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开学会后感悟心得体会实用 教师开学开会心得体会(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教师开学会后感悟心得体会实用一
大家好!
绽放着喜庆的笑脸,伴随着金秋的脚步,崭新的一个学年又开始了。首先谨让我代表第二中学全体教师,对新加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七年级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孩子们,来吧,第二中学正敞开温暖的怀抱喜迎你们的到来!
所有二中的学子们,我想对你们说:上帝给了每个人一份珍贵的礼物,那就是给你一次年轻的机会。青少年是崭新的,在你们的脑子里总会有那么多的新点子、新方法、新感受、新作品、新经验,新思维……;青少年是快乐而有作为的,在篮球场上大汗淋漓地奔跑吧,你们会成为是未来的奥运冠军;在作文课上文思飞扬吧,你们会成为新时期的又一位大文学家……不要觉得不可能,记住: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奋斗着、进取着——一切皆有可能!
同学们,今后的每一天,我们都会静静地看着你们,快乐地打造自己的明天,勇敢地开创你们的未来。记住:
希望属于你们,消极不属于你们,就算是遇上困难你们也一定要告诉自己“我能行!”
笑容属于你们,眼泪不属于你们,面对失败,你们会打出胜利的手势,潇洒地对它说一声“再见!”
智慧属于你们,空虚不属于你们,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你们与未来来个美丽的约定。
一个崭新的新学期又在你们的面前了,这是你们生命中的一个起点,一个小站,如今起航的笛声已经拉响,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大声地回答我:
新的一个学年——信心准备好了吗?
追梦的旅途上——执着准备好了吗?
艰辛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准备好了吗?
面对前面一个又一个困境挫折时——彼此的鼓励准备好了吗?
在二中生活学习的每一天——快乐准备好了吗?
大家的回答非常坚定,这很好!这才是真正的二中学子的风采!我为你们喝彩!
同学们,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为了让我们的梦想能成为现实,那么请问亲爱的同学们,在这个新学期刚开始的播种里,你打算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二中学是我们同学快乐的大家园,但国有国法,校有校规。良好的纪律约束是我们每一位学子能够快乐学习的保障。在这里,我谨代表学校给同学们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首先,在行为礼仪方面,要严格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向上的好学生。把尊师爱校、团结同学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在安全与纪律方面,一定要按学校的要求办,听从各位老师的教导,认真听讲、遵守纪律,不打架不骂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绝不开展危险性游戏。
最重要的是争当勤奋学习的好学生。刻苦学习将是我们初中生活的主旋律。初中的功课内容增多了,难度加大了,就好似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碉堡,等待着我们去攻克。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我们要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像六十多年前的抗日的八路军战士一样无坚不摧,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推开理想之门。目前我们正处于积累知识的黄金时期,须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清苦的,也没有任何捷径可循。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勤奋。自古以来,多少仁人志士,因为勤奋学习而成才,并留下许多千古佳话,如“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说: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在不同的领域中取得了成功,但是对于勤奋的体会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要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做好每一天的每一件小事:“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来到学校抓紧早读,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听讲,积极思维,热烈发言,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丝不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的学习任务当天完成,决不拖到明天。数学课上,你们能攻破一个个难题;语文课上,看到你们声情并茂的演讲;英语课上,听到你们正宗流利的发音;实验课上,看到你们专心致志地实践;音乐课上,传来你们悦耳动听的歌声……这样的学生,才能走向明天的成功;这样的校园,才是充满活力的校园。
最后,还要争当一专多能的现代少年。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它需要的是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仅仅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的。所以,我们应当从小培养自己的特长和技能。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养成勤于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当然,练就强壮的体魄也很重要,同学们在学习之余,不能忽视了体育锻炼,拥有健康强壮的身体是搞好学习、培养特长的基础,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和我一起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你来这儿做什么”第二:“你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的,人生犹如深夜航船,而那一个个始终警省自己的问题就是一座座塔基,只有我们坚定的回答才能点亮自己的灯塔,照亮前行的方向。其实每当你思索这个问题时,我们也正在为今后三年或者更加长远的未来树立一座灯塔。尽管前路漫漫,航灯迷烁,但一步步走来的我们将不断修正航向,向着那个人生的坐标原点进发。
我一直用一句话来提醒自己:“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所以,每时每刻,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要全力以赴,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每一天的精彩直播中!
新的学期已经到来,让我们全体师生带着美好的希望,以最饱满的精神去迎接新的挑战——用勤奋去攀登智慧的高峰,用知识的金钥匙开启成功的大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揽万卷文集,汲百代精华,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共同携手,打造灿烂的明天!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说:今天我以二中为荣,明天二中以我为傲!
最后,让我用一副对联来结束今天的讲话:
上联:千般追求 百倍信心 十分投入为学习
下联:三尺讲台 两寸粉笔 一腔热忱写春秋
横批:二中加油
祝我们大家在校园中的每一天都幸福、快乐!
谢谢大家!
对于教师开学会后感悟心得体会实用二
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特别愿意与诸位重温、副总理在今年视察海南时的讲话精神:过去30年中国所取得的成就都应该归功于改革开放,今后中国的问题解决还需要继续改革开放。
作为大特区背景下新兴的三亚学院,这所在荒野诞生、唤醒万年沉睡人类文明遗址落笔洞的大学,是改革开放的全新价值观和全新体制给我们这所大学的大学之道铺平前程。当然,这样的制度的建立和价值观的形成还需要依靠人的积极因素。
为此,我们特别感动于海南党政各级和社会各界英才对新办大学的不计求全、无私支持,特别感动于吉利集团董事局主席三亚学院的董事长李书福先生的不计成本不计利益的办好大学,特别感动于学界专家为办好一所朝向现代大学制度迈进的新型大学不止于疑问不止于思考而是更多宽容与期待,特别感动与学院的管理团队和教学团队高举理想主义旗帜、不畏艰辛、不计个人得失的为一所新大学而创新创业创价值;
我们还特别感动于全国30个省市区的万名莘莘学子为了适合自己成长和未来效力社会的壮志舍近求远不远万里而来。
在过去的将近四年时间里,三亚学院靠“豪气、大气、正气”的做人智慧,靠“自立更生、合力更新、有容乃大、不懈则优”的做事智慧,在“创新、创业、价值”大学精神旗帜的感召下,从全国30个省市的近百名所院校中聚拢了数百名优秀的教师,形成了在校生一万二千多名的办学规模,现有35个专业及专业方向7个学科门类。学院在愿景共同、价值共享、保持个性、相生共济的阳光大学社区建设中,始终不忘专注培养学生的学以去惑、学以致用、学以济世的学习智慧。
众所周知,网络技术加速了世界范围内的知识平民化过程,因此,今天任何一所大学都不难提出一个好的理念。理念,可能是想象之物、是设计之物、是预见可以指导行为之物,但理念未必一定成为行动力。
经验,是人类进步而少走弯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必要路径,但是,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本土化、多样性告诉我们,世界上所谓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是不可靠的。
在这个意义上,三亚学院的成长之路唯一可以自豪的也许就是能够找到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符合教育发展、能够适合自己发展的理念通过有效持续的实践、通过制度,追求水银泄地般的在学院运行的人才物管理、在党政工团的调和及教学科研学工后勤的块上、在教学的教学计划、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一以贯之的坚持围绕“学生走进校园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走向社会”的办学理念。
大学的功能有多种,三亚学院始终将育人功能,将“让学生更好的走向社会”作为自己的唯一使命。
过去的岁月里,在有效的将“快多好省”,即把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的均衡发展作为经营学院的智慧的基础上,学院自己独特的做人智慧、做事情的智慧和做学问的智慧已经凝结形成成为学院校风、校训和学校文化。去年,站在万人大学规模台阶的门槛之外,我们已经思考将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学院制度设计、制定和形成的智慧。
现代大学制度是什么?在基本体制上,是校内外上下之间管理上,是使基层更多自主性,是使学术本身更大的自决性,在大学内部机制上,是使基层更多自主性,是使学术本身更大的自决性,是真正把教育放在办学的首要位置。
是什么把哈佛大学带到今天世界瞩目的好大学的位置?
哈佛有无数的经验值得长期学习,但哈佛坚定的吧一个雅士文人的聚会处带到了一个可以更有效影响社会进程的精英荟萃的高地,哈佛智慧的在大学根植于地方文化和世界性机构的两种特性之间找到了平衡,哈佛有力的将学术科研支撑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育为中心的办学方向,这一切令人印象深刻。
几年来,三亚学院在推进管理团队和教学团队的“职业化”建设,在“执行文化和讨论文化”的均衡发展,在“以科研为基础的教学型院校”的定位,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价值取向,在倡导学生“愉快学习自主成长”的模式建构等方向的实践之路,让我们不断的坚定信念。面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我们充满信心的说,我们在路上。
在我们面前,中国有许多办学几十年、上百年的老校、好学校,值得我们不断奋起直追,不断地学习,值得我们不断地反思。
诗人、哲学家纪伯伦感谓人类: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了!三亚学院人每天面对上万名朝气蓬勃、志存高远的大学生,始终牢记“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是我们的使命,是我们的出发点,无论学院办多大、办得多久,我们都要不断地追问自己,我们是否走得太远?
让我们用掌声感谢如阳光雨
教师开学会后感悟心得体会实用 教师开学开会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