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修养方面读书心得体会和方法 读师德方面的书心得体会(8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描写师德修养方面读书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我有如下体会:
一、教师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的方法。
二、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
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三、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
作为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生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我时常会注意到了学生的一些想法,尽量让其讲完其看法,然后我再讲讲我的看法,不同之处我们探讨,这样可激发学生的一些有见解的想法和看法。同时对我们教师的思维也有启发意义。可以说教学应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有句古话说,“人有德于尔,尔不可忘。尔有德于人,尔不可不忘也”。
描写师德修养方面读书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 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具体的归位,就是依靠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影响每一位学生。要说何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我看来,道德的好坏并无严格的法律依据,它随人们的思想观念体现于非正式的舆论之中。所谓的明善恶、秉正义、知荣辱等都是人们意象中的代名词。所以我说,道德立于心、工作成于手。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现身说法、以身示范,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
师德体现在方方面面,概括的说就是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这是师德最基本的要求。这一表述使教师道德体制与其他职业道德体制明显的区别开来。
教师是蜡烛、是春蚕、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人们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崇高的,是备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的。为了维护教师这一崇高的形象,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完善自身师德修养。本学期,我计划以xx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加强完善自身的师德建设。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形成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养成自身关爱学生,严谨教学、勇于创新的优良师风。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xx大报告和在北师大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学习关于“两个务必”的讲话,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2、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放在重要位置。
3、加强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内容有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决定》、《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二:加强完善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计划从六方面入手:
1、端正方向。自觉遵守四项基本原则和国家法律法规,坚决抵制伪科学、伪宗教对校园的侵蚀、渗透。
2、敬业爱岗。热爱教育事业,以改革和创新精神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和教科研工作。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努力提高从事岗位职责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3、教书育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热爱学生。增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5、尊重同志。能够与不同性格、不同志趣的教师和谐相处,互相学习、博采众长。努力形成互敬互爱、奋发向上、共同进取的群体氛围。
6、以德修身。严于律已,作风正派,廉洁从教,为人师表。遵守社会公德,追求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第三:在教学工作中努力贯彻以下三方面的教育思想:
1、热爱学生、想学生所想。
热爱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关心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对学生严而有爱、严而有度、不讽刺不挖苦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使学生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乐于奉献,保持心态。
自古以来,为人师表、以教为荣、不计名利、甘于奉献,都是一名教师的真实写照,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有良好的心态对工作尽责,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尊重学生、尊重家长、耐心对待每一名学生、无偏袒心理,无歧视后进生心态。不勒索或暗示家长送礼,遵守教师道德十不准。
3、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作为一名教师,在思想品德上以身作则、诚实、守信、在治学上以身作则、语言美、仪表美、以广博的知识,才学和完善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的努力,并不断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教育是情感的感召,努力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用自己的言行感动学生、感动家长。
描写师德修养方面读书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成为学生的楷模,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因此,要培养品德高尚的学生,教师自身的品德素养必须高尚。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断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因此,我制定个人师德建设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落脚点,“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规范为标准,以“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出新的贡献。加强信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和职业理想,进一步自觉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会议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明确目标,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认真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3.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以《宪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理论学习中去深刻理解教师道德规范和要求,明辨是非,提高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4.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争做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德才兼备的合格教师。
5.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依法从教水平,要加强时事政策的学习,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6.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结合歙县教师基本功考核活动,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过程中育人。
三、树立良好教师形象,端正教育思想
1、对待自己从
师德修养方面读书心得体会和方法 读师德方面的书心得体会(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