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疫情防控预案范文 企业疫情防控工作预案(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写行业疫情防控预案范文一
一、基本情况及特点
铸造工业是获得机械产品毛坯的主要方法,是机械制造工业的重要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之一。我
区铸造产品广泛应用于泵业、减速机、其他机械设备等领域,铸件在许多机械产品中所占比例较大,铸件重量占整机重量的比例很高,在泵类机械中达50%-60%。根植于老工业基地的铸造业,随着老工业区的转型,近年来我区铸造业也在发生着悄然的转变,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截止底,全区配套泵业、减速机、其他机械企业132家,从业人员3500余人,总资产4.7亿元,固定资产原值2.亿元。,全区铸造业铸件产量为14万吨,产值为7.3亿元,利润4700万元,上交税金2750万元。其中铸铁件11.8万吨,铸钢件1.8万吨,铸合金件吨。
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配套能力逐步增强。近几年来,我区的铸造业依托配套机电泵业,特别是在泵业集群的带动下,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加快了产业聚集发展。目前全区铸造行业,配套泵业企业达33家,配套减速机企业55家,配套电机及其他机械设备企业44家。从产值来推算,估计全区泵业集群配套率在50%左右,减速机集群配套率在80%以上。我区铸造产品总量的80%以上提供给本区泵类、减速机及其他机械设备厂家,近20%的其他铸造产品,除了满足本省市需求外,还销售到上海等省市区。
(二)铸件生产企业规模比较小。我区规模以上铸造企业29家,占总数的20%,而产值却占66%。产值过1000万元以上企业8家,实现产值3亿元,占整个行业40%以上,总资产1.85亿元,占行业总资产的38%。年产在5000吨以上的铸造企业仅有5家,占企业总数的4%,年产在1000吨以上的铸造企业有30家,占企业总数的23%,人均年生产铸件40吨,与整个行业人均年生产铸件相比有较大差距。(附:全区1000万元以上铸造企业汇总表)
(三)板块发展特征明显。从铸造企业分布来看,我区铸造业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白塔、域城、开发区、八陡、崮山等镇域,其中白塔镇有27家,域城镇有36家,开发区有17家,八陡镇有9家,崮山镇有16家,特别是发展比较集中的域城镇大域口村铸造生产企业达12家,铸造业有力地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从配套情况来看,白塔镇主要配套泵业,域城、开发区主要配套减速机,八陡主要配套其他机械,崮山主要配套泵及其他机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区铸造业实现了较快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企业效益增长。从铸件成本构成来看,原材料占45%左右,能源、燃料占10%左右,受宏观大环境的影响,废铁、废钢等铸件材质价格增长30%以上,焦炭等燃料价格增长幅度也较大,而产品售价增长较小,导致企业利润下滑。
二是产品档次不高,品种较少。大多数铸造产品是初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少,不能满足大型铸造产品的需求,我区泵业龙头骨干企业博泵、华成等所需大型铸件主要依靠外协提供,与我区做大做强机电泵业的要求相比,与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要求相比,差距很大。从品种来看,我区铸造产品品种不够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与行业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我区大部分铸造企业都属小企业,竞争能力不强,没有能力进行先进工艺技术水平的改造,多年来仍用传统技术,由于熔炼设备、检测设备的简陋,精密铸造发展滞后,废品率比较高。
四是节能降耗与环境污染压力较大。通过技术改造,部分企业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改观,但总体来说,我区铸件能耗较高,估计在900kg标煤/吨铸件。中小铸造企业排放出来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三、发展目标
围绕建设制造业强区目标,抓住产业链配套这条主线,依托重点企业,依靠技术进步,突出泵业集群的带动作用,形成配套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品种较齐全的铸造业体系,不断壮大主导优势产业。
目标:末,基于全区泵类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的发展目标,全区铸造业实现产值过20亿元,年均递增40%,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50家,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4亿元,泵业集群配套率达到80%,减速机及其他机械设备配套率达到90%以上。
四、措施建议
总的来看,我区铸造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及时把握机遇,完善措施,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加速产品升级换代,促进铸造生产向优质、精化、高性能、多品种、低消耗、低成本和低污染的方向发展,使铸件质量与水平大大提高,努力膨胀产业规模,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一)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培植一批骨
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积极适应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利用税收等优惠政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限制新建在生产规模、环境保护及劳动保障等方面不达标的企业。鼓励引导骨干铸造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或联合等方式,着力培植壮大腾龙泵阀有限公司、龙友铸造厂等骨干企业,提高工艺和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全区机电配套协作能力,带动整个行业水平的提高。
(二)加大科技投入,切实推动自主创新。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引进先进工艺水平,新上技术设备,大力发展精密铸造,提高行业发展水平。以企业为主体,联合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扶持大型专业铸造企业尽快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加强项目建设。围绕产业集群产业链上、下延伸,着力策划建设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突出抓好铸造专业化协作配套项目及“专精特新”项目建设,拓展产业集聚发展空间。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高大企业零部件本地配套率。
(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劳动生产环境。积极引导行业企业为开展岗位培训创造条件,通过组织开展行业技术培训、加强行业交流等措施,提高铸造行业人员素质与水平,特别要加大铸造行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通过提高人员待遇、优化作业环境、加强劳动保护等措施,改善劳动条件,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发展模式。通过适时成立铸造行业协会,加强信息沟通,加强行业自律和管理,打造服务平台,为铸造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通过发展模具制造、质量检验、原辅材料加工中心等机构,为铸造企业提供业务信息、技术及咨询服务,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准确把握区域工业发展趋势,接受机电泵业、大企业的辐射作用,实现共同发展。
(六)抓好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选树一批铸造行业节能、节材典型,引领行业企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大力加强节能、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宣传推广,加大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力度,实现行业节能、节材目标,为全区节能降耗做出贡献。
如何写行业疫情防控预案范文二
(一) 行业分类
建材产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门类,具体包括水泥、石灰、石膏、砖瓦、石材、石棉云母等耐火材料以及其他建材产品。但其中最主要的产品为水泥、玻璃、陶瓷三类。20xx年、20xx年这三大子行业对建材行业销售收入的总贡献都保持在50%以上的水平,对建材行业利润的总贡献保持在50%左右,它们在建材行业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本报告对建材行业的分析也主要集中在这三大子行业。
(二)行业特点
1、周期性
建材行业的上游相关产业包括能源、运输、采矿、设备制造等产业,其下游相关产业包括房地产、建筑业等产业,同时又与环保产业密切相关。从建材行业的相关产业来看,建材行业与国民经济的诸多基础产业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建材行业的发展周期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建材行业表现出周期性的特征。
2、投资拉动性
建材产品是基础建设的重要材料,在公路、铁路、机场、水利、能源、城市设施等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基本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建材产品需求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所以建材行业属于投资拉动型行业。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建材工业增长率的关系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我国建材行业的低谷出现在1998年,此后处于复苏阶段之中。自1999年以来,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建材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越来越趋于相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建材工出厂价格指数变化率。这一指标与其他指标的走势基本上相背离。自1994年以来,建材工业出厂价格指数基本上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但近年来价格变化幅度有所减弱,相对于其他指标表现更为稳定。
(三) 子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材行业的各子行业由于都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息息相关。所以它们之间体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但是它们在需求量、产量、利润方面的趋同性并不一致。总的来说,需求量方面的趋同性较强,产量次之,利润方面的趋同性最弱。
建材各子行业的需求量直接受固定资产投资变化影响,所以较为一致。产量变化则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方面,供求规律的自发调节往往体现出过度反应的特点,即产量的增长速度往往大于需求量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我国的地方利益分割与地方保护主义往往使这一调整具有某种刚性,即产能增加多减少少。产量变化虽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它的变化方向大体与需求量变化方向一致。并且由于国家越来越注意到建材产品产量增长的盲目性而不断采取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等措施,产量与需求量变化的趋同性正在逐渐提高。利润的变化要复杂得多,它不只受到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的影响,也要受到成本因素的影响。建材行业各子行业中的供求关系各不相同,生产成本也千差万别,所以它们的利润变化趋同性较差。
(四) 20xx年建材行业运行状况
20xx年是我国建材工业各子行业全部盈利,经济运行质量要明显好于20xx年。
1、产销稳步增长
多年来,我国水泥、玻璃、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20xx年全国建材行业统计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4777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3。4%。主要建材产品产量绝大部分都有不同幅度增长。水泥总产量7。05亿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3。7%;平板玻璃总产量2。28亿重箱,同比增长近11。5%。玻璃纤维纱、石膏板、建筑陶瓷、花岗石板材、加气混凝土制品等建材产品的增长幅度在18—42%之间。在产量增长的同时,销售也得到相应的增长。销售产值(现价)5111亿元,同比增长14。2%;平均产销率96。9%,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完成销售收入3580亿元,同比增长16。2%。 2、经济效益提高
20xx年盈亏相抵后全行业盈利137。8亿元,同比增长21。5%,其中水泥行业利润总额46。7亿元,同比增长52。5%;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利润总额16。7亿元,同比增长31。14%;建筑用玻璃制品业虽然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但到年底也终于结束长达11个月的亏损,实现盈利0。5亿元。
3、进出口形势喜中有忧
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大顺差,进出口商品总额70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商品总额42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出口增幅较大的品种有:建筑卫生陶瓷类增长73—142%,平板玻璃增长66%。但同时水泥出口同比下降16%;汽车用挡风玻璃等深加工玻璃由于受国外反倾销影响出口增幅也有明显下降,降幅为5%。
4、私营和小型企业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国有及控股企业整体表现不尽人意 20xx年,私营和小型建材企业不变价产值、销售收入均分别增长29%和21%,利润总额分别增长53%、38%。国有及国有控股建材企业经济增长明显落后整个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27。7亿元,同比增长8。4%,亏损面达35%。但同时,一批国家重点建材企业集团,如安徽海螺、北京金隅、河北冀东、湖北华新等大型建材集团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同比利润增长幅度20—97%。
5、东部沿海省市表现良好
东部沿海省市建材工业生产和销售增长势头良好,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全国建材行业平均水平。最为典型的是山东、安徽两省,产值分别增长19。3%、19。5%,销售收入分别增长30。1%、19。6%,利润分别增长38。5%、77。4%。
6、燃料价格上涨,建材价格低迷
20xx年水泥企业煤炭到厂价格平均较上年上涨30元左右,而水泥价格总体水平仍处低谷;玻璃企业吨重油进厂价格已涨至1800元,对玻璃生产成本影响较大,尽管玻璃价格也有所回升,但总体水平偏低。
(一)产品分析
在进行行业分析之前,首先对水泥这一产品进行简要分析。
水泥的制造流程为把四种原料石灰石(约占75%—85%)、粘土、矽砂、铁矿经适当比例研磨成粉称为生料,再置于高温(1500度左右)窑中(分为立窑、旋窑等)烧制成为熟料(较生料不易受潮),再经研磨并加入适量的石膏即成为水泥成品。
高温窑可以分为立窑和旋窑。相比较而言,立窑生产出的水泥具有能耗大、生产率低、含碱量高、强度低、质量差、粉尘污染严重等缺点,世界各国已基本禁用立窑水泥。我国从1997年起对立窑水泥生产进行总量控制,要求各地一律不准新建和扩建立窑水泥。旋窑工艺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新型干法(以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预分解窑和其他回转窑(立波尔、湿法、中空等)。其中
行业疫情防控预案范文 企业疫情防控工作预案(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