20xx年2月15日24时。
一、比赛主题
比赛主题为“和平与发展”,旨在围绕维护世界和平事业、推动世界各地政治进步、经济繁荣的主题,表现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中存在的社会冲突、出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就,以视觉书写方式展现人们向往并争取和平与发展的努力,传递表现人类情感、意志、力量和命运的信息。
二、照片分类及代码
本届华赛的参赛作品共分八大类,每一类设单幅与组照两项。类别和代码明细如下:
1、日常生活类单幅(dl)和组照(dls)
2、战争与冲突类新闻单幅(wcn)和组照(wcns)
3、灾难与疾病类新闻单幅(ddn) 和组照(ddns)
4、时事新闻类单幅(gn)和组照(gns)
5、经济类新闻单幅(en)和组照(ens)
6、科技与文化类新闻单幅(stcn)和组照(stcns)
7、自然与环境类新闻单幅(nen)和组照(nens)
8、体育类新闻单幅(spn)和组照(spns)
三、参赛细则
(一)参赛作品要求
1、每名参赛者限投10件作品参赛,一个组照视作一件作品。一个组照至少6张、至多10张。每件作品中的每张照片都需要标记分类代码、系列代码和顺序代码。
2、作为组照参赛的作品可以拆开单独递交至同一类别下的单幅类别参赛,但相同的照片不得同时投送至不同类别参赛。分别参加单幅和组照比赛的相同照片将被累计计算参赛作品件数。
3、所有单幅新闻照片必须在20xx年拍摄并发表。战争与冲突类新闻组照、灾难与疾病类新闻组照、一般新闻组照和体育类新闻组照的所有照片必须在20xx年拍摄并发表;日常生活类组照、经济类新闻组照、科技与文化类新闻组照、自然与环境类新闻组照的比赛接受跨年度作品,但该作品必须在20xx年完成拍摄并发表。
4、参赛者可登录华赛官方网站上传照片,或制作成光盘寄送至华赛征稿办公室。数码照片文件格式建议为jpg,单幅照片文件大小不低于2mb,建议不超过8mb。
5、参赛照片必须配有相应标题和新闻要素齐全的文字说明。参赛者提供的中文和/或英文说明要准确、简洁。所有照片必须说明拍摄国家或地区、拍摄地点和拍摄日期。
6、参赛照片正面不得出现参赛者姓名或身份信息、照片标题和图片说明,但要标注分类代码和序列号。组委会收到参赛作品后,会对每张参赛照片注册和重新编号。
7、比赛不接受合成照片、多次曝光照片和将两个以上画面组合拼贴在同一画面中的作品。
8、往届华赛获奖作品(含原获奖作品中的部分照片)不得以任何方式再次参赛。
9、不接受由两位(含)以上作者共同署名拍摄的作品参赛。
(二)参赛办法须知
1、华赛接受世界各地通讯社、报刊社、图片社、网络媒体和各种摄影团体的新闻记者及摄影师的新闻摄影作品参赛。参赛者可经由官网上传、邮寄光盘和电子邮件寄送等三种方式提交参赛作品。比赛不收取任何费用。为避免在实件邮寄或网络邮件传递过程中偶尔出现的丢包情况,建议参赛者优先使用官网上传方式参赛。
2、使用邮寄光盘方式的参赛者必须填写参赛申请表并与参赛作品一同邮寄至华赛征稿办公室。中文或英文版申请表可由华赛官方网站下载。参赛者须在参赛申请表中填明个人资料和对参赛新闻摄影作品的详细说明,参赛申请表必须有参赛者的签名或由参赛者授权的签名。在填写参赛申请表时,如果参赛者缺少受聘单位,应提供能够证明摄影师职业状况的证明信或由官方机构(包括各种摄影团体)认可的文件和注册编号。邮寄包裹上须注明“不具有商业价值”字样以避免因产生额外费用、海关延误等情况而无法按时寄达征稿办公室。
3、使用电子邮件方式的参赛者必须填写参赛申请表并与参赛作品一同发送至收稿邮箱。中文或英文版申请表可由华赛官方网站下载。参赛者须在参赛申请表中填明个人资料和对参赛新闻摄影作品的详细说明,参赛申请表必须有参赛者的签名或由参赛者授权的签名。在填写参赛申请表时,如果参赛者缺少受聘单位,应提供能够证明摄影师职业状况的证明信或由官方机构(包括各种摄影团体)认可的文件和注册编号。
4、通过官网上传方式参赛的参赛者可不填写参赛申请表。
(三)权责声明
1、不符合参赛要求、不遵守参赛规则以及不满足参赛条件的参赛作品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2、评委会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申诉,相关申诉应由申诉个人或机构向华赛组委会提出。
3、获奖作品一旦发现并证实违反参赛要求,组委会将立即取消其获奖资格并在媒体上公布,同时在华赛官方网站和展览中撤销所涉及作品。
4、参赛者应确保对参赛作品持有版权或已获得作品版权所有者的同意递交作品参赛,参赛作品中涉及肖像权等事宜由参赛者自负。若有第三方对图片中的人、建筑或其他事物提出权利方面的声明或不满,参赛者应对图片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法律事务承担全部责任。
5、华赛组委会持有免费使用参赛者作品的权利,但上述权利仅限于使用这些图片进行与华赛相关的出版、展览和推广活动。组委会有义务在使用过程中尊重参赛者及版权所有者的署名权。组委会保留在评选结果揭晓后向获奖者索要大数据量电子文件的权利,以满足华赛年鉴出版、展览和赛事推广的需要。
6、参赛规则和申请表相关条款具有法律约束力。
四、奖项与奖酬
(一)奖项
1、在八大类、每类单幅和组照总计16个比赛项目中,每项设金奖1个、银奖1个、铜奖1个和1个优秀奖。
2、比赛设单幅“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1个,该作品应在全部获得单幅金奖的作品和获得金银铜奖的组照作品中选出。
3、比赛必须评出年度新闻照片大奖,但各单项比赛的金、银、铜和优秀奖均可空缺。
(二)奖酬
1、“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获得者可获奖杯一座、证书一件、人民币十万元(税前)、前往颁奖城市领奖的往返机票一张。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同时获得的单项金奖不再重复领取奖金。
2、金奖获得者可获奖杯一座、证书一件、人民币一万元(税前)、前往颁奖城市领奖的往返机票一张。
3、银奖和铜奖获得者可获奖杯一座、证书一件。
4、优秀奖获得者可获证书一件。
5、所有获奖作品将入编当年华赛年度获奖作品年鉴。组委会将向每位获奖者免费赠送当年比赛获奖作品年鉴一本。
五、获奖通知方式
评选委员会将于评选结束后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比赛结果,获奖作品名单将在华赛官方网站以
数码摄影基础课程心得体会怎么写 摄影课感受(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