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培训班精神心得体会总结 妇联培训的心得体会(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妇联培训班精神心得体会总结一
20__年,我园女工将继续围绕局、街道工会妇联工作要点,以服务广大女教工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女工工作的新路子,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团结动员学校广大女教职工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为学校的发展作贡献,为实现“__”规划建功立业。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女工委的自身建设。
(1)建立女工工作、学习制度,定期召开例会进行交流、学习,反映教职工的意向和情况。
(2)积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女职工服务的意识,更好地发挥女工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党政、工会的得力助手。
2、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1)组织女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__大精神,用“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的重要思想统揽女工工作。进一步增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切实把党的__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女工工作中去,引导她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利益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2)认真学习、宣传《上海市计划生育新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增强女职工的法律意识及知法用法、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
(3) 注重实践,把“百万家庭学礼仪”活动落到实处,“以文明出行”、“文明交往”“文明娱乐”为重点,形成人人知礼仪,个个讲文明的良好氛围。
(4) 学习二期课改精神,转变教育观念,工作中求创新、求开拓。
3、围绕科教兴国战略,勤奋工作,开展“巾帼建功”等活动,鼓励女教职工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 抓好班组建设,开展“文明组室”“文明个人”评选,发扬清幼“团结、协作、务实、进取”的精神。
(2) 鼓励教职工岗位创新、岗位立功,每学期评选“好搭档”、“巧能手”“金爱心”等先进个人和团体,结合教育局开展“比翼双飞鸟”评选活动。
(3) 以“六个一”活动为抓手,促进教师岗位成才。
“六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好书、上一堂好课、研究一个课题、制作一个课件、写一篇文章、开设一个讲座。通过开展“六个一”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教师岗位成才搭建舞台。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女教职工的身心。
(1)以创“优秀教工之家”为契机,加强工会的自身建设。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为幼儿园教工之家添置健身休闲设施,规范制度,发挥作用,使“教工之家”真正成为广大教职工的“家”,成为广大教师“交流谈心、放松休憩”的港湾。
(2) 改善教师办公条件,为教师添置现代化信息设备,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3) 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日庆祝和娱乐活动,使职工在疲劳之余得以放松。
5、关心女教职工生活,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1) 园内自建“爱心帮困基金”,用于帮助家境困难、体弱多病的教师和幼儿。
(2) 做好“关爱教师十项实事”工程。
(3) 坚持“六必访”制度:生病住院必访、生活困难必访、突发事件必访、重症大病必访、家有丧事必访、权益受损必访。
(4)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继续为教职工送健康、送体检,做好女职工一年一次的妇科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5)加强退休女工的工作,开展每两月一次的“回娘家”活动,坚持“夏送清凉冬送暖”的慰问制度,进一步为她们提供服务和保障。
6、围绕体育年,开展女工迎特奥系列活动。
(1) 组织女工学习特奥知识,开展特奥知识竞赛。
(2) 开展女教工运动会。
(3) 积极参加特奥志愿者活动。
主题妇联培训班精神心得体会总结二
务实创新,立岗为民,争当服务妇女的践行者
——记凤山县妇联刘金玲同志先进事迹
刘金玲同志,33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凤山县妇联副主任科员。她是一名从乡镇一线走来、在妇联岗位上工作已经整整十年、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优秀妇联干部。十年来,从乡村到县城,她坚持用满腔的热情、稳实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洒在了妇联平凡的岗位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千万妇女和家庭的心坎上;她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为妇女事业的发展增光添彩,得到了干部群众的肯定和好评,树立了新时期基层妇联干部积极进取、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光辉形象。
一、满怀信念,服务基层,开拓创新抓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
2001年11月,年仅23岁的刘金玲调任凤山县最偏远的江洲瑶族乡乡党委委员、妇联主席,成为当时全县最年轻的妇联干部。江洲是一个瑶族聚居较多、自然环境恶劣的偏、少、穷乡,当时全乡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比较严重,农村大部分妇女文化素质偏低,村级妇联组织建设处于瘫痪状态,妇联工作开展起来十分被动。面对落后的人文环境和繁杂艰巨的工作任务,她并没有气馁,而是积极的以坚定的信念,旺盛的热情投入工作。为及时打开工作局面,她多次深入村屯调研,找村组干部、妇女群众座谈,深入了解村情民意,认真分析和制定工作计划及群众特别妇女群众急需解决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尽快进入工作角色。通过调研和分析,她发现妇联工作难以开展的症结所在是村妇代会组织没有发挥引领作用,她把加强和完善村级妇代会组织建设作为妇联首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几年来,针对各村妇干文化素质较低、工作松懈等问题,她通过采取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妇干的综合素质培训,不断增强了妇干工作的责任感和为民服务意识。她充分利用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机,对全乡7个村的妇代会组织成员进行了调整和充实,重新选拔和配备了文化素质较高、年轻有为的妇女担任村妇代会主任,不断加强和完善了村级妇联组织建设,夯实了妇联工作的基础。她还积极鼓励和推动农村优秀妇女参政议政,参加村“两委”干部竞选,2005年,该乡有3名优秀妇女通过竞选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副主任,改写了该乡历年来女村干为零的历史。八年来,该乡当选县乡党代表、人大代表的妇女比例也逐届增加。
二、着眼长远,科学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增收。
要实现农村妇女全面进步,发展才是硬道理。刘金玲深刻认识一点。为不断增强农村妇女的发展意识和本领,她未雨绸缪,着眼长远,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抓好“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妇联的主体活动,认真指导广大妇女充分利用国家的三农政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拓宽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在江洲,她组织和引导农村妇女区域规划,实施退耕还林面积3100亩;建成由巴标、凤平至江洲的核桃示范种植长廊1300余亩;组织农村的留守妇女,大胆创新,科学示范,与巴马浩丰糖厂合作,实施公司 基地 农户的新型发展模式,规模发展甘蔗种植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甘蔗种植覆盖全乡7个行政村80%以上的农户,成为该乡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此外,她还通过与各部门合作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农村种养女能手,实现了家庭脱贫致富,在农村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2009年调到县妇联工作以后,她又作为单位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驻凤城镇巴烈村。在去年的特大旱灾面前,她组织该村妇女积极抗旱自救,恢复了生产。她利用该村靠近县城区的区位优势,动员农村妇女开发蔬菜种植和利用广西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政策发展第三产业,在她的指引和帮助下,该村年种植蔬菜200余亩,有20多名缺乏资金的农村妇女利用贴息贷款实现了创业发展的梦想。通过积极引导妇女发展创业,不但增加了她们的家庭经济收入,还增强了广大妇女的 “四自”精神,不断提高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三、立足岗位,耐心细致为妇女群众提供真诚服务。
十年来,刘金玲同志坚持按照“立足岗位,服务妇女”的工作方针,耐心接访,真诚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2005年3月18日,她接到江洲村4组妇女黎美凤来访,反映其丈夫有外遇后常虐待她,希望妇联帮助挽回家庭婚姻危机。她接到来访人的反映后,马上与乡司法所干部到村里了解情况,找到其丈夫幸某及第三者龙某进行耐心教育,并引导黎美凤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了她的家庭的稳定。在来访人中,江洲村4组的李彩券,因与前夫黄成显(化名,在县法院工作)离婚后,田地分配不公平,找到乡妇联要求调解,合理划分土地。当天中午,她就与司法所、土管所干部找来村组干及双方当事人,顶着烈日到田地间调解,为李彩券争得了应享有的土地使用权。十年来,她共收到群众来信24件,接待群众来访6000多人次,调处家庭婚姻、家庭暴力、家庭财产、土地等各种矛盾纠纷114起。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她都
妇联培训班精神心得体会总结 妇联培训的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