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春天的抒情散文诗有哪些 春天抒情散文(精选12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1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金钱观和消防观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小学生几乎都有零花钱。即使当地经济仍较紧张,但都能看到我周围的学生每天都在用零花钱。放学前后,校门口及附近的小店总是挤满了买东西的同学。他们有的买零食,有的买玩具,还有的买本子……那他们的零花钱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么支配的?使用得是否合理?为此,我对本班34位同学进行了调查,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说明:

1、调查目标:了解小学生零花钱的来源;了解小学生对零花钱的支配;以及了解家长对小学生使用零花钱的看法,方便学校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使用零花钱。

2、调查内容:在当今社会中,物质显得愈加重要。而小学生也同样作为一个消费者,他们也不例外。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他们对零花钱的使用情况,我主要是调查了他们的零花钱的来源、零花钱的用途以及家长对学生拥有、使用零花钱的看法等。

3、调查对象:实验小学六年级1班的34名学生,5位家长和学校里的4位教师。

4、调查方法:为了更好的进行此次的调查,我主要是使用文献资料法了解我班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确定留守学生数量;同时还使用了

观察法,利用课前课后对他们使用零花钱情况进行调查;最后还通过问卷调查法,采访了个别家长和教师。

1。我通过对五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之后,发现大多数家长是在当孩子需要的时候给孩子零花钱,少数家长以孩子的优势及奖励的形式给孩子零花钱,并且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把钱用在学习上,不允许孩子乱花钱行为。

2。我通过对四位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后,老师认为给孩子零花钱是必要的,但要限量。给他们零花钱既可以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又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3。通过对我班小学生的调查,我了解到:这个班级的34人中,留守儿童占总数的34%;有零花钱的学生占总数的90%。其中30%的学生是父母主动给零花钱的;10。2%的学生是通过自己劳动赚来的;

9。3%的学生是亲戚朋友给的;6%的学生是家长以学生的优势及奖励的形式给的。而在零花钱的支配上,14%的学生把零花钱交给父母储存;30%的学生用零花钱买学习用品;15%的学生把零花钱用在网吧和娱乐;35%的学生用于买零食和玩具等。

由此可看出,只有30%的学生对自己零花钱的使用是比较有规划的。造成这种现象,通过我调查分析,得出以下几点:

1。现在学生家庭基本条件都不错,家长每天给孩子几块钱的零花钱根本不在意。同时一些留守儿童由于家长出远门谋生,加上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都会给一些零花钱。

2。得到的钱太容易,同学们就不会去想怎么花钱,平时花钱时,没有计划,甚至大手大脚,大部分浪费在不该花的地方。

3。家长太溺爱,太相信自己的孩子,只管给钱,不问怎么花钱,导致学生缺乏理财概念,消费随意,未能更有效地使用零花钱。

4。学校对学生也缺少相应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方面的教育。

1、家长应控制给孩子的零花钱的数目。即使家里经济很宽松,也不能多给。家长应让孩子明确:零花钱也应该用在刀口上,如买学习用品、乘车,或在肚子饿、口渴时买些充饥解渴的食物等。

2、家长应该经常了解孩子零花钱的使用情况。从以上的调查情况看,家长没有对孩子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这是导致孩子乱花钱的主要原因。平时对孩子多家管教,如果发现孩子乱花钱多花钱,应及时制止,并讲一些节俭花钱的好处,理财小窍门等等,让孩子有“家长挣钱不容易,我不能随便花钱”的意识。

3、家长可让孩子体会赚钱的艰辛,从小养成勤俭的好习惯。父母可利用寒、暑假等时间鼓励孩子进行劳动实践,如帮妈妈当一天家、帮亲戚做一天生意、跟着爸爸上一天班,年纪较长的学生可让他去打打暑假工或寒假工,让他们在社会上亲自实践,孩子自然会领悟到许多

书本上所没有的道理,用零花钱时当然就会多想一想了。这也能较快地锻炼孩子,增长他们生活的见识和本领。

4、培养孩子一定的理财观念。如使用之前可以先制定开销计划:今天你需要多少零花钱?分别用来干什么?等等。这样可让孩子及早养成计划用钱的习惯。当然父母有时还得“旁敲侧击”地“调查”孩子的钱是否如他自己计划的那样去用了,避免孩子为多领零花钱而撒谎,预防、杜绝一些孩子从小在外随意借钱的问题。

5、鼓励学生自己存钱,给自己交学费,买学习用品,这样既能减轻父母的负担,也能让孩子更有效得使用零花钱。

6、老师可利用班会,召开主题班会,以引导学生认识钱来之不易和学会正确理财。

通过调查和讨论,我认为对小学生进行节俭教育,限制小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是十分必要的。孩子如何正确使用零花钱,需要家长、学校联合起来,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养成不能铺张浪费的毛病,让他们知道金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小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好习惯。

一、调查目的: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我校大多数学生总会带一些零花钱来校外的小卖部里去买零食或玩具。我想,这些同学为什么每天都花这么多的零花钱,这些钱又是哪来的呢?为此我作了一份调查报告。

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对部分同学的家长进行了调查。他们有的回答:“我没有给他钱呀!”也有的回答:“他总是说买笔、本,原来他把钱拿去买别的东西了。”甚至有的回答:“他说是学校让交多少多少钱。”

根据我的调查,我发现偷偷去拿爸爸妈妈的钱的有百分之二十,家长给买文具的钱,却用来买别的东西的同学有百分之五十,向家长说谎要钱的孩子占百分之十。

1。心理及性格方面的影响

在被调查的儿童中,零花钱多的孩子较为普遍的存在着自由散漫、不珍惜财物、不讲卫生、任性、自制力差、贪玩等不良习惯。最严重的是零花钱少(甚至没有零花钱)的孩子开始产生自卑心理,怨父母赚钱少,怨自己没有投好胎。

2。学习方面的影响

由于孩子一天到晚惦记着口袋里的钱如何花,孩子的学习情绪多数变得较差,无法安心学习,加之学习时还要把注意力分散到玩玩具上,所以学习成绩多多少少受到影响。据教师反映,在被调查的儿童中,有些学生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偶尔还要迟到、早退,有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经常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扰乱课堂纪律。另外,零花钱多的孩子说起什么玩具、什么游戏头头是道,但要是让他们写作文可就没辙了,只会一个劲儿地挠头皮,可以看出他们平时用于学习的时间太少。

3、学生行为方面的影响

有的孩子为了向父母讨得零花钱,总是想尽各种办法,用得最多的是不去读书、哭闹、不做作业、撒娇等。他们甚至会从多次与大人的交涉中得出所谓的“经验”:家里有客人来时、爹妈要搓麻将时、父母有重要事情要外出时,是讨零花钱的最好时机,保准是要多少给多少。所以他们每次都会瞅准这些机会打一个“胜仗”。还有一些孩子,家里贫穷,父母给不起零花钱,可是又眼馋其他同学有零花钱可以用,怎么办呢?只好偷偷地从同学那里“强行借”,“借”了还从不还,甚至偷偷地“顺手牵羊”,……直至最后养成了小偷小摸的坏习惯。

4、社会交往方面的影响

社会交往是儿童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调查中反映,孩子的交往是有一定范围的,往往是“物以类聚”,富裕的、贫穷的、懒惰的、贪吃的、贪玩的,总是这样一群群地交往着,他们有的互相攻击,有的互相谩骂,有的学习成绩不好,怕老师看不起自己,在与老师交往中有惧怕和退缩心理,加之有些老师对他们缺乏关心和耐心,师生关系就更加疏远。

以上种种情况,足以说明孩子乱用零花钱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严重的。

整个调查结果令人担忧:

首先是对父母的担忧:

①太宠爱自己的孩子,每天给的零花钱太多。

②不能教育孩子们妥善使用零花钱,无原则地允许孩子多吃零食,乱买玩具。

③不能以身作则地早起床、勤家务、为孩子烧早饭,只为图清静让孩子在外面买早饭吃。

其次是对孩子的担忧:

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劳动不知挣钱难。零花钱给多少用多少,甚至不留到第二天。

②不知道合理使用零花钱,不必要的零食、无意义的玩具都由着自己性子乱买。

③没有存钱观念,不知道每天可以节约一部分积少成多。

1。给孩子钱之前可以先征求孩子的意见:今天你需要多少零花钱?分别用来干什么?然后父母按需而给。这样可让孩子及早养成计划用钱的习惯。当然父母有时还得“旁敲侧击”地“调查”孩子的钱是否如他自己计划的那样去用了,避免孩子为多领零花钱而撒谎。

2。让孩子体会赚钱的艰辛。可利用寒、暑假等时间鼓励孩子进行劳动实践,如下地干一天农活、帮妈妈当一天家、帮亲戚做一天生意、替奶奶带一天孩子、跟着爸爸上一天班、上社会自己找活干试着去挣钱等等,孩子自然会领悟到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道理,用零花钱时当然就会多想一想了。

3。鼓励孩子多存钱。好多孩子的班级里建有红领巾小银行,家长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把平时节省下来的一角、一元都存入小银行,积少成多。家长也可以为孩子建立“家庭小银行”,或者在银行为孩子专设一个活期存折,让孩子自己尝试有了钱存“银行”、有必要开支向“银行”提取的理财滋味,加强理财意识。

4。教育孩子钱不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错误的说法。知识、能力、气质、性格等好多东西就是用钱买不到的,而一个人再有钱也买不完世上所有的东西。只有劳动、知识、经验、能力等才是每个人不可少的财富,拥有了这些才能拥有幸福。

5。创造儿童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对书报刊、影视作品及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让儿童多接触健康有益的事物;加强对小店、摊贩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严禁“三无”产品和引诱学生赌博的商品出现。

6。引导孩子学会合理理财。

关于金钱观和消防观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合理使用金钱》。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如果你懂得使用,金钱是一个好奴仆,如果你不懂得使用,它就变成了你的主人。在我们经济发达的无锡,相信很多同学都会零花钱。少则几元,多则上千,上万。身在蜜罐中的我们或许会想零花钱嘛,就是让自己随意支配的钱。我想买吃的就买吃的,我想买玩的就买玩的。不瞒你说,我也曾经这么认为。但是,自从看到一篇同学的习作,我对零花钱有了新的认识。那位同在作文中这样写到:

妈妈,有一件事,我一直想跟你和爸爸说,可又总是说不出口:

你知道吗,每次体育课后,热得满头大汗的同学们就去买只冰糕,而我却没钱买,只好偷偷地躲在一边看。我的心里好难受啊!妈妈,你知道吗,其实我不仅仅是嘴馋。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就偷偷地拿了家里的1元钱,下体育课后也买了支雪糕。没想到后来你发现了,就和爸爸狠狠地打了我一顿。

妈妈,我知道我们家没有钱,但我只要1元钱,在天气很热的时候,也能和同学们一样,光明正大地买只雪糕吃。

1元钱,有些同学在小店买一根烤肠还不够,在校门口买碗牛线还不够……但是,这位同学却为这区区1元钱而犯错,而痛苦。1元钱,花起来的确是不多,如果要自己赚,那就真没那么简单啦。

寒假里,学校组织我们要进行自己赚1元钱的生活体验。我苦思冥想:卖春联赚钱。我高高兴兴地从家里拿起了一张又宽又长的红纸,剪成两张相同的纸。大笔一挥,酣畅淋漓地写上:“四季平安四季春,一家和睦一家福”;“梅开春烂漫,竹爆岁平安”……

我满心欢喜地把春联拿到集市卖,大声吆喝着:“卖春联,卖春联”。可是,尽我喊破喉咙也没人光顾。我很失望,有点气馁,准备打退堂鼓,收好春联回家。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不是要赚钱嘛,这么容易就退缩,什么事都做不成的啊。”我继续安守阵地,“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人来买了。唉,两个小时,总算卖出去了一幅,赚到了2元钱。手里拽着那来之不易的2元,我真正明白了赚钱真的不容易啊!

同学们,一元钱或许花完以后就没了,或许会变成两元钱三元钱……这就要看你如何灵活使用!

我认为:我们可以把钱存进银行里。我们有了钱,可以在银行开一个户头,把钱存进去。在银行存钱不仅安全,还可以得到利息,这会激发我们不断存钱的欲望。在花钱之前就会多想一想是不是一定要取出来。事实上,在我们小的时候,让我们养成存钱不乱花钱的习惯比存多少钱更重要。

古人说:“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患。劳动是幸福的左手,节俭是幸福的右手。”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民族的象征。而今天不仅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更重要的还要善于创造财富,让财富增值。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

关于金钱观和消防观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1. 目标明确,坚定不移,天道酬勤,永续经营!

2. 因为自信,所以成功!

3. 每天进步一点点。

4. 每天多卖一百块!

5. 一鼓作气,挑战佳绩!

6. 多见一个客户就多一个机会!

7. 赚钱靠大家,幸福你我他。

8. 失败铺垫出来成功之路!

9. 团结一心,其利断金!

10. 团结一致,再创佳绩!

11. 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12.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13. 众志成城 飞越颠峰。

14. 忠诚合作积极乐观努力开拓勇往直前。

15. 道路是曲折的,“钱”途无限光明!

16. 回馈客户,从我做起,心中有情,客户有心

17. 本周破零,笑口常开,重诺守信,受益无穷

18. 攻守并重,全员实动,活动目标,服务导向

19. 三心二意,扬鞭奋蹄,四面出击,勇争第一

20. 观念身先,技巧神显,持之以恒,芝麻开门

21. 专业代理,优势尽显,素质提升,你能我也能

22. 风起云涌,人人出动,翻箱倒柜,拜访积极

23. 索取介绍,功夫老道,热忱为本,永续经营

24. 服务客户,播种金钱,增加信任,稳定续收

25. 客户满意,人脉延伸,良性循环,回报一生

26. 客户服务,重在回访,仔细倾听,你认心情

27. 时不我待,努力举绩,一鼓作气,挑战佳绩

28. 落实拜访,本周破零,活动管理,行销真谛

29. 全员实动,开张大吉,销售创意,呼唤奇迹

30. 全员齐动,风起云涌,每日拜访,铭记心中

关于金钱观和消防观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出质人: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住所地址:__________现居住地: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最新春天的抒情散文诗有哪些 春天抒情散文(精选12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