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教书育人心得体会和感想 教师学张桂梅先进心得(9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张桂梅教书育人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在茫茫滇西深度贫困山区,半生坎坷半生奉献的张桂梅,用瘦弱的身体扛起1800名大山女娃的人生希望。“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在63岁的年纪,张桂梅那些足以“感动中国”的诺言和行动,仍在继续。
能够抗衡时间、改写命运的,唯有执着信念。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把累计超百万元的全部奖金和大部分工资捐出……,与张桂梅有关的每一个数字,都在诉说着“膝下无儿女,桃李遍天下”的奉献精神,印刻下“教育改变女孩命运”的执着信念。
造就伟大需要执着踏实肯干。执着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是造就伟大事业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执着坚持,都离不开伏下身子抓落实。张桂梅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育事业上,放在大山的孩子们身上。她对教育事业的坚守无怨无悔,对初心的坚持坚定不移,对让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志向矢志不渝。在新时代,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坚守平凡岗位,为新时代伟大梦想的实现贡献力量。
信念指导行动,当把自己的梦想同国家的梦想关联时,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联系时,更能激发出党员的自我价值感和荣誉感。张桂梅17岁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她感恩这片土地,她也用实际行动回报这片土地,经过她的努力,2008年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2年来,华坪女子高中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大山里走进大学。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立足岗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小我融进国家的大发展之中,与时俱进,始终保持理论不过时,技术不落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造就伟大需要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品质,张桂梅同志就是学习的榜样。她放弃了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每天不超过3元的伙食费,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托举起了贫困山区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和梦想,而把病痛置之度外。党员干部对待工作更要不推脱、不抱怨,更要有奉献精神,真正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
推荐张桂梅教书育人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看过不同栏目的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每一次都很感动,12月11日又看了中央一台的“时代楷模”发布活动,发布云南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委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
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诚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学子的人生梦想,用自己真情挚爱,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大爱无私、大爱无声。她以勇者无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续写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张桂梅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张桂梅同志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的为民情怀和坚定信仰。其事迹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深化了我们的情感,真可谓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肃然起敬。根据省委、市委要求,中心全体老师、党员、妇女都要认真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心系群众的高尚品德;
学习她注重学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
学习她厉行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学习她淡泊名利、牢记宗旨、忠诚于党的优秀品质;
学习她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开拓精神;
学习她坚定信念、执着坚定、无怨无悔的人生追求。在当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把向张桂梅同志学习作为重要载体,张桂梅,像一团火、一盏灯、一颗星,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她们走出大山。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张桂梅帮助了1500多名山区贫困学子走出大山,体现了教育扶贫,在她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勇担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动和忠诚诠释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仁心大爱和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
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张桂梅同志作为一面镜子,认真开展自我剖析,真正心系学生,心系职业教育,根据现在生源质量问题、社会现实问题,改变一些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推荐张桂梅教书育人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一个重病的人,为什么有浑身病却不死,比一个正常人还苦得起?因为我有追求和信念,有一种精神支撑着我,那就是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仰。”张桂梅校长的话格外有情感有分量。
1996年8月,张桂梅从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调入偏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任教。当时,她的爱人刚因病去世不久,为了给丈夫治病,她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尝尽了世态炎凉。
可刚到华坪一年,张桂梅又查出患有子宫肌瘤,需要立即住院治疗,为了不影响初三毕业班的教学进度,张桂梅带病上课,直到中考结束,才把患病的事告诉学校。张桂梅没想到,得知她生病后,学生和家长都送来了关心,华坪县妇联更发动全县为她捐款。
“这些真诚的关爱和无私的帮助,让我感受到人情的温暖,给我生命注入了一股股巨大的暖流,使我的热血奔腾了起来,点燃了我活下去的愿望和信心。”张桂梅对自己说,“活着吧,好好活下去。这片热土上的父老乡亲,是你们救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决心用这第二次生命来报答这片热土,来报答父老乡亲们”。
1998年4月,张桂梅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华坪女高办学之初,条件极其艰苦。不到半年,第一批进校的17名教职工走了9个,学校教学工作几近瘫痪。这所学校还能办下去吗?张桂梅却在翻看着教师资料时突然眼前一亮:留下的8名教师中6名是党员!
“只要党组织在,只要党员带头干,学校就不会垮!”
张桂梅迅速把6名党员教师组织起来,建立党支部,重温入党誓词,大家眼里泛着泪,紧握右拳向党旗保证: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好!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什么力量可以让人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超越?
张桂梅提出以“党建统领教学”,开创“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并一直坚持下来:全体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歌曲、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写观后感交流、每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有效凝聚和壮大了教师队伍力量。
党员教师韦堂芸左脚骨折,不顾医生要求静养的建议,拄着双拐给学生上课。党员教师勾学华,婚礼当天即赶回学校。资助学生、义务补课,这样的事在女高屡见不鲜,有教师这些年来的义务加班时间累计达5760多个小时。
张桂梅一边嚷着“缺老师”,一边坚定地说:“女子高中的底子已经打好了,将来接班人只要是党员,只要有这种忘我、无私的精神,那肯定比我干得好,共产党员肯定一代更比一代强”。
对学生,华坪女高也花大力气开展党性教育。张桂梅提出了“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学校还紧紧依托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各个
张桂梅教书育人心得体会和感想 教师学张桂梅先进心得(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