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作培训班心得体会 城市工作培训班心得体会总结(4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城市工作培训班心得体会一
这次全市重点镇建设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重点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市交通局、市教育局、金堂县、青白江区和新繁镇就加快和支持重点镇建设介绍了经验。他们的经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借鉴性,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春城、红林同志还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搞好我市重点镇尤其是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科学规划,夯实重点镇发展基础
20xx年,全市城镇建设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主动适应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给城镇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切实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培育城镇特色,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城镇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平均使用力量,建设和发展的力度不够;二是城镇风貌雷同、特色不突出,基础设施滞后,管理水平较差,产业支撑不足,农民集中居住建设不够理想,重点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三是城镇建设资金匮乏,普遍缺乏经营城市意识,运用市场化手段挖掘整合城镇资源、吸引民间资金投资城建领域等方面的思路不广、办法不多,过多依赖上级给资金、给政策。
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之力,打造一批能够成为各区(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新支撑点的重点镇,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30个重点镇中再选择出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作为近几年重点支持对象,力争通过2—3年时间打造出一批亮点镇。今后一段时间全市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全力以赴地推进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的建设和发展。
科学规划、合理定位是加快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已确定的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的定位就是要尽快成为区(市)县的第二个产业集中发展聚集地、人口聚集地、商业发展聚集地,建设成产业优势明显、人口聚集度高、人居环境优、综合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强、功能完善品位高有特色的小城市。通过3年左右时间的努力,使优先发展重点镇成为3万人以上的小城市,这只是近期目标。多年的小城镇建设实践表明,小城镇的规模如果在3万人以下,聚集功能、辐射功能、带动功能以及城市资源综合利用的效能都比较差。所以提出了经过3年左右时间把优先发展重点镇发展成3万人以上的小城市的奋斗目标。但要强调的是,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不能只按照3万人来规划,刚才新繁镇介绍他们是按20万人口来规划,淮口镇是按10万人口以上来规划。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城市化加速的时期。原创文秘材料,网。规划必须与这一大趋势相适应,一定要有前瞻性。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要尽快完善发展规划,为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机制,增强重点镇发展动力
目前,各重点镇基础还比较薄弱,要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任务非常繁重。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在重点镇建设上实现机制创新,建立合力支持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和发展的工作格局。小城镇建设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力量平均使用。所以,下一步就是要集中市、区(市)县、乡镇以及社会的力量,全力打造优先发展重点镇。
一是要努力实现市、区(市)县、镇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特别是春城、红林同志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决定将今年支持优先发展重点镇的经费由去年的3000万元增加到6800万元,下一步还将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加财政对重点镇建设的投入。但只有市财政的投入还不够,还必须依靠区(市)县、市级部门、乡镇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我们提出的目标。首先,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所在的区(市)县委和政府要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要像青白江区和金堂县一样,从班子配备到政策、资金等各方面都向优先发展重点镇倾斜,为其加速发展创造条件。如果区(市)县仅仅把列入优先发展重点镇作为向市上要政策支持、要资金的手段的话,那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春城书记插话:过去我们各级的重点镇有200多个,我们一共就300多个乡镇,重点镇多了就等于没有重点,大家都争取当重点镇,有关部门不好不同意,最后就搞出了各级、各类的重点镇,事实是效果非常不好,现在一定不能再走到过去的那一条道路上去)。第二,市级部门要对优先发展重点镇给予积极支持,就像市交通局和市教育局一样,在项目、资金、政策上向优先发展重点镇倾斜。第三,乡镇要有不等不靠,奋发图强,努力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优先发展重点镇目标的奋斗精神。市上支持你们,区(市)县支持你们,市级部门和区(市)县的部门也支持你们,但更重要的是你们是内因,你们自己要努力,这个至关重要。如果市、区(市)县、重点镇三级联动,共同努力,通过2—3年的努力,打造出一批xx市的亮点镇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同时,市上还考虑对优先发展重点镇在人才资源、智力资源上给予支持。经过反复考虑,市上组织了专家顾问团。这些都是省内、市内城市建设、文化建设、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等方面的优秀专家。区(市)县和重点镇要注意借他们的脑、借他们的智慧、借他们的知识来促进发展,积极主动请专家出谋划策。
二是要抓住机遇,实现优先发展重点镇重大项目建设的突破。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年。各区(市)县要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的思路,抓紧优先发展重点镇重大项目的实施,提高城镇功能,加快产业培育。在重大项目建设安排上要立足当年,统筹三年,以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来提高城镇承载力,增强城镇“造血”功能。今年要根据实际,把能够改善城市功能、促进城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作为优先安排项目。重点镇的发展不是简单的人口聚集,必须要有产业的支撑。新繁镇介绍的经验很好,它有两大支柱产业,一是家具二是泡菜。目前,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有的有一定的产业支撑,而且产业发展趋势非常好,有的要薄弱一点。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年,这是一个极好的机遇,要把抓项目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认真抓好。
三是要切实搞好优先发展重点镇的城镇经营工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之初,春城同志就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小城镇建设包括优先发展重点镇的建设,除了政策性、财政性资金支持外,更多的要通过吸引民间和社会资金来加快小城镇建设。这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也是潜力所在。各重点镇的领导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开发和利用城镇资源,加快优先发展重点镇的建设。
四是要搞好农民新居工程建设,探索农民居住新模式。要加强农民新居工程建设的规划和管理,把相对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原创文秘材料,网。农民新居工程建设通过规划区土地“预征”的办法和土地整理的方式,先行启动“安置”性城市小区的建设,但要禁止开发商介入,防止操作变味、变形。要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向城镇集中、向集中居住区转移。今后农村建房,原则上停止零星分散建设,凡新建和改建房屋,必须相对集中,进入规划的集中居住区。市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要牵头选择山丘、平坝等不同地域,开展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示范工程,每个郊区(市)县也要选择1—2个点进行试点。同时,要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涉及的土地整理置换、承包地调整、利益补偿等问题提供政策支持,搞好服务。
三、加强领导,强化重点镇发展保障
加快优先发展重点镇的建设和发展,是当前我市城镇建设工作的中心任务。各区(市)县和市级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对于优先发展重点镇的建设,市委、市政府是高度重视的。希望各区(市)县委、政府和市级各部门也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如果区(市)县做到真抓,市级部门做到真帮,那么这项工作就一定可以做好,目标也一定可以实现。
二是要强化目标管理制度。市上已将优先发展重点镇的建设和发展纳入目标管理,并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办法。各区(市)县和市级有关部门要围绕确定的重点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目标,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和完成质量。要严格奖惩,对优先发展重点镇领导班子实行目标任务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完成目标任务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对领导班子作相应的调整。同时,优先发展重点镇不是一定终身,要实行动态管理。年前要对各镇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达不到既定目标的重点镇,给一定的整改期,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取消其优先发展重点镇资格。
主题城市工作培训班心得体会二
突出整治重点 强化责任担当重塑云南东大门城市形象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会议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也是一个部署的会议。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省州城市工作会议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会议精神,对全县下一步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工作进行总体安排部署。刚才,县住建局牟成东同志汇报了城市管理工作情况,县委宣传部黄琳琨同志汇报了全县“脏乱差”治理情况督查工作的相关事宜,邵丽华、杨秀祥、韦思亮、蒙俊生、袁加全、孙天慧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我都同意,请大家按照相关领导的要求,抓好落实。下面,我提三点意见。
一、直面问题,认清我县城乡人居环境存在的薄弱环节
环境卫生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富宁在云南省小城镇建设管理方面,曾获得“西有腾冲,东有富宁”的赞誉。我们想发展,想开发文化旅游,想给全县人民好的生活环境,想展示柔情富宁、休闲壮乡的美好形象,可是连基本的“脏乱差”都没解决,城市管理滞后,路面坑坑洼洼;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交通秩序混乱,拥堵现象严重;摊点占道经营,垃圾到处乱仍。富泰路口被网友调侃为“走向大海路”,去县医院的路被调侃为“黄泉路”,调侃是一种幽默的批评,是讽刺的批评,是严肃的批评。现在是应该正视问题的时候了。从我来到富宁以来,因为城乡人居环境问题,特别是县城的卫生问题,已多次被省州主要领导和在富宁工作过的老领导批评,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期间也有很多党员代表提出了工作意见,在网络上更是受到全县人民群众和来往客商的指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大多数领导干部对城乡人居环境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足,认为城市管理、卫生保洁工作是住建部门的事,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人人有责的意识,干部职工、市民群众参与程度低,出现城市卫生仅仅单凭住建部门独自抓、又有些力不从心的局面。二是资金缺口很大。加强城市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由于县级投入资金有限,造成在污水处理、环卫设施、垃圾清理、绿化建设、道路整修等方面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部分已经实现亮化、绿化的街道不能对相关设施进行有效的维护,工作经费短缺。三是基础设施不健全。道路交通、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离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县城各行政部门、各商住小区布局散乱,管理难度较大,县城周边村庄及广大农村在规划建设时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草堆杂物堆放、畜禽养殖等农村实际问题,存在抢占、乱占和重复建设现象。四是群众参与意识不强。目前,我县还没有建立全民参与城乡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农村就不用说了,就是在县城,一些市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难以改变,主要街面上的个体工商户对保持卫生清洁毫无责任可言,生活垃圾不是倒入垃圾箱中,装在塑料袋里,而是随意堆弃在门口、人行道、河道、路边,城市卫生维护似乎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以上现象和问题是比较普遍的,与我们现在需要打造的“东大门”形象格格不入,与我们要建设卫生城市相差甚远,必须要采取强有力措施,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以宜居和谐为目标,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
省州党委、政府决定,实施新一轮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把全省城乡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居住地,使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有大的改善和提升,绝不把“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小康社会。这是省州党委、政府面向全省全州人民的庄严承诺,这也是县委、县政府必须担负的重要责任,我县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役中,也绝不能把“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小康社会。当前,要突出抓好“两个全面实施”,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
(一)全面实施城市管理大整治行动,全力恢复提升县城新形象。10多年前,我们富宁县城的建设管理曾经是上级领导表扬、外地考察参观的榜样,有了一套很好的经验,要恢复富宁的夕日形象,改变现在“脏、乱、差、灰、堵”的现象,必须紧紧围绕治乱、治脏、治污、治灰、治堵这个目标,全面开展“十大整治”工作:即整治占道经营、整治车辆乱停乱放,由县公安交警大队牵头、整治环境卫生、整治施工工地及车辆带泥入城、整治户外广告、整治农贸市场秩序、整治修车洗车及餐饮占道污染城市道路、整治城区河道、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高铁时代到来,如何提升城市文明,提升城市形象,先聚人气,再聚财气。以上整治行动,具体工作内容、目标要求、牵头单位等事项已在《富宁县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将根据今天会议要求和大家提出的修改意见,会后由县委办、政府办汇总后正式印发执行。请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牵头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贯彻落实到位,确保大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彻底改变当前县城的管理状况。必须要抓住两个时间节点,8月15日前城市形象必须要有大改变,实现整洁干净;年底城市形象必须有大提升,再通过三年的努力,树立富宁崭新形象。
(二)全面实施“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大力抓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城乡宜居环境提升行动,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按照“建成新村寨、发展新产业、过上新生活、形成新环境、实现新发展”的要求,在全县农村开展“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七改”,即:一是改路,要以主干道和支线道路为主,就地取材,实现村内道
城市工作培训班心得体会 城市工作培训班心得体会总结(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