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光辉历城心得体会怎么写 忆光辉党史心得(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党的光辉历城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新中国成立28年间的光辉历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党的创立及早期活动(1919.5-1923.12)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青年学生热烈参与,工人运动迅速掀起,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并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22年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的高潮,全国发生罢工一百多次。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的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
第二阶段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1924.1-1927.7)
以1924年5月国共合作创办的黄埔军校为标志,国共展开了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军北伐消灭了南方军阀势力,其中,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此期间,从1925年的五卅运动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到1925年底党员人数扩大到一万人。伴随革命运动发展,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反动派开始掀起反共逆流,通过1925年廖仲恺被杀、1926年“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1927年“四·一二”大屠杀、汪精卫武汉“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等一系列事件,第一次国内革命宣告失败。
第三阶段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1927.8-1937.10)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到1928年底,全国各地还有一百余次共产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使我党“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经过发展,到1930年全国红军已发展到10万人,全国党员已发展到12万人以上,开辟了大小十余块革命根据地。但随着1934年对国民党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长征,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军,在陕北会师,保存了革命有生力量。
第四阶段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统一战线,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1937年9月25日的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战略相持阶段的1941年至1942年间,人民军队共作战4.2万次,毙伤俘敌军33万余人。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在抗战中发展为有120多万党员的大党,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260多万人,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这些都为夺取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阶段是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经过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等历程,我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歼灭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在解放区开展土改运动,赢得群众大力支持。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取得全面胜利。
开展党史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部署。党的历史学习是保证我们永葆初心使命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带着寻求知识和经验的心态,树立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学习和传承党的光荣传统。
一是传承共产党人忠于理想、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
“革命理想高于天。”翻开厚重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前的28年进程中,方志敏、向警予、夏明翰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着民族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舍身取义,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和信仰。方志敏曾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历史昭示我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之钙,只有坚定信仰支撑,才能谱写国家和民族的光明未来。
二是传承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永不懈怠的崇高精神。
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物质条件极其匮乏,但共产党人通过艰苦奋斗、永不懈怠,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艰苦卓绝革命的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这是我们学习党史要深刻感悟的崇高品格,也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法宝。
三是传承共产党人一心为民、不怕牺牲的伟大情怀。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把“一切为了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正是这样的为民情怀,一代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了建立新中国,全国有2100多万革命者捐躯,而各地烈士在册记载的只有160多万,有1900多万革命先烈名字无法确认。在新时期的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正是一代一代敢于牺牲、甘于奉献、一心为民的中国共产党人,确保了我们党能经受各种严峻挑战和风险考验,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历史昭示我们,坚持心中有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永久的赤子情怀。
知往鉴今,以启未来,距离共产党成立马上100年,100年弹指一挥间,100年沧桑巨变,100年矢志践行初心使命,100年筚路蓝缕奠基立业,100年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然而始终未变的,是共产党人心系国家和民族,矢志为民服务的初心。
一是坚定信念明方向。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1921年的南湖起锚扬帆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枪杆子里出政权”到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百万雄师势如破竹推翻蒋家王朝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的“理想长诗”,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指引,不断攻坚克难。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我们更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修身自好优作风。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我们党所特有的,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新时代尤其需要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需要深入把握党的优良作风和伟大精神的科学内涵,并结合新的实践、新的发展进行丰富升华,弘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好传统、“自带干粮去办公”的好作风、“反对贪污浪费”的好制度,把廉洁品格作为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央八项规定”扎紧了不敢腐、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和不想腐、不愿腐的思想笼子,党员干部要善于用党史中宝贵的廉政资源涵养浩然正气,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刀刃向内的精神,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三是为民服务守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中国共产党的从上海石库门和嘉兴南湖启程,在近百年波澜壮阔的进程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从毛泽东同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同志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一条主线,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充分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党的执政之基在人民,力量之源在人民。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员干部必须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辩证把握时代主题,扎根在初心上、成长于使命中、绽放于新时代。
回首过往,研读党史,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幅恢弘磅礴、硝烟弥漫的历史画卷,看到老一辈革命家勇于实践、勇于担当的壮志雄心。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历史,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历史。学习党史,是要把党史作为生动的教材,作为武装思想的利器,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中获得裨益,在党的成功经验中启迪智慧,构筑起更为牢固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做出一系列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要决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华民族走上了全面复兴、加速崛起的新征程。
在关键时刻,我们的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从党史中汲取坚定信仰、实践智慧、优良传统,在新时代进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奋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书写社会主义建设新的辉煌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对于党的光辉历城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的100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100年,是开创历史、奠定基业、开辟未来的100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
学习党的百年历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树立正确历史观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是我们树立正确历史观的根本指南。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的历史的总结 运用。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就把学习党史、国史提高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纪念会议上,在考察革命纪念地的重要活动中,在其他许多重要场合,多次引述历史、评价历史、总结历史,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对诸如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样事关全局的重大历史问题表明了态度、进行了阐发,为全党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科学对待党的历史、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善于运用党的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宏阔的世界眼光和深远的历史视野,对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对历史规律进行深刻揭示,对现实问题进行透彻分析,对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为我们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就要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坚持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就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辩证唯物的观点,正确看待党走过的道路;就要正确处理政治与学术、历史与现实、研究与宣传的关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真正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捍卫好党的百年历史。
《汉书·艺文志》曰“秉要执本”,意思是说,总结历史,要抓住主
党的光辉历城心得体会怎么写 忆光辉党史心得(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