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共青团的成立心得体会精选 共青团的发展历程心得(五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中国共青团的成立心得体会精选一

当日寇的铁蹄

疯狂践踏东北

罪恶的魔爪

又向华北伸进

妄图侵吞我中华大好河山

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

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

发表了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联合抗战的《八一宣言》

而反动派却倾巢而出层层围剿

为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红军高举抗日的旗帜

带着对苏区人民的无限眷恋

告别红色根据地

举行空前的战略大转移

在雁阵惊寒时节的血色黄昏

信步迈出革命的摇篮

跨过于都河

踏上悲壮而艰难的远征之途

描绘人类历史最壮烈的画卷

挥手洒泪别亲人

依依难舍离故乡

父子牵手倾肺腑

夫妻相拥诉衷肠

一双双深情的眼睛

饱含牵挂的泪光

那与田野里的鸟儿一起

飞扬的战旗呢

那奔驰在乡间山路上

清脆的马蹄声响呢

那打谷场上练兵时

生龙活虎般的身影呢

那军民一起

欢庆胜利的笑脸呢

多少父母妻儿啊

在漫漫长夜里

盼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月圆

而亲人却只能在梦中相见

雪皑皑,野茫茫

风啸马嘶,挽手并肩

血染的战旗,闪闪的红星

辉映着刚毅的面庞

在长途跋涉的险境里

红军将士

不知要走的路有多长

不知要爬过的山有多高

不知要渡过的河流有多深

路遥遥,越走越险恶

大雪山鸟兽绝迹

水草地荒无人烟

缺衣,少药,无粮

野菜,草根,树皮

全部吃光

生命的禁区

吞噬了多少鲜活的生命

崎岖的路途

浸染了多少炽热的血汗

疲惫的身心,一点一点被耗尽

但,那高昂的头颅与手臂

为了战友的前进

却顽强指示安全的方向

而自己却永远沉睡于

茫茫的荒凉野甸

永远化作

《七根火柴》与《金色的鱼钩》

放射耀眼的光芒

从遵义城头闪烁的灯光

到四渡赤水趟起的浪花

从乌蒙山间的迂回周旋

到金沙江畔调虎离山

从泸定桥头的烈火硝烟

到吴起镇会师欢呼的声浪

是用兵如神的毛泽东

力挽狂澜,才使红军

在波峰浪谷上敏捷跳跃

在枪林弹雨中呼啸前行

在激流漩涡里劈波斩浪

飞度万水千山

让奇迹发生在

娄山关血色残阳里

腊子口的百丈绝壁上

平型关遍野的浴血拼杀中

听,激昂的军号与冲锋的呐喊

如黄河怒涛般轰鸣

风萧萧,旗飘飘

长江,黄河

日夜奔腾浪滔滔

大渡河上

环环相扣的铁索

是血与火淬炼的傲骨脊梁

天安门前歌潮,花海

飘舞的红旗,翩翔的白鸽

是对红军忠勇的民族之魂

永远绵亘不尽的思悼

丰功伟绩人人颂

红军英名代代传

她将融入川流不息的江河

凝固成挺拔坚韧的高山

长征——是宣言书

她向一切反动势力和侵略者

庄严宣告:

为了民族的命运和尊严

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

坚定不移地英勇抗战

长征——是宣传队

她一路走来

彰显共产党领导的军队

是人民的子弟兵

任怎样的艰难困苦都不能阻挡

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长征——是播种机

每一名红军战士

就是一颗革命的火种

用鲜血和生命

把熊熊的燎原烈火点燃

长征——

是穿越时空的中国革命的伟大诗史

是用无数将士的理想与信念

先烈的热血和生命

筑就的永恒的丰碑

她将永远

耸立于华夏天地之间

矗立在炎黄子孙的心中

有关中国共青团的成立心得体会精选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孜孜以求。党和人民通过百年奋斗,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历程回顾

纵观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光辉历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历史时期:

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生态环境也有了考量。毛泽东早在1919年9月就将林业问题作为研究的实业问题之一,明确指出林业与农业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森林的培养、畜产的增殖,也是农业的重要部分。中央苏区政府及各级苏维埃政府从实际出发兴修水利,夺取农业生产丰收,支援革命战争;分配管理山林,发动群众植树造林,美化苏区环境。1934年3月15日,中央土地部发布中字第一号训令——《为发展水利》,明确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应予以极大的注意”。从1932年开始,中央人民委员会还规定了苏区植树节并颁布《山林保护条例》实行以法治林。陕甘宁边区政府在1939年发出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带领当地群众对原有耕地、荒地进行精耕细作并开展垦荒以实现增产增粮。

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至1978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将主要精力投入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当中。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保持水土、调控资源等方面的基本建设。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全民义务植树12年绿化祖国行动”以及对淮河流域的治理。同期,我国开始实施“黄河干流阶梯开发计划”,并在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展开大规模水土保持工作。1972年,在周总理的指示下,我国派出代表团参加了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32字环保工作方针。197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国务院主要部门相继建立环境保护机构。

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至2012年)。这一时期,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西方环境保护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不断被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

197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3年底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环境保护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1994年,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与行动方案。199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将良好生态环境视作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制度出台频度之密、污染治理力度之大、执法督察尺度之严、环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与最高准则。

历史启示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带给我们诸多重要的历史启示。

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回顾百年党史,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

中国共青团的成立心得体会精选 共青团的发展历程心得(五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