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宣传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和方法 美食的实践活动感受和体会(八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美食宣传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难道不是吗?想念亲人朋友的时候,可以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或是发个电子邮件,可是想念家乡的美食呢,却无论如何也无法排解。我来深圳已有些年了,每每让我对家乡留恋最多的,竟然是那永远魂牵梦萦的家乡的美食。
莜面,是莜麦子实磨成面后做成的一种食品。
印象中只有内蒙古才种莜麦,所以也只有内蒙古人才懂得怎样吃莜面。
现在的年轻人会做莜面的已经不多了。听老人们说,和莜面要一半莜面、一半水,要刚刚煮开的滚烫的水,立即冲入莜面中,这样活成的面才够软够筋道。莜面活好后,可以任意搓成各种形状,有窝窝、鱼鱼、顿顿、饸饹等,还可以和上土豆泥,做成山药鱼、金棍,也可以包上馅,做成莜面饺饺。这时就可以上笼屉蒸了,一般最多蒸十分钟就熟了。当然还要调好拌莜面的各种汤料。汤料有凉汤和热汤之分,凉汤用黄瓜、水萝卜、豆芽菜、熟土豆条、尖椒、香菜加各种调味料调制而成,热汤是用羊肉、蘑菇、土豆煮成,如果爱吃辣味的,还可以炝些辣椒油,拌在面里。
其实我在离开内蒙古以前是不大爱吃莜面的。可能是离开了家乡,便有了思念家乡的情节,感觉到天下美味都不如莜面好吃,便让家里人寄来了速食莜面,象方便面一样,用开水一泡就可以吃,可是味道实在是太差了,没吃几次,就把它丢在那里,再也不去吃它了。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我:你从家里带些莜面过来自己做不就可以了吗?那我再告诉你一个知识,生长在内蒙古的莜面只有用内蒙古的水和面才可以蒸得熟。不信,你可以看看深圳的大街小巷,全国各地哪里的特色小吃没有,却独独缺了内蒙古的莜面。
每每与广东朋友一起喝早茶,品尝着广式稍麦,我必自豪地说,你们这叫什么稍麦呀,等你们去了呼和浩特,尝过了我们那里的稍麦,便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稍麦了。
是啊,来过呼和浩特的人都会对这里特有的早餐——稍麦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天清早,天刚蒙蒙亮,大街小巷的餐厅便都忙碌起来。要选红白相间的上好羊肉和新鲜大葱,用机器搅碎,加油、盐、味精、香料等拌匀,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加焖子了。焖子要用生土豆粉加一定量的清水,在火上熬制而成,熬好的焖子是透明的冻状,这时加进拌好的羊肉馅,拌馅这道工序就做完了。稍麦皮一般是头天就擀好了的,用上好的雪花粉和面,擀成饺子皮一样的形状,然后把擀好的皮夹生淀粉一层层落摞起来,最后用特制的木棰把边擀开,这样做成的稍麦才会像盛开的花朵一样。包好馅就可以上锅蒸了。蒸稍麦也有讲究,不能用金属笼屉,只能用竹子或木头、草编的笼屉,这样蒸出的稍麦才不会塌底。
食客们往往早早地就来了,要一壶酽酽的砖茶,边喝边等着稍麦上桌了。刚出锅的稍麦个个鲜嫩饱满、晶莹剔透,看着都让人馋涎欲滴了。
关于美食宣传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我的家乡也是如此,我的家乡是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宝丰古镇。宝丰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历史上曾是产盐的富庶之地,繁荣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宝丰独特的饮食文化。
到宝丰一定不能不品尝各种美食。豆腐肠、酥肉、油粉、卷粉、驴打滚、饵块……不胜枚举,走在小吃一条街上,不但能大饱眼福更能大饱口福。
每年冬季绝对是我等吃货的狂欢节,因为又到杀年猪的时节。各家各户猪圈里的大肥猪早就养得白白胖胖。一大早我家就聚集起许多亲朋好友,爸爸早早烧好一大锅开水等着杀猪呢。大人们把大肥猪从圈里拉到案板上,三下五除二,大肥猪已被切割开来。前腿、后退、内脏、五花、里脊都一一分开放在一处。后腿会拿来腌制火腿,前腿肉会拿来灌制香肠。猪大肠也不会弃之不用,很快就会变成宝丰最有名气的美食——豆腐肠。
豆腐肠顾名思义就是用豆腐灌制的肠子,其主要原料有豆腐、猪血、肥膘肉等。先把猪大肠清洗干净,泡在清水中备用。豆腐捏碎,肥膘肉切成细条,倒上猪血,加入草果面、火硝、白酒、盐等调料用力搅拌,这可绝对是个体力活,几十斤豆腐加上十多斤肥膘肉这么用力揉啊揉,跟和面似的,阿姨们的额头都渗出汗珠了,可她们的脸上却看不到疲倦,想来是憧憬着十多天后美味的诞生吧。
接下来就是灌肠子的浩大工程了,五六个妇女铺开一张宽大的塑料布,支上灌肠机就开始灌豆腐肠。她们一个负责往机器料口里加拌好的豆腐,一个负责把猪大肠穿在机器的出料口上,一个大力士负责压机器的杠杆,其他人有的用针戳肠子放气、有的用抹布把肠子清理干净、还有得把细麻绳剪成段……好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很快一根红润饱满的大肠就灌好了,接下来把它绑在椽子上,挂在一个阴凉通风的地方,把美味交给时间,十几天后才可以享用。
经过十天半月的等待,享用美味的时刻到了。切下一段豆腐肠在锅里煮上四五十分钟,切成薄片,外表乌黑的豆腐肠内里竟是粉嫩的红色,何其诱人。夹一片放入口中,豆腐的鲜嫩、猪油的肥美伴着各种佐料的味道让人食欲大增。豆腐肠还可以炒着吃、用来烧烤也不错,切成丁还可以做面条的哨子汤……
我的家乡的豆腐肠的确不错吧,有空你一定要来尝尝。
关于美食宣传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生活中无处不充满美味,只是那些美食缺少了爱的香气。
——题记
每当回到外婆家,推开家门,便会有一股浓浓的香气扑面而来,我便知道,又是外婆那美味的炸醋肉。
我迫不及待地跑到餐桌旁,用手抓起那热腾腾的炸醋肉,表面上还沾着几滴油,那酥焦的外皮上撒着黑胡椒粉,慢慢放入嘴中,先咬破他酥脆的皮,接着是他嫩滑的肉,顿时,一股热气从肉中涌出来,带着肉汁,使我全身都热起来了。吃下一块香气四溢的炸醋肉,嘴里还仍有余味。
每次到过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总是会聚在一起,大人们在客厅泡茶,外婆在厨房里炸着醋肉,我便站在厨房里,看着外婆忙碌,看着他给每一块醋肉都裹上粉,看着他将他们一块一块放进锅中,看着她头上的几滴汗珠,锅里噼里啪啦的声音,映衬着这样的场景,映衬着外婆的辛勤,映衬着外婆对这个家的付出和她对这个家的关爱。我在一旁,帮她递上漏勺,她拿起大漏勺,慢慢的将炸的金黄的醋肉从油锅中捞起,沥干油,倒入盘中。撒上一点点胡椒粉,我便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用嘴把他吹凉,然后放入口中,还是那种味道,酥脆而不油腻。我将盘子端到茶几上,全家人凑在一起,一起品尝着这醋肉带来的乐趣,配着茶,家中弥漫着一股醋肉的香味。
很快,盘子空了,家中还留有着醋肉的余香,细细品尝那醋肉留下的香味,猛然懂得,这里面并不只有醋肉香酥可口的香味,还带着外婆对全家人的付出和关爱。当我们在做自己的事情时,当我们在聊天时,只有外婆一个人在厨房中,辛勤劳作着。为了什么?为的就是全家人能够坐在一起,喝上一口热茶配着一块醋肉。她从来不埋怨自己的辛勤劳作,想的就是全家人的幸福快乐。
当我将要回家的时候,她给了我一大袋醋肉,让我带回家吃。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我从来不对炸醋肉感到厌烦,因为外婆做的醋肉中,不仅只有美味,还有的是别人做不到的,对我的关爱。
外婆的炸醋肉,让我尝出了爱的香气。
关于美食宣传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1、联系生活,导入话题。
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创造了我们祖国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作为一个中国孩子,生活中你最喜欢吃哪些中餐美食?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你最爱吃的美食。看谁的介绍最精彩,能让人“垂涎欲滴”。
说到美食,老师知道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小小美食家。大家对美
美食宣传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和方法 美食的实践活动感受和体会(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