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双减活动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双减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六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开展双减活动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一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党史教育;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6-0098-03
开展高校党史教育是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史和革命史教育,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1]。“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可以使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助于帮助高校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有助于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伟大精神,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党史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困境。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者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围绕高校党史教育目的,创新党史教育方法,从而达到党史教育良好的资政育人功能。
1.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
历史虚无主义,是以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深度解密及重新评价为幌子,无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以唯心史观替代唯物史观,用历史支流冲击历史主流,颠倒是非,恶意攻击,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否定领袖人物的历史贡献,从而妄图达到其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丑恶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新时代通过网络与自媒体以文字或短视频的形式,向高校学生群体蔓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2.党史教育队伍的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2]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党史教育工作者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党史知识,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就目前来看,一些党史教学工作者由于承担过多的公共课程教学,长期进行反复地重复性的教学,基本没有机会进一步地深造与学习的时间,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使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不强、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专注度不够。高校党史教育队伍在教学准备、教学时间和教学效果上都有待提升。
3.党史教育普及性的缺失问题
这里包括高校党史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缺失。党史教育不应该仅仅在近现代史教学过程中涉及,也不应该仅仅作为节庆时的应景和宣传,应该开展持久的、长期的教育课程及教育活动。除此之外,从受众面上来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专门化党史教育往往仅对有入党意愿的入党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通过上党课的形式进行专题式党史教育,但党史教育不应是单独给准备入党的高校学生的“小课堂”而应成为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常态行为。由此观之,高校党史教育的普及性亟待加强。
1.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紧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一直以来是高校党史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新时代,高校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增强学生对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最新理论成果理解的同时加深对党史和党的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以全新视野做出战略抉择,以顶层设计谋划事业发展,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系统理论思想[3]。高校党史教育者应该围绕如何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党史教育进行集体学习备课和专题研讨,并认真学习、系统研究、分析其与各门课程的有机结合点和具体内容的渗透点,从而制订出切实有效的教学计划,紧贴时代步伐,用最前沿最鲜活的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在增强学生政治素养与觉悟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党和国家发展进程的认识。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影响
首先,各个高校应该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基础性工程来对待,在各个公共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其次,应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帮助大学生提高抵御错误思想能力的主要渠道。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树立学生正确唯物主义历史观、通过“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人物与观点的能力、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学生正确的历史观点,击溃错误历史思想的理论基础。思想理论课程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以讨论、答题、展示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对于各种错误思想的警惕性。最后,面对部分学生在历史思维上甚至思想上出现的错误倾向,要及时发现和恰当解决,“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争论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4]。党史教育工作者应明确指明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国外敌对势力攻击、丑化、污蔑中共党史及中国历史的丑陋面目。同时,党史教育工作者也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问题。 3.培養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中共党史教育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并依据中国的国情在各个不同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中共党史教育从表面来看是历史的教育,但党史教育更是政治教育,具有极其深远的思想引领和社会导向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5]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党史教育中紧密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了解到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发展,在传授学生党史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1.利用网络平台增强党史教育的互动性
2010年7月21日,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要注重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加大党史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力度。”在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之下,高校必须结合网络的特点,抓紧时代脉搏,探索出一条适合大学生的党史教育方法。目前来看,高校网络党史教育可以通过党史宣传网站、微博及微信等社交平台等开展教育活动。在mooc方面,可以鼓励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者创建高校党史教育平台,补充并丰富课堂知识,增加党史教育的丰富性;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方面,可以利用好社交平台信息短小灵活、传播快速便捷、通俗易懂的特点,利用微博公众账号或微信公众号平台作为专门化的党史教育自媒体打造信息发布和工作交流平台,形成高校党史教育资源库。高校党史教育要把网上舆论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改进创新网上宣传,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形成网上正面积极的舆论态势[6]。
2.拓宽党史教育实践形式,增强党史教育普及性
高校可以在校内各个图书角增设党史知识读物,使学生查阅党史资料更加便捷;在学生经常活动的区域打造“党史长廊”,进行党史知识的展板宣传,增强党史宣传的直观性;通过校园广播开展党史故事讲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地接受党史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定期的“学习党史做先锋”的党史学习周活动,使党史教育活动具有持续性。良好的党史教育环境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党史教育,增强党史教育空间和时间上的普及性。
3.挖掘党史教育资源,增强党史教育灵活性
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者可以将校史、地方史与
开展双减活动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双减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