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民警及收获 听老民警讲话后的心得体会(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河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民警及收获一

你们好!

欢迎到金山岭长城观光旅游。也许您每天都会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前的国歌声中,看到长城的雄姿。那就是金山岭长城。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市密云县交界处,距北京市133公里,距承德市87公里,西起龙峪口,东至望京楼,全长10.5公里,沿线设有大小关隘5处、敌楼67座、烽火台2座。1981年1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国家定为一级旅游景点、风景区,并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万里长城,金山独秀。”

就让我们一起去观赏被专家们誉为万里长城中精彩的一段——金山岭长城吧。

(停车场至砖垛口的路上)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金山岭一带早出现了长城,由北齐的个皇帝高洋下令修建,主要是为了阻挡北方柔然等游牧民族对北齐的进攻,保证边境的安全。当时的长城为土石结构,单调低矮。十五世纪中叶,北方蒙古族的鞑靼、朵颜等部落,看到明王朝国力逐渐衰弱,就乘机南侵,威胁京都。为了保证京都的安全,明王朝决定重修这段对京都有着重要意义的长城。隆庆元年(1567年)秋天,明穆宗朱载垕将抗倭名将戚继光由南方调到北方,担任蓟镇总兵,负责包括金山岭长城在内的600公里的长城沿线的防务。但戚继光初到北方时,是有职无权,他先是想训练一支北方的“戚家军”,由于朝中有人阻挠而未能实现。非常现实的戚继光在求“攻”不得的情况下改为“守”。隆庆二年(1568年),戚继光到蓟州上任后,马上到长城沿线巡查,他发现蓟镇长城都比较低薄,在许多险要的地段,只有单墙,而且有不少地方已经坍塌。这样的长城,根本不符合作战的需要。于是他上报朝廷,要求加固和扩建蓟镇长城。隆庆三年(1569年),戚继光的弟弟戚继美率一支沂州兵到蓟镇戍守。戚继光奏请朝廷后,让这支部队在金山岭驻扎下来,负责搞示范工程。戚继美带领沂州士兵,在金山岭上修长城、筑敌台。7座早的空心敌台在金山岭的长城沿线上建立起来,蓟镇长城的加固、扩建工程全面顺利展开。在戚继光任职的十六年间,基本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以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明王朝又不断调兵修缮,使之成为一道城墙高耸、战垒林立、能攻能守的坚固防线。

戚继光在修建长城过程中,依据“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建筑思想,山势低矮处,加高城墙,山势高峻处,修建敌楼,个别地方加修了障墙、支墙、挡马墙,全部为砖石结构或砖石木结构,使这段长城设施完备、构筑牢固、布局严谨、可攻可守。经专家鉴定,金山岭长城是我国万里长城的精华之所在。

障墙、文字砖、挡马墙,被誉为金山岭长城的“三绝”。

(砖垛口)

砖垛口,清代史料称为“砖垛关”,一般是游人登临长城的站。

砖垛口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隆庆年间由戚继光主持重修,高2.3米,宽1.6米,西距古北口4公里。虽然规模不大,但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砖垛口一带发现的火炮、手雷、石礌、铁蛋丸、箭头等武器来看,明朝时这里的战事是十分频繁的。1933年,张学良的部队曾在这里与日本侵略军进行过激烈的战斗。1948年夏天,北京解放前夕,我人民解放军强攻古北失利,就从砖垛口和龙峪口等关口突破,包抄了古北口国民党守军的后路,很快攻下了古北口。

(砖垛口至东方台)

细心的朋友会在长城上发现一些独特有趣的东西。

我们脚下的马道,由方砖铺面,可容六、七人并行。坡度大的地方,又用砖砌成了梯形台阶,走起来十分方便,又不致于滑倒。这些地方的城墙有里外两层,里面一层高1.5米,叫宇墙,又叫女儿墙,外面一层高2米,叫垛口墙。在垛口墙上,每隔一米多远便设一个垛口,供士兵射击来犯之敌。在宇墙和垛口墙,设有上、中、下三层射击孔,可供士兵采取站、跪、卧三种姿势射击敌人。大家注意一下,每个垛口都有一个小洞,它有两个作用:一是插军旗助威,或以旗来传递信号;二是明代从国外引进了一种叫佛郎枪的武器,佛郎枪下面有轴,把轴插在小洞内,可转动做扇面射击。在垛口墙贴近马道的地方,每隔二三米便有一个砖砌排水沟,排水沟靠内侧一端设有吐水嘴,防止排泄出去的水冲刷侵蚀墙体;靠外侧一端修有礌石孔,也叫悬眼,用来施放礌石,打击敌人。这些都是金山岭长城建筑的独到之处。

(东方台)

大家熟悉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前的片头语长城和“传承文明,开拓创新”广告语的背景长城,都是在这里拍摄的。自1986年金山岭长城开放以来,先后有100多部影视的剧组和许多广告单位来金山岭取景。这是长城的骄傲,更是金山岭的骄傲。

金山岭长城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前来视察,先后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节观光游览。北京丽都、王府、凯宾斯基等几十家大饭店多次在这里举办越野攀登、烟花晚会、篝火晚会等文体娱乐活动。1998年9月,来自13个国家的“雷励远征计划”活动的160多人在此举行大型酒会,热烈的气氛、圆满的结果,更是把金山岭长城的名字传到了五湖四海。

1992年11月15日11点35分,当身穿鲜红色摩托服的“亚洲飞人”柯受良驾驶着白色雅玛哈250型摩托车,凌空一跃,金山岭长城就随着几百只白鸽和无数支彩球飞进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中。我们西侧的西方台就是当年柯受良飞跃长城的地方。1995年10月6日,一对瑞典青年也在那里按中国风俗举办了隆重的婚礼。他们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够像长城一样牢固可靠。

好了,我们继续前行。

大家看前面山脊上那截特殊的长城,它叫支墙,在长城的其他地方是难得一见的。它与前面的库房楼相通,是库房楼的道防线。遇有敌人入侵,支墙上的守军与敌人率先交火,万一抵挡不住,可凭借支墙边打边退,直到撤至库房楼。

支墙北面200米的两侧山头上,各有一座圆形的墩台,那就是烽火台,也叫烽燧,是古时候传递军情或报警使用的。一旦有情况,白天放烟,称为燧;夜里点火,称为烽。

(障墙)

这种障墙,是金山岭长城特有的设施,修在敌楼附近,横着在马道上筑起一道道短墙,高2.5米左右,长大约是马道宽的三分之二,形同一道道的屏障。障墙上有了望孔和射击孔,一旦敌人攻上长城,守军可据守障墙,进行抵抗和反击。怎么样,金山岭长城的设计够完善的吧?

(库房楼)

库房楼建造在砖垛口和沙岭口两个重要关口之间的一座险峻的山峰上,南北宽9.7米,东西长10.5米,条石基础,青砖到顶,内有石阶楼梯,上有铺房,下有库房,外有月城、障墙、挡马墙,专家称其为明代长城中军事设施“有代表性的一座敌楼”。这不仅因为库房楼比一般的敌楼建得高大雄伟,更是由于它还拥有不少附属设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前面我们提到的两个墩台,那是库房楼的两个岗哨,如有敌人来犯,可以迅速将消息传递上来,以便做好迎敌准备;支墙,是道防线,便于兵力的运动;在库房楼北侧50多米远的地方,有一道高2米、长200多米的不规则石墙,叫“挡马墙”,可将敌人的骑兵挡在墙外,这是第二道防线;在库房楼外侧紧靠楼脚下,还筑有一个长15米、高2米的半圆形战台,叫“月城”,上面布满射击孔,这是第三道防线;再加上障墙和库房楼上的箭窗、垛口,构成了多层次、立体交叉的防御体系,必将叫攻打敌楼的敌人寸步难行。

在库房楼两边的长城上,还有一堆堆的石头,叫“礌石”,这是我国古老的武器。在传统评书中,我们经常听到“滚木礌石”的说法,当敌人沿山坡仰攻时,这些礌石从山上飞滚而下,其杀伤力并不亚于利箭和火炮。

这座楼防守如此严密,应该不是一般的敌楼,可能是指挥官所在的“总台”。

(库房)

万里长城万里长,关、口、台、楼数不清。但要说到房子,却只有一间。

在库房楼内侧的小平台上,筑有长城上一的一间房子,青砖青瓦,木梁木柱,长6.4米,宽4米,高1.9米,形状与我国北方的民居一模一样,它与房前的长城建于同一时代,是珍贵的文物。

关于这间房子的用途,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用来存储军粮和武器弹药的库房;一种认为是前线指挥官办公和住宿的地方。

过去曾在库房楼附近的长城上发现过刻有“隆庆四年夏孟(即四月)之吉”和“隆庆四年季秋(即九月)之吉”两块石碑,上面刻有戚继光、戚继美、谭纶、刘应节等人的名字,说明这个地方与他们关系密切,而谭纶、刘应节当时都是“省部级”官员,他们来此,证明这应是“前线指挥部”所在地。根据史料记载,库房楼应是戚继美主持修建的早的7座敌楼之一。再联系到此处防卫如此严密,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推测,这间房子应该是前线指挥官戚继美办公和住宿的地方,还可能接待过上面来的军政要员。

(库房楼至西峪楼)

刚才我们观赏了长城上有代表性的敌楼。说到金山岭的敌楼,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密集、精美。在仅10余公里的长城上,竟建有67座敌楼,两座敌楼之间,远的200多米,近的不足60米,如此的密集程度,是其他地段的长城无法匹敌的。说到精美,这些敌楼形式多样,精巧别致,处处体现民族特色:有方形楼、扁形楼、圆形楼、拐角楼;有两眼楼、三眼楼、四眼楼、五眼楼、六眼楼;有平顶的、穹顶的、船篷顶的、四角钻天和八角藻井的。造型奇特的像猫眼楼,真的就像蹲在山头上的一只猫,两个了望孔,就像猫的两只眼睛。观赏这里的长城,真的犹如欣赏精美的艺术品。

(西峪楼)

这座断壁残垣、碎砖成堆的西峪楼,是重建这段长城时故意留下来的破楼,目的在于让游客充分体会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所留下的痕迹。大家可以在这里留个影,让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

(黑楼)

过西峪楼后,就到了沙岭口。沙岭口两旁,有已毁的西方台和东方台。由沙岭口东行100多米,就是黑楼。

黑楼南北宽9.1米,东西长11米,高7.8米,砖石结构,外有障墙。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分上、中、下三层,楼内有暗道。黑楼的楼门设在地下,称为地门,地门内是一条狭长的暗道,暗道用砖砌成台阶,直通二楼和三楼。战时将地门关闭,暗道口用木板盖严,形成易守难攻之势,坚守楼内,可说是万无一失。

传说有位叫黑姑的姑娘因母早丧,随父亲来此戍守,与士兵一起修筑长城,不料一场天火将刚修好的敌楼烧毁,黑姑为救火而丧生。士兵们为纪念她,便将这重修的敌楼命名为“黑姑楼”,后来就传成了黑楼。

由黑楼前行,还有两座无名的敌楼,再向前,就是著名的大小金山楼了。

(小金山楼、大金山楼)

现在我们马上就要登上大小金山楼了。

这两座险峻秀美的山峰,长期以来并没有名字,戚继光主持修建这段长城时,曾经从江浙一带调过来一支南方兵,由他们来营造这段长城,他们便用家乡镇江的大金山岛和小金山岛给这两座山峰命名,借以寄托对江南家乡的思念之情,金山岭长城也因此而得名。

小金山楼是个拐角形楼,条石基础,青砖到顶,南北宽10.5米,东西长12米,高8米,顶部有铺房,供守城士兵休息,下有障墙。

小金山楼鲜明的特点是楼门设计和建造得十分隐蔽。初次登临的人走到楼前发现小金山楼恰好堵住了去路,登楼无路。仔细寻找,发现在内侧城墙下部,有一个1米多高的小券门,几乎紧贴地面。爬过小券门,已下了长城,眼前是陡峭的悬崖,又无路可走。左右张望,寻寻觅觅,才发现紧贴楼脚,有不明显的台阶,沿台阶攀上崖顶,还是找不到进入敌楼的楼门,观察很久,才发现头顶的楼墙上,有一个射击孔比别的射击孔大,完全可以供一个人钻进去。原来,这个射击孔实际上就是楼门了。大家可以想象,当年如果有敌人攻打到这里,在他寻找楼门的过程中,恐怕早就被敌楼守军消灭了。

从小金山楼沿长城东行100多米,就是大金山楼了。

大金山楼长13米,宽8米,高10.8米,形状与小金山楼相似,只是不象小金山楼那样难以进入。

初“发现”这段长城的时候,大金山楼是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座敌楼,仅有楼顶垛口有些破损,尤其是铺房,保存得相当完整。

大家仔细看一下,谁能告诉我铺房房顶的檩、枋、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这是一间仿木制的砖砌小铺房,这些檩、枋、椽都是用青砖磨制而成,若不细看,还真以为是木制的呢。修复大金山楼时,还曾发现过精美的 吻和瓦当,可以想见当年修建时是非常精美雅致的,体现出了江南的建筑风格。

从大小金山楼发现的“文字砖”表明,它们是修建于万历六年,即1578年,比库房楼“年轻”10岁。

(将军楼)

从大金山楼前行,过窑沟楼和一个无名敌楼,便是拱洞高不足3米、宽不足2米的后川口,从后川口再过后川楼和一个无名敌楼,便到了将军楼。

将军楼东西长13米,南北宽8米,高10.3米,形似棺柩。现在看来它与别的敌楼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据当地上了年岁的老人讲,当年走进将军楼,可看见四壁布满了各种雕刻,有各种花卉,如杜丹、海棠、荷花、绣球等等;还有各种动物,如狮子、老虎、豹子、海马、龙、凤等等。楼门石柱用汉白玉雕砌。简直就是一个“艺术世界”!因此,将军楼又有一个名称:“花楼。”楼内的雕刻在日本侵略者占领这一带时,被破坏殆尽。

关于将军楼,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当年戚继光从南方调到北方担任蓟镇总兵不久,有一个眉清目秀的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坚决要求参军。他自称姓武名桂花,家住浙江宁海,奉父亲遗命来投奔戚将军。戚继光考察他的武功兵法,他连发两箭射下两只飞鸟,徒手打败五个持械士兵,并且对戚继光抗倭的兵法熟记于心。戚继光非常高兴地收下了这个文武双全的小伙子,后推荐给朝廷,任命为镇守古北口的副总兵。

武桂花上任不久,鞑靼骑兵进犯,他率领一千名士兵,巧布奇兵,出奇制胜,使敌人的五千骑兵损兵折将,大败而逃。由此受到皇帝的亲自召见,并设宴为他庆功。

隆庆三年,武桂花奉命率兵修建后川口一段长城。他与士兵同甘共苦,亲自背砖运石,还非常关心士兵的疾苦,认真听取士兵的意见,集思广益,出色地完成了筑城任务,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长城刚刚修完,北方敌人再次大举入侵,武桂花率兵与敌人浴血奋战了七天七夜。胜利来临之际,武桂花却劳累成疾,突然病倒死去,时年刚满25岁。死后人们才发现武桂花是女扮男装来参军的。遵照武将军“活着为保卫长城而战,死后愿伴随长城而眠”的遗嘱,士兵们将她埋葬在离长城不远的山坡上。为了让后人永远缅怀和纪念这位为国捐躯的女将军,士兵们将她亲自参与建造的这座敌楼命名为“将军楼”,把将军楼外的一条山沟命名为将军沟,世代相传。

(小狐顶楼)

从将军楼前行,经过拐子沟的敞楼子、破楼子、黑楼子、三眼楼、五眼楼等五座敌楼,前面有一座酷似狐狸头的敌楼,两个小黑洞就像狐狸的眼睛,一个大黑洞就像狐狸的嘴,这就是小狐顶楼。

小狐顶楼为双层敌楼,特殊之处在于上下两层之间没有楼梯,只有一个四方形的小天井,当年守军借助木梯或软梯上下楼。如今木梯和软梯均不见了,一般人要徒手攀上这垂直的3米多高的天井,是非常困难的。而万里长城珍贵的浮雕影壁——麒麟影壁,就修筑在小狐顶楼的二楼上面。

影壁墙用青砖砌成,高2米,宽2.5米,面向北方。影壁上用15块方砖,拼制成一幅浮雕的画面,画面中的麒麟呈奔跑状,四周驾祥云,头扭向侧后方,嘴微张,舌头外吐,尾巴高高翘起,显得生龙活虎,威风凛凛。

数百年来,由于人迹罕到,少了许多破坏,因此虽历经了四百多年的风霜雪雨,麒麟影壁居然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文字砖长城)

过去,在万里长城上曾经发现过少数带有文字的青砖,就已经引起了专家们的广泛关注。而在金山岭长城的大狐顶楼两侧,竟然有500多米长的长城,几乎完全是用带有文字的青砖砌成的,这就更加难得了。

从小狐顶楼前行不远就是大狐顶楼。自两楼之间的上坡路段开始,就可以看到两侧的城墙的青砖上刻满了文字,内侧由于年代久远,上面长满了青苔,无法辨识,而外侧的青砖上,则刻有“万历六年镇虏骑兵营造”、“万历五年山洞左营造”、“万历六年振武右营造”等字样。这是万里长城上独一无二的一段用文字砖砌成的长城。它为我们研究长城的修筑年代、参加施工的部队等,提供了翔实而确凿的证据,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科研价值。

由大狐顶楼继续前行,再过去两座敌楼,就到了金山岭长城的东段,那时万里长城上险峻的一段,有著名的仙女楼、望京楼等。目前已由北京密云县开发,称为司马台长城。

好了,各位朋友,相信美丽的金山岭长城已经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在下山的时候请注意安全。下山休息之后,可以继续观赏迷人的长城夜景。

由承德金山岭长城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长城旅游新项目——“夜长城”,西起西五眼楼,东至大金山楼,全长2 500米。在苍茫的塞北夜幕之中,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之上,一条光明璀璨的长龙蜿蜒曲折,使人惊喜不已,赞叹不止。在夜长城之上品尝长城烧烤、举办各种舞会及游艺活动,定会让您终身难忘。

大家都很辛苦了,一会儿可以乘坐索道直接到制高点来观赏长城独特而迷人的夜景。

各位朋友,再见。

推荐河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民警及收获二

亲爱的朋友大家早上好,我是本次导游员……

天桂山原欲建明崇祯皇帝"避难行宫",崇祯死,改为青龙观道院。古有"北武当"之称,"实恒岳脉气之独钟,天地造化绝构之",作为河北省著名的省级山岳古刹型风景名胜区,它象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太行山上,闪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天桂山地理坐标在东经113度31分,北纬38度42分,巨河北省会石家庄市90公里。天桂山风景区包括沕沕水、清风洞、南冶景区等在内,共约60平方公里。风景区内奇峰突起,峭壁画屏,溶洞遍布,泉流不竭,鸟语花香,云海瀑布,古刹重重,十分引人入胜,具有很高的游览欣赏价值。古人游天桂山有"此身忘却在人间"之说。 古人对天桂山多有赞美之辞词。拒平山县记载,平山"西北诸山多层峦萃之观,而天桂山独为第一,有三门天险之奇,有土谷朝阳诸洞之异,而有北武当之称。"故"达士之腊经屐常经,四方之香火毕集",文人雅士题咏不已。清道光进士封大同有"周回峭壁似围屏,异境天开得未经,古殿高岭北斗星"句。《天桂樵歌》中崔昆则放歌唱道:"一径清风花木香,千崖疏月辟罗新"。而康熙43年出身文林郎的只平县事刘凌云则撰文记述登此山:"聆松风择语,夜月朝霞,偃仰迟,其乐无极,又何必登卢霍之颠,崧高之有"。上述种种,不一而足,足见天桂山盛名久矣。天桂山著名的青龙观道院,原为明朝崇祯皇帝的归隐行宫,由崇祯的心腹大监林清德创建。明朝末年,崇祯面对风雨飘摇、日渐沉沦的大明江山,深感朱家气数将尽,无力回天,便命林清德携旨出京,选择“灵秘之地,绝尘以栖”,为自己修建归隐行宫。林清德遍历北方名山大川,慧眼独具,见天桂山“地僻而幽,山高而秀,时有灵气缭绕,鸾翔凤舞之状”,实是“神人托足之地”。于是叙其形势,画下图样,上呈皇帝,崇须一见,龙颜大悦,命林为“总监工”,并调拨大批银两,招募能工巧匠,在“前山对峙若屏,后涧田绕如带” 的层峦之上,大兴土木,修建行宫。崇祯吊死煤山后,林清德出家,皈依道教,将行宫改为青龙观道院。 青龙观道院主体建筑为真武殿,两侧设朝房、御花园。真武殿供奉真武大帝,相传真武是崇祯的星相。大帝圣像是顺治五年四月十八日,藁城县南孟镇善人用赤铜铸成,其造型是按照林清德的意图,依崇祯相貌雕琢的。真武殿下方云集台中,曾供奉崇祯遗像。真武大帝在道教诸神中,并非职显位尊之大神,而天桂山青龙观将真武供在正殿之内,不难看出,其用意在于纪念崇祯皇帝。青龙观的布局,可以从中看到宫庭场面的影子,从真武殿到崇祯遗像,都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青龙观的真正主人是崇祯皇帝。

青龙观真武殿西侧,建有李祥成庙。相传崇祯曾卜卦,江山将落人李姓人之手,因此对大将李祥成备加戒备。李奉命率军守城,可皇上对他处处防范,对其士卒不拨粮饷,守城兵饥饿难耐,“鞭一人起而另一复卧”,战斗力几乎完全丧失。义军杀人城内,俘虏李祥成。李自成劝其投降,祥成不从,于帝后寝前自缢死亡。李祥成死时年仅27岁。由此可见,虽然崇祯对李祥成深怀戒心,可李对崇祯却是赤胆忠诚,也难怪林清德要为其塑像修庙,香火供奉了。

真武殿东侧曾建有王承恩庙。王承恩乃统领内外军营提督九门司理监。他在京城将陷之时,让皇帝换上太监衣服,舍死护圣驾出逃。无奈大势已去,只得回转。崇祯吊死煤山,王承恩也在崇祯旁自缢而亡。时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年)三月十九日。是日平明,“崇祯亲自撞钟集百官,百官无一至。临危不苟,惟内臣王承恩一人。”这一片愚忠恐怕也正是林清德建造王承恩庙的原因吧。天桂山与崇祯有着深厚的渊源,很多问题尚需进一步考证。而林清德是因为崇祯的缘故才于天桂山修建青龙观道院,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为此,著名描联学家张月中教授曾撰写一联,云“千夫指,洪颜彦临危叛主;万人称,林清德面难修宫。”(洪颜彦即洪承畴)。

由真武殿出朝圣们东去百米处,两座古刹上下呼应,便市文昌庙和魁星阁。文昌庙居高,坐北朝南,庙内文昌星眉俊目,头戴乌纱,身穿蟒袍,腰系玉带,足登朝鞋,神态潇洒,洋洋自得。墙壁上还有文昌与魁星一起赶考的壁画,魁星阁居底,座南朝北,魁星面如锅底,颈勒绳索,吊于屋梁,怒目吐舌,一手执笔一手举斗,一幅四不甘心,是于文昌比高低的样子。拒传,文昌与魁星二人皆为当时才子,一同上京赶考,论貌魁不及文,论才文不及魁。不巧皇姑选婿,以貌取人,文昌中状元又被招为驸马,魁星满腹经纶却名落孙山。魁星愤怒已机,上吊而死。死后阴魂不散,夜金皇宫,要用"三斗三升芝麻字"的文章与文昌比高下。文昌终于惊吓而死。白毛女洞,此洞依崖而生,巧分三眼通风 透光,俗称三眼洞。左右两眼,各视东西方,眼下峡谷深渊,只有中间面南一眼,供游人进出。此洞门高大,洞内宽敞,钟乳石遍布。若逢夏季至此,三面来风,顿生爽意,酷热尽消。洞后又生一洞,若似隧道,内有石床、石枕。石床长约二米,宽1.5米,厚约15厘米。敲之有声咚咚,原为仙人休憩之地。入洞静听,水流声响,奥秘无穷。说此洞乃昔日道士僧侣藏金的地方。 1959年,电影故事片《白毛女》中大春与喜儿重逢的镜头就是在此洞中拍摄。原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曾题词为“白毛仙姑洞” ,故又名“白毛女洞”。 金蟾泉民间传说,金蟾泉当年住着雌雄两只小水狗,经常在洞口附近玩耍,十分斗人喜爱,是无价之宝。有一年"南蛮子"来到了天桂山,一心要把水狗盗走。可当时正逢翻修光明殿,白天人来人往,夜里灯火通明,一直没有机会下手。加之他听说"没鼻子"老道能掐诀念咒,会呼风唤雨,所以一直不敢下手。后来,便装成一个要饭的,走村串户,慢慢寻找机会。等啊,等啊,南蛮子直等到小年三十,打听到工人们休息了,"没鼻子"老道出远门到白云观给他师傅送年礼去了,这才冒 着雪上了后山。深夜雪片子把天桂山捂了个严严实实,北风呼啦拉地刮的怕人。

南蛮子从柏树庄沿小道蹑手蹑脚地来到了吸风洞。呵!两只乌黑油亮的小水狗正绕着泉水,不时跳上跳下地追着玩。南蛮子从麻袋里掏出早结好的绳套,"嗖"地一下扔出去,结果脱了空,只见两只水狗一会儿跳上洞口,一会跳下水里,比松鼠还机灵。南蛮子只累的上气不接下气,还是捉不到,鼻子都气歪了。就在这工夫,忽然一阵狂风刮过,只听一声响,"没鼻子"老道从天而降,站在了南蛮子的面前,惊的他目瞪口呆。他万没想到"没鼻子"老道能骑鬼马,坐鬼轿,日行千里,从白云观而归。吓的他连滚带爬地逃走了。两只水狗也"扑通"地跳进了洞。从那以后,人们再也没见到水狗上来过。可人们听到洞底"咕哇、咕哇"的冒水声,都说那是水狗在叫唤哩。 槐树泉位于二道灵观阁通往奶奶庙的小路上,因过去泉边有一棵古老的大槐树而得名。相传天桂山后山蒿田村有一寡妇为生活所迫,每天早晨从山下挑一担水上山 到奶奶庙前卖水糊口。寡妇年老体弱每次挑水都在二道灵关上平坦处打歇,并给老槐 树浇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不间断。这年有一次天热,老太太累得头晕眼花,挑着水上到老槐树处一不小心晕倒在地上,水也撒了一地。等中午时,老太太醒了,一看水也洒了,在下山去担已来不及,一天粮米还没有着落,急得想跳崖自杀。谁知她刚要跳,忽见老槐树根部汩汩冒出一股泉水来。老太太喝了一口,一下子年轻了许多。从此,这泉就出了名了。上山的人们都要在这里歇歇脚喝口水。现在,这里新修了槐泉亭,依坡而建,龙头出檐,兽瓦布顶。雕梁画栋上有荷花、石榴花、翠鸟登梅图等,亭内碑石刻槐树泉三字。泉水似涓涓溪流,横穿小路,注入二月牙形水池,人立池边可见天光云影,小鱼戏水,成为"高山观鱼”一景。第一大字"归"字,这是为迎接97年香港回归邀请我国著名气功书法家贾松阳先生题写的。为庆祝97香港回归,在天桂山百丈危崖上镶刻的"归"字,为天下第一大字,已载入世界基尼斯纪录,摩天接地,寓意深远。字高97米,象征着香港于97年回归,宽度是49米, 寓意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长长的台阶共有171级,象征着香港历经百年沧桑之后,终于在7月1日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个大字经过7个月才雕刻完成。

天桂山景区,距石市90公里,主峰海拔1270米,总面积60平方公里,分为青龙观、万佛岩、玄武峰、滴翠谷等八个小景区。这里峰险、石奇、洞幽、泉多、林木繁茂、云雾缭绕。山上古建原为崇祯皇帝归隐行宫,后改为青龙观道院,又称“北武当”。建筑群规模宏大,富丽堂皇,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主要人文景观有:真武殿、大光明殿、东西朝房、钟楼、鼓楼、苍岩宫、三道灵官阁等三十余处建筑。自然景观主要有:真武洞、白毛女洞、无底洞、七泉一井、石乳长廊、飞来石门、大小天桥等。天桂山是一处集历史古建筑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山岳古刹型风景名胜区。

天桂山呈典型的岩溶地貌,融山泉林洞于一体,集雄险奇于一身,颇具广西桂林山势之特点,这里四季如春,故有“北方桂林”之称。山上主要人文景点是青龙观道院,始建于明末原本为崇祯皇帝的归隐行宫。除青龙观之外,还有白毛女洞、真武洞聚仙堂等人文景观。一九九七年,为庆祝香港回归,在天桂山一百多米高的峭壁上,镌刻了一个巨大的“归”字,字高97.71米宽49.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汉字。

天桂山原名“三门寨”,因自然风光颇具广西桂林山水神韵才改名。天桂山一带分布大面积白石灰岩、白云岩、碳酸盐岩等,这些岩类很容易被水溶蚀,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喀斯特地貌景观,以山奇、洞异、水清为特色。抬眼望去,横立在群山中的天桂山雄浑、壮观,千余米的主峰直插云端。

山体下三分之二是直上直下、如门似壁的裸露岩体,顶部遍植苍松翠柏,看上去天桂山像是戴了一个葱绿的帽子。谷底的云雾慢慢地向上升腾、扩展,把天桂山包裹在一层薄纱中。强烈的山风吹来,把云雾撕得七零八落,一座座藏匿在绿色之中的红墙黄瓦的道观显露出来。

天桂山有东西两峰,西峰称“望海峰”,海拔1054米。东峰略低,称“朝阳峰”,两峰相连,景致却大不一样。东峰山上怪石嶙峋,溶洞众多,有著名的三眼洞、三音洞、藏龙洞、金蝉洞、水帘洞等。其中三眼洞最奇特,三个洞口全对着陡崖峭壁,三眼洞现在又称“白毛仙姑洞”,皆因当年电影《白毛女》剧组曾在洞中拍摄过喜儿与大春久别重逢的镜头。

行宫、道观主要分布在西峰南北两侧的陡峭崖壁边,每座建筑都在一个拐角处,沿山体环绕呈带状排列;会仙楼、吕祖祠、老君堂、飞桥阁、御碑亭……青龙观是天桂山主要建筑,观宇飞檐高挑、斗拱四起、色彩浓郁,带有强烈的皇家建筑风格。

导游词参考:

天桂山,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西北90公里处的平山县境内,总面积60平方公里,是河北省著名的山岳古刹型风景名胜区,20xx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景区,20xx年5月,又被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天桂山是太行山的名峰,素以山势奇险,风景秀丽著称。在元、明时期,因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固,被称为“三门寨”,曾在其上设立垛口,驻兵守护。其山脉形势,因酷似桂林山形,向有“北方桂林”之称。明末清初,这里修建了青龙观(又为明朝末代崇祯皇帝修建的归隐行宫),在纯自然景观中增添了一组富有皇家园林气派和道家宫观风采的建筑群体,因为湖北的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随之又有“北武当”的美誉。

整个景区由青龙观中心景区和玄武峰、望海峰、银河洞、翠屏山等八个景区组成。景区内山势雄伟,山形秀丽。树木花草繁茂,时有云雾缠绕。山上山下,泉水遍布。

天桂山的青龙观,原是为明朝末代崇祯皇帝修建的归隐行宫。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严重动摇了明廷皇权。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义军纷起逼近北京的情况下,预感江山不稳,便密派心腹太监林重萆出京选隐地修建行宫,以防不测。林重萆遍访半个中国,慧眼独具,选中了钟灵毓秀、易守难攻的天桂山。当林重萆依皇家园林格局创建行宫即将竣工时,李自成逼近北京,崇祯皇帝未及出逃,便吊死在景山的煤山。林重萆为尽忠其主,出家皈依道教,法号清德,将行宫改名为青龙观道院,并依崇祯相貌铸成真武铜像,日夜香火供奉。所以,在供奉真武铜像的真武殿的廊柱上,镌刻着这样一副对联:“出三宫别六院修成玉体;入武当归正道炼就金身。”于无奈中透出一丝最后归宿的欣慰。

青龙观属道教丘祖龙门派,与龙门派的祖庭北京白云观有着深厚的渊源。林清德主持青龙观30多年,收弟子,续道教,道徒最多时达四五十人,道徒名字中间的字也都采用北京白云观标明辈分的字。从林清德起,到1937年“七七事变”,青龙观先后经历了十三代传人。

清初一百年间,青龙观屡有增设和修葺,拥有大小建筑十二处之多。其中真武殿、苍岩殿和大光明殿共为青龙观的三大建筑。在这座集皇家园林、道教宫观和大自然秀丽景观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内,青龙观的庞大建筑群,依山就势,随崖而建,真可谓陡崖镶金,绝壁嵌珠,巧夺天工。在丛林掩映下,一组组建筑时藏时露,错落有致。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奇峰林立,雾锁云封,花繁林密,泉鸣瀑溅的自然景观,而且可以陶醉在红墙绿瓦,翘角飞檐,风拂铜铃,空谷梵音的氤氲气氛中,自是有一番超凡脱俗的情趣。

“天下名山僧占尽”。天桂山不仅具有北方山脉之雄险,更兼有南方山峦之奇秀。当初崇祯皇帝选中此地,也是因为这里“山高而秀,地僻而幽,有灵气缭绕,鸾翔凤舞之状”,才准备在这里建造归隐行宫,“绝尘以栖”。天桂山呈东西走向,山体由三层叠岩构成,陡崖之间是坡度较缓的平台,形成天然栈道,平台上树木葱茏,一层苍岩,一层林木,赤壁翠峰,蔚为壮观。沿着叠翠的山道登上山之极顶,面对雄浑的绿海和壮阔的林涛,你会感受到一种无穷的力和一种无言的美。春天的天桂山,一枝枝、一株株、一片片的桃花,像是红白相间的浮动不已的桃花云,飘上山坡,飘进山谷,绕着山林,拥着山寺。当金风送爽,深秋来临时,这时的天桂山,千山泄火,万壑流丹,漫山的红叶,横看如万丈红绫随着山峦而舞动,纵看如千百幅图画垂于天地之间,真好似一幅长

河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民警及收获 听老民警讲话后的心得体会(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