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走访老党员心得体会总结 江西省走访老党员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八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江西省走访老党员心得体会总结一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滕王阁风景区。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王诗诗,大家叫我王导好了。
滕王阁位于南昌市沿江北路,赣江与抚河故道的汇合处。唐代永徽四年,滕王李元婴在当时的洪洲(今南昌)为官期间建造的,故称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传名千古。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重建成于1989年重阳节的第29代滕王阁,!
现在我们来到了大门口,大家看,滕王阁青瓦红柱,飞檐走壁,雄伟壮观。两旁怒吼的雄狮,昂首甩尾,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名楼的气派。
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了一楼的门口,大家现在看到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毛主席的亲笔手书,在重建滕王阁的时候送给我们江西!
我们进入一楼, 现在我们到的
位置就是这个建筑的第三层,也是我们滕王阁的序厅! 我们的正前方,有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它主要介绍我们滕王阁的来由!
大家跟我上2楼,现在我们来到就是第4层“人杰厅”!这里主要描绘的是江西从先秦以来的历代名人! 共有80位!虽然他们的时代,服饰,地位,年纪,职业,性格和人品不同,但和谐的统一在同一画面!
我们到的3楼是明层.是第五层!在中厅有壁画临川梦,在公元1599年, 汤显祖首次在滕王阁排演了牡丹亭这出戏,开创了滕王阁上演戏曲的先河!滕王阁从此由一个歌舞戏台变成戏曲舞台
4楼是地灵亭,我们到的第6层!主要是我们江西的闻名的7山1水! 7山一水从左至右分别是江西大庾岭梅关,龟峰,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庐山,鄱阳湖,石钟山!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中厅,
大家看到的《滕王阁序》,就是这篇诗文使滕王阁名扬千古。大家到西厅去看看,墙上的《百蝶百花图》是为了纪念喜好艺术的李元婴!这是一幅磨漆画。5楼,还是登高览胜的最佳处。大家和我一起到走廊去欣赏美景。在这里大家可以体会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
我们现在上六楼,也是我们到的最高层,这里有歌舞表演,大家现在可以观看大型的文艺演出。
我的介绍完毕,请大家一边欣赏节目一边休息。谢谢大家。
关于江西省走访老党员心得体会总结二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是以革命人文景观为主体与秀丽的自然风光相融合独特类型的风景名胜区。
茨坪是风景区的中心景区,是一块四面青山环绕的山中盆地。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以下称“陵园”)是中心景区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观。
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
北岩峰,山体犹如一座罗汉大佛像,坐北朝南,端坐神坛。
陵园按“佛”型山体因山就势兴建,占地面积400亩。
陵园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
1997年10月,由邓小平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
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
陵园门庭:这是陵园的主大门!人们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烫金大字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题写。
进门后,经过花坛园庭,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
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
陵园后山东侧筑有小型公路,以备年老体弱者和残疾人登山观瞻之用。
陵园的绿化配制主要是采用柏树、桂花、杜鹃、翠竹为主配以山体自生的松、杉、山樱花等。
主大门前栽种的大树是日本冷杉,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
台阶两侧林廊和雕塑园配制的是香柏、黄杨。
全园四季绿树常青,素花点缀,显得庄重而肃穆。
纪念堂:登上宽阔的台阶即进入纪念堂。
纪念堂大门上方烫金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员长1987年视察井冈山时为陵园题写的。
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
瞻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是毛泽东1946年为革命烈士题写的。
正面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名册。
大厅内放置的花圈、花篮,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井冈山时向烈士们敬献的,有社会团体及旅游观光团敬献而留下来作为纪念的。
瞻仰大厅左侧陈列室展览的人物是建国后去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的挂像。
目前有51位。
他们当中有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彭德环、陈毅;有军队中的一大批将帅;如元帅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
大将谭政、粟裕、黄克城。
上将陈伯钧、赖传珠、杨得志、朱良材。
中将杨梅生、毕占云、张国华、谭家述。
少将龙开富等;有建国后调离军队,到党政部门担任领导的。
目前有13位,他们是何长工、贺敏学、贺子珍、陈正人、彭儒、曾志等。
右侧陈列室陈列的是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都是在井冈山斗争时的老红军、老干部。
这组烈士挂像目前有54位。
其中有的烈士的照片是本人的历史照片,有的是根据他们的亲属和战友的回忆画下来的。
还有的烈士无法征集到照片,这里就用党旗和青松代替。
瞻仰大厅后为吊唁大厅。
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的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
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七个县市范围的烈士名录,共有15744位。
对在井冈山斗争中还有许多为革命而牺牲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陈列时就在这里为他们立了一块无名碑,以示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
从吊唁大厅后侧上楼为忠魂堂。
忠魂堂是为安放老红军灵柩而设的。
目前己安放五位老红军的骨灰,他们是张令彬、何长工、温玉成、贺敏学、陈云中。
每年的清明节,他们的亲属、好友就会到这里来吊唁他们。
碑林:首先我们看到的“井冈山碑林”五个烫金大字,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名誉主席、原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题写的。
他是江西东乡人,也是一位老红军。
1998年去世。
他的字体作为一种汉字字形己输入电脑,全球通用。
井冈山碑林(下称“碑林”)为江西省建筑设计院设计,采用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分为碑廊、碑亭、碑墙三种碑刻陈列形式,因山就势,高低错落,配以亭、台、楼、阁相结合的整体建筑造型。
关于江西省走访老党员心得体会总结三
武功山是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同时也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20xx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20xx年武功山入围“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景区”金奖.或许在江西人眼里,武功山作为日常目睹的一座山峰,并未让人过于重视,但是如果对于一个平日里都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过活的人来说,武功山在他们看来一定是一种前所未见的自然奇观。
历史上,武功山曾作为道家修炼的神山存在了许久。但是拂去历史的尘埃,武功山的奇伟瑰丽和美幻绝伦,都给人以望洋兴叹之感。用宋朝诗人郑强的诗句形容武功山的险峻,一句“金顶插天云漠漠,飞瀑泻地不潺潺。拔地凌穹吊马桩,巍然在望葛仙坛。”足见这座华东险峰的奇特。而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览武功山时,也留下了“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的动人诗句。
主峰白鹤峰的来历则由于峰高风大,不长树木,只生茅草,一到秋冬季节,茅吐白絮,冰封峰顶,站在其他高峰上远眺,俨然好似白鹤昂首挺立,故得名“白鹤峰”。神话传说中则是另外一番形容:东汉葛洪来此修身炼丹,羽化成仙之时驭鹤飞升,飘然而去,所以名曰“白鹤峰“,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
武功山奇景
群峰俊秀、层峦叠嶂、绝壁千仞、突龙峥嵘、耸峙拱列、巍峨瑰绮。
奇岩怪石、星罗棋布、峥嵘峻峭、鬼斧神工、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古木参天、山色含黛、草甸凝绿、杉竹滴翠、山花烂漫、争奇斗艳。
鸣潭幽泉、清凉甘甜、溪流蜿蜒、如琴如瑟、飞瀑似练,主带空悬。
如丝如絮、若隐若现、云锁雾笼、神奇莫测、公卷海涌、浩瀚无际。
武功山的奇观还不止于上述,在武功山的奇骏险峰之中,还有着令人叫绝的水景,武功山中大小瀑布有200多处,有的飞流直下,有的瑰丽异常。更加奇特的是,武功山中还有具有保健功能的温泉,能舒经活骨,沁人心脾。
除此之外,同纬度的山峰中,武功山有着其他山峰绝无仅有的高山草甸,占地10万的高山草甸,春夏绿油油,秋季金灿灿,冬天白皑皑,游人无需远赴边陲,便可领略北国风光。
在萍乡羊狮幕大王庙景区,有着巨型灵芝的景观。小两棵依附在一棵古树上,大的直径约1米,高约0.5米,小的如草帽大小,已生长100多年,,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活体灵芝。
武功山顶还可露营,欢迎大家去征服这座海拔较高的山峰。
关于江西省走访老党员心得体会总结四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xx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
传为大禹时所作的《禹贡》及稍后的《山海经 》,均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公元前120xx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载入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东晋淘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
关于江西省走访老党员心得体会总结五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赞美家乡婺源的诗句。
婺源是江西省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县,历史上属安徽管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也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这里民风纯朴,文风鼎盛,名胜古迹遍布全县。有保持完美的明清古建筑,有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和景色。
这里山明水秀,松竹连绵,飞檐
江西省走访老党员心得体会总结 江西省走访老党员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