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金属化学大师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 化学讲座的心得体会(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金属化学大师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海南省初中化学科“考试说明”,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贯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理念,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复习安排

计划于第六周内,完成化学课程所有新课的教学工作,从第七周开始进行化学复习。

复习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4周):回归教材,抓实基础

首先,夯实双基构建网络 。课本是复习的最好蓝本,其中蕴藏着许多学科思想和方法;双基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基础,是科学解题的依据。复习时应《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切入点,梳理学科知识、善于进行“分析、对比、综合、推理”形成知识、能力网络,进行知识间的交叉和渗透,以便从整体上掌握知识,应用时迅速提取,并保证解决问题的准确性。

其次,通过单元检测,针对学生测试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组织反馈练习,帮学生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提高。

第二阶段(6周):专题复习,联系实际,培养能力。

初中化学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部分。

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解题。但要精选习题,摆脱题海,因此所选习题力求紧密结合知识点,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拓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教会学生学会审题、析题,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对题目进行变式训练和拓展训练,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探求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归纳解题技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对知识点、考点和热点进行到位训练,力求达到高效训练。

第三阶段(4周):综合复习,查漏补缺

本阶段教学目标:结合省调研试题和海口市的二次模拟考试,检查学生知识缺陷,训练解题技巧,规范答题行为,调整临考心态。积累考场经验,全面提升学生中考应试水平。

具体安排:

第一轮:章节复习,打好基础;(3.20-4.20)

第二轮:专题复习,培养能力;(4.21-5.31)

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4.21-4.28)

1、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2、物质的分类

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4、化学用语

专题二、元素化合物(5.4-5.18)

1、空气与氧气

2、溶液

3、水 氢

4、碳和碳的氧化物

5、金属和金属材料

6、生活中的酸、碱、盐

专题三:化学实验(5.22-5.26)

1、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

2、气体的性质与制取

3、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与提纯

4、实验设计与评价

专题四:化学计算(5.28-6.1)

1、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有关溶液的计算

专题五:应用与创新(6.4-6.9)

1、联系实际的应用题

2、信息给予题

3、科学探究题

4、学科渗透题

第三轮:综合复习,巩固提高。(6.11-6.23 )

侯玉萍

20xx年2月9日

有关金属化学大师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1、开学至3月28日,授完新课,做完实验八至十和部分选作实验。采用市编资料等对学生进行练习与检测。

2、3月28日至5月20日,专题复习和练习:⑴化学基本常识(运动形式、仪器性能、药品使用、基本操作);⑵空气的组成与污染防治;⑶氧气的制备、性质、用途、燃烧与缓慢氧化;⑷分子和原子;⑸元素和元素符号;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⑺水及水的污染防治;⑻氢气的制法、性质、用途;⑼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及化合价;⑽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⑾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⑿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碳酸盐);⒀常见的有机化合物;⒁铁和铁的化合物;⒂生铁、钢和常见金属;⒃溶液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饱和性、溶解度、组成表示法);⒄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⒅化合物的电离与溶液的导电性;⒆常见的酸、碱及其通性;⒇常见的'盐、盐的性质、化学肥料;〔21〕初中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采用市编资料等对学生进行练习与检测。把握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复习。

3、5月21日至6月中旬,综合复习,强化练习,模拟考试。

1、各班要参照以上教学进度,结合本校的实际,制订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保证化学教学有序进行。

2、要非凡激发学生的爱好,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挥究过程,获得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素质。

3、课堂教学要讲究教法,讲究艺术。做到程序要规范,环节要紧扣,知识要落实,效率要提高。

4、激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优化创新能力,让化学教学布满新的活力;营选创新环境,

培养创新品质;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创新灵感。

5、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化学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爱好,搞好

实验教学,提高实践的技能技巧。

6、把多媒体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多媒体不但能强化课前研究,而且还能优化教学过程,能创设情景、解剖难点、模拟实验、提高视度等;多媒体还能进行辅助学生总结和反馈检测。。

7、化学教学中要贯穿人文精神。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坚定,热爱科学和精神;培养学生道德高尚,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唤起学生关注地球,关注人类,提高环境道德素质,树立社会责任感等。

8、要认真研究市“中考说明”。研究专题的知识结构和重点,研究样卷的内容和标高,做到不超纲,不拓宽,不加大难度。

9、提高自身素质。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达准确,板书简洁,操作规范,教法创新,使自己的备课、教课、说课、操作、写作等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1、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全市化学教研会。

2、评选:

(1)优秀论文评选。①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意境创设艺术;②对“××××”实验评价和优化的设想。

(2)研究性学习的教案和学案评选。。

3、全国初中化学竟赛(初赛4月5日,复赛4月20日)

4、复习备考研讨会。

有关金属化学大师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化学式书写在初中化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它关系到整个化学学习的成败,因此在该内容教学时,我个人认为是精心设计,用够足够的时间。

具体说教学时间上我安排了三课时;

教学设计上:

第一课时:先告诉学生这节内容的重要性以及需要用到的知识,然后集中复习和检查学生对元素符号、原子团、化合价的掌握情况(总体说课堂上效果较好),然后对于化学式书写,方法是:先将物质分类(分为三类: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化合物),第一课时学习了单质化学式的书写(由原子构成的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固态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数字: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原子个数)

第二课时:学习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在初中化合物化学式可以表示为axby,一般说是正前负后,读写顺序相反; 方法是:

1、写出组成元素或原子团

2、告诉了原子个数的直接在右下角标出原子个数

3、没有告诉原子个数的,先标出各自的化合价(强调铁和亚铁)

4、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确定每种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没用书上教的最小公倍数法,用的是交叉法)

强调:“某酸某”指的是相应的酸根,“氢氧化某”指的是氢氧根,“某酸(化)铵指的是铵根。

结合一些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布置学生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集中练习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学生积极性很高,哪怕平时表现不怎么样的学生也纷纷问和写)

效果:课堂上学生积极、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部分学生的困难在于元素符号和原子团没有过关,因为最近上课时间太紧,记背不够。 但要真正掌握还需要不断练习一段时间。

我想这节知识大多数内容是老师教的而不是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得出

的,学生自主学习较差,而我换成先让学生阅读教材、试着学写化学式、通过讨论然后归纳,有困难时老师再指导,这样效果就好些,毕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才可能是学生自己的东西。

我通过大胆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开放质疑,在相互讨论中学生自然也就会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主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能力学习未知的知识,是我要重点考虑的。

有关金属化学大师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总体分析:

初三共有8个班,约有学生450人。从学生的知识

金属化学大师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 化学讲座的心得体会(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