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写作品梗概初中范文汇总 写作品梗概作文范文(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写作品梗概初中范文汇总一

①多用短句,少用或不用长句。

②少用方言、土语,尽量不用群众不熟悉的简化词或简称。

③少用书面词汇、文言词汇和单音词。把单音词改成双音词;书面语改成口头语;文言词改用白话;音同字不同的词要改换。

④不宜用小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因为其中的内容不便读出来;那些表示否定含义的引号也尽量不用,改用“所谓的”。

听着顺耳

文学大师老舍说过:“书面上美好的字,不一定在口中也是美好。……老李,说说,切莫冗长!大概不如说:老李,说说简单点!后者现成,容易说,容易懂。”广播稿的语言要口语化。口语要求写“话”,而不是写“文”。这个“话”不等于日常生活中说的话,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话是以达意为主,仅有层次而不讲究结构、语法;口语化要求的“话”,既要达意,又要有层次,更需要严密的结构,语法上要更加完整。但这个“话”又不同于书面文章的语言。它要求句子短,语法结构较简单,文字更精炼。它是介于日常口头语和书面语之间的`一种“话”。

教育家叶圣陶读到广播稿的语言时说:“上口顺耳的稿子就是意思明白通畅的稿子,人家不必花费无谓的力气就可以了解,而且决不至于发生误会。”他要求写完稿子“自己好好儿念一遍,就是自己来检验一下,写下来的那些语言上不上口,顺不顺耳。……要是不怎么上口,不怎么顺耳,必然是语言有毛病,就得修改。……修改成什么样儿才了事呢?到自己满意,认为上口顺耳为止。”因此,好的广播稿主要是靠嘴念和耳听来判断。广播稿还要做到顺心,以前写广播稿往往以教育者自居,把听众看成学生,容易出现教训人的口气。江苏曾有个农民买了收音机听了一段时间后,气愤地说:“我花钱买了爹回来了!”意思是,收音机就像爹一样,以教训儿子的口气对待听众。由此可见广播稿要做到顺心,就要尊重听众,平等待人,不能居高临下地说教,要把思想教育渗透在事实的报道中。广播语言要亲切、中听,多用谈心的口气,商量的口气,少用“必须”、“应该”等命令式口气。

结构简洁

广播稿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更要注意干脆利落。

①突出句子的主干,不滥用不必要的附加成分。

②用准确的词贴切地表达要说的意思,不说空话、套话。

③不用倒装句,不用倒叙和插叙。广播稿的叙事,一般按事物过程的发展顺序,因为这样顺乎人们听的思路和习惯。

内容生动

①采用多种写作方法,避免单调乏味。

②句式富于变化,运用设问、排比、对偶等句式,使文章有文采;适当选择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等句式使文章有感染力。

③具体的事例比抽象的议论更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主题集中

开头要吸引观众,主体要设计悬念,结尾要不落俗套。

音调和谐

广播稿要避免连续出现仄声字,平仄声要互相交错、配合得当,读起来就会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文体知识:

特点

(1)传播速度快。电台利用电波传递声音,每秒钟行程30万公里,迅速无比。

(2)传播范围广。广播可以翻山越岭,渡江涉河,所能披盖无所不及。

(3)听觉优先。广播关键的能量通道是作用于人类的听觉。

(4)简短性。很多新闻报道在广播中仅占30到45秒,3分钟的单条新闻广播已经是长报道了。

种类

广播和报纸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报刊上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也大量地运用于广播。一般说来,广播新闻的种类有:录音讲话(包括录音座谈会)、录音报道(包括文字解说、音响和配乐、人物谈话)、录音新闻、口头报道、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问、配乐广播、广播对话、广播评论、广播大会、重大集会的实况广播、重要文艺、体育表演活动的实况转播。

写作品梗概初中范文汇总二

二、选择题

1.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作品,就其立论而言,应具备()a.针对性b.新颖性 c.准确性d.指导性 e.前瞻性

2.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和首要特征是它的()a.指导性 b.理论性c.新闻性 d.社会性

3.评论作者总会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这体现了新闻评论的()a.政治性b.理论性c.针对性d.时效性

4.搞好选题立论的前提和关键是()a.了解政策精神b.具有丰富知识c.提高逻辑水平d.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

5.从功能上看,以下哪一个新闻评论的标题与其它三个不属同一类型()a.《赞“自报家门”》 b.《岂可一走了之》c.《早稻种了不收引出的思考》 d.《不能搞“靓女外嫁”》

6.将现实生活中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在求同之中显示事物的实质和趋向的说理方法是()a.对比法、b.比喻法c.例证法d.类比法

7.新闻评论标题的主要功能包括()a.昭示中心论点b.吸引受众注意c.表明作者态度d.归纳主要事实 e.概括论题范围

8.和新闻类的其他体裁比较,新闻评论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a.实践性b.政治性 c.文艺性d.战斗性

9.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对新闻评论来说就是()a.立论b.选题 c.论述d.论证

10、()是说理论述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要求写作者把抽象道理和具体形象相结合,从而使评论生动引人。a.破与立结合 b.论辩说理c.分析对比 d.形象说理

11.据事议理这种说理方法的功能在于()a.增加新闻评论的信息量b.提高新闻评论的可读性c.就事论事,针对性强d.理从事出,虚实结合12.评论性文体的逻辑性指的是大都遵循了()的议论过程。a.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 b.从产生发展到出现结果c.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 d.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

13.评论写作立论的前瞻性具体表现在()。a.重系统、条理性和思辨能力 b.重解释、科学性和识别能力c.重提示、洞察力和预见性d.重揭示、洞察力和客观性

14.()是新闻评论说理论述一条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a.叙事和议论结合 b.论点和论据结合c.论据与论证结合 d.观点与论证结合15、新闻评论写作在说理论述的实际操作中,下列哪项方法并不是行之有效的?()a.据事议理 b.表格统计c.比较分析 d.论辩交锋

16、.新闻评论结构与一般文章不同在于,它主要依靠()来谋篇布局。a.议论说理的要点 b.事件发展先后顺序c.人物的思想变化过程 d.逻辑推理规律

17.对复杂莫测的矛盾未来结局,通过缜密分析论证才有可能使立论具有一定的()a.预见性b.可信性 c.可读性d.警示性

18.标题是以醒目形式刊出,用以提示文章内容的()a.编排手法b.作者意见 c.简短文字d.版面形式

19.新闻评论的选题()a.与命题、立论是相等同的概念 b.与命题相等同,但与立论不同 c.与命题、立论两个概念都不同 d.与立论相等同,但与命题不同

20、.新闻评论是一种()的新闻体裁。a.政治性 b.政论性c.时政性 d.时效性

21.评论的结构方式包括:归纳式、演绎式、并列式和()a.转折式b.比较式 c.对比式d.递进式

22.新闻评论的归纳式结构方式顺应了人们认识事物的()a.逻辑过程 b.普遍作法c.基本规律 d.判断方式

23.以下不属于新闻评论结构原则的表述是()a.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 b.从评论写作的成熟模式出发c.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d.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24.新闻评论结构的逻辑性既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a.价值取向b.心理定势c.主观立场d.思维规律

25.立论的前瞻性具体表现在()a.戒浮夸b.重提示c.忌武断d.洞察力e.预见性

26.标题的作用之一在于导读、导听、导视,“导”是指()a.指导b.训导c.诱导d.引导e.领导

27.构成新闻评论的要素是()a.论点 b.论据 c.论题 d.论述e.论证

28、.新闻评论标题的功能包括()a.概括论题范围b.昭示中心论点c.表明作者态度 d.报道新闻事实e.吸引受众注意

29.在评论写作中,论据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材料,说明论点的证据和()a.情感表达的基础b.判断推理的基础c.吸引受众的基础d.评论质量的基础

30、.对新闻评论来说,选题就是选择()a.所要评价的事物 b.所要论述的问题c.所要评论的对象 d.所要推广的经验

31.在评论写作实践中,违背立论准确性要求的表现是()a.论点不准确,包括论断、概念、提法和分寸的不准确b.语言的虚华浮夸c.论据和引语不准确d.政策方针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e.持论的浮夸和武断

32.对新闻评论的标题拟制以下()要求是不恰当的,请指出。a.题文一致 b.意向鲜明c.务实具体 d.言简意赅

33.在评论写作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事实以此为由头引发议论,进而引申和证明论点,这是属于()的一种。a.算账说理 b.比较分析c.论辩交锋 d.据事议理

34.新闻评论体裁特性的群众性体现在()。a.发动群众搞舆论监督 b.面向社会广大受众找选题c.多设置群众关心的节目专栏 d.吸引群众参与评论活动e.多用群众口头语言

35.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表现在()。a.引导作用 b.喉舌作用c.深化作用 d.监督作用e.表态作用

36.体现和增强立论的针对性应该做到()。a.针砭时弊、对症下药

b.针对当下群众矛盾回答问题c.重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和群众困惑d.善于触及社会性的思想问题e.善于把握政府一贯政策

写作品梗概初中范文汇总 写作品梗概作文范文(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