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熊猫科普进课堂心得体会和方法 自然教育科普大课堂心得体会(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大熊猫科普进课堂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大熊猫的身体圆滚滚的,憨态可掬。耳朵、手、脚都是油黑发亮的,头、身子都是洁白的。我觉得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两只眼睛周围的黑圈,像是戴了一副黑框眼镜。

大熊猫小的时候很是活泼,喜欢在树上爬来爬去,也喜欢相互之间打打闹闹,没有一刻安静,是个名副其实的“熊孩子”。但是成年后它就不爱运动了,一天里有一半的时间用来进食,另一半时间用来睡大觉,生活的悠哉游哉,让人羡慕。

大熊猫喜欢吃的食物有:竹笋、成年竹子。它在春天里每天要花12-16个小时吃掉10-18千克的竹叶或者竹秆,或者30-38千克的新鲜竹笋。不过,大熊猫也不是十足的素质主义者,偶尔也会捕捉竹林里的竹鼠开开荤。它向竹鼠的洞穴里喷气,或者使劲拍打地面,迫使竹鼠慌忙出逃。如果竹鼠还不出洞,大熊猫就会把洞挖到竹鼠的窝下,给它来个“连锅端”。可见,大熊猫真是个十足的吃货呀!

大熊猫在800多万年前就在地球上安家了。随着时代变迁,许多同时代的动物都灭绝了,比如:剑齿虎、猛犸象等,只有大熊猫坚强地活了下来。虽然大熊猫在地球上生活了很长时间,但是由于它繁殖能力差,繁殖数量又极其有限,加上成活率很低,数量稀少,所以需要我们更好的爱护和保护它。

大熊猫不仅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国宝”,还是中国与世界友好沟通的桥梁,为世界和平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我爱“国宝”大熊猫!

2022大熊猫科普进课堂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大熊猫的家主要在四川、甘肃、陕西省的各个山岭里,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之一,被人们称为“国宝”。

大熊猫一竹子为主食。它们最喜欢吃箭竹了,他们吃竹子是先剥皮,看看有没有纤虫,经过一番检查之后,才可以吃的。

大熊猫刚出生只有150克左右重。相当于妈妈体重的千分之一。但是,过了一个月以后,大熊猫的体重可达2公斤,过三个月后,体重可达5、6公斤重了。

妈妈经常把熊猫宝宝搂在怀里,轻轻地抚摩,外出时也会把小熊猫叼在嘴里,或使用背驼着。迈着瞒姗的步子走来走去,熊猫母子也经常嬉戏玩耍,高兴的时候,也会在平坦的地上翻筋斗。非常亲热的。

大熊猫的毛又黑又亮,毛茸茸的面孔上嵌着一对黑乎乎的眼睛,好似戴着一副墨镜,可爱极了!再加上一身黑白相间的毛,更显的美丽了!

大熊猫睡觉时,腹部朝天,有时,它还用前爪轻轻地拍着肚子,也有时它会翻一个身,用前爪揉揉惺忪的眼睛,然后伸个懒腰。好像人的样子似的。

等小熊猫四、五个月大时,熊猫妈妈就会教小熊猫爬树、洗澡、游泳剥食等本领。长大以后每天要吃20公斤的箭竹,有时我也会捕捉竹林里的竹鼠“美餐一顿”哦!

大熊猫完全长大后身体软胖,四肢粗壮,身体长约15米,肩高约70——80厘米,体重约70——125公斤。

小朋友们,听了我的介绍,你应该更加了解大熊猫了吧!

2022大熊猫科普进课堂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成都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现建有齐全的各种齐全的各种大熊猫繁育所必须的设施,有兽舍、饲料室、医疗站、大熊猫纪念馆和实验楼,还种有大熊猫食用的上万丛竹子和灌木。

成都熊猫基地最重要的教育功能是:让公众了解濒危物种的状况、自然栖息地保护的必要性、人类的保护行为、圈养种群的基本需求以及人类与非人类动物互动交流的乐趣等。

成都熊猫基地是国家授予的“国家科普教育基地”。我们是中国第一个拥有专门保护教育部门和专业、专职教育工作者的濒危动物保护机构,定期开展保护项目。我们是中国首家与外国就地保护教育专家合作,并在城市和边远农村开展保护教育的机构。我们已经设计了针对大学、中学和小学的保护教育教程,设立了年轻动物学家、志愿者、教师研讨班和季节性露营等保护教育项目,以帮助更多人了解并保护大熊猫及其它野生动

大熊猫科普进课堂心得体会和方法 自然教育科普大课堂心得体会(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