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园心得体会范本 培训心得体会范本(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庄园心得体会范本一
创造了商业辉煌的常氏家族又天才地创造了“学而优则贾”的治家祖训,代代恪守,课子苦读,将一批批家族优秀子弟输送到商界,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层次的商人群体,同时将儒家“诚信”、“仁义”、“忠恕”等理念引入到商业活动中,实现了儒商相长,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历史循环,家族兴盛达220xx年之久。
治国之道在于用人,兴家之本在于育人。常氏由经商起家,传至十世时,已有“世兼儒贾为业”之称。由于常家始终注重子弟读书习儒,从而世代学子辈出。从八世到十六世,常家考取进士、举人、秀才等多达146人,而且随着商业的发展,家族研修学业的气氛日益浓厚,造就了一大批的学者、名流。所以才享有了“清代儒商第一世家”的美誉。
常氏家族在仕宦商儒达到辉煌顶点时,于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开始,不惜重金营造自己的生活和精神家园,终于形成了占地60余万平方米、房屋4000余间、楼房50余座、园林13处的宏大规模。
常家建筑群占据了车辋村原面积的近一半以上,其规模居于祁县、太谷、平遥等晋商各院之首位。
我们现在看到的十二万平方米的常家庄园,仅为原庄园面积的近四分之一,
是北常万达公为其三个儿子、十个孙子修建的。
庄园现存主要景观为“一山、一阁、两轩、四园、五院、六水、八帖、九堂、十三亭、二十五廊、二十七宅院”。计有古建房室968间、廊房220间,计1188间。
(一山:观稼山;一阁:观稼阁;两轩:听雨轩、知味轩;四园:杏园、狮园、可园、遐园;五院:祠堂院、总帐房院、石芸轩书院、私塾院、约斋书院;六水:小石潭、曲溪、沼余湖、莲池、洗池、方正池;八帖:堡门宋代二亭双绝帖、杏林清代名人名联帖、雍和堂恽寿平画跋帖、听雨楼法帖、石芸轩法帖、常氏遗墨帖、御笔亭四十四帝后帖、可园唐诗笔意帖;九堂:人和堂、节和堂、慎和堂、雍和堂、谦和堂、养和堂、体和堂、广和堂、贵和堂;十三亭:杏园五亭(枕霞、披风、庆云、景星、流芳);书院五亭(琴、棋、书、画、化玉);遐园:梦绿亭、锄月亭;小石潭琴心亭。另外有新建的狮园且坐亭)。
常家庄园的建筑风格熔儒家文化的严谨秩序、佛教文化的空灵境界和道教文化的天人合一为一炉,集北方建筑之豪放质朴与南方建筑之素雅灵秀于一体,庭院深深,不仅具有功能齐全的庄园特色,而且无处不散发着敦厚典雅的儒家文化品味。
常家庄园以其“十最”闻名遐迩:中国最大的民间祠堂、最大的家族书院、最大的北派私家园林、最典型的汉纹锦彩绘;晋商民居中最大的占地和建筑面积、最大的民间影壁、最敞阔大气的宅院建筑、最大的家庭绣楼、为数最丰富的私家藏帖和书画珍品、最精美的砖、石、木雕。而其款式繁多的门式、窗饰等,更可谓一门一亮点、一窗一景致。堪称华夏民居的大观园,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全景图。
文化魂、中国牌、世界宝,这就是常家庄园永恒的价值所在。
* 庄园原貌被毁的三个过程:a.抗战时为晋中战役的主战场b.文革破四旧c.80年代拆改之风兴起,大部分在土改时分给百姓的房屋被拆毁改建。
主题庄园心得体会范本二
老公馆
刘文彩在世时,老公馆对一般人是非请莫入的。庄园大门的左边是“雇工院”,右边分别是“西式客厅”与“中式客厅”。 向前走就是刘文彩的内花园。往里走是刘文彩的内院,内院内有一座寿堂,供奉着刘氏祖先的灵位。寿堂右边是一进二的房间,里间摆着一张金碧辉煌的大龙床,贴金龙床占地9平方米,由4柱、4扇门加床面组成。
收租院
《收租院》陈列于四川省大邑县刘文彩庄园,创作于1965年6~10月,是中国现代大型泥塑群像。作者是四川美术学院和民间艺人。
《收租院》根据当年地主收租情况,在现场构思创作,共塑7组群像: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以情节连续形式展示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收租的全过程,共塑造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
《收租院》于1965~1966年间在北京复制展出,曾引起很大反响。其后曾在阿尔巴尼亚、越南展览,1988年则以玻璃钢镀铜新材料的复制品在日本巡回展出。
小姐楼
小姐楼又称“绣楼”,位于收租院北, 老公馆正门内东侧。小姐楼为院中之院,院门两侧立柱为朱砂色,门楣上方镶嵌的长方形白瓷板上有“祥呈五福”四字,最顶部一枝浮雕状白色牡丹显得雍容华贵。为砖木结构,皆系青砖勾白线柱墙框架,尤其精道别致在六面攒尖屋顶透溢出二、三十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中西式建筑风貌。
主题庄园心得体会范本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大邑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大邑县隶属四川省成都市。地跨东经102°59′-103°45′,北纬30°25′-30°49′。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大邑县地处成都平原西部,位于成温邛发展走廊的中间部位,是成都平原经济圈由平原地区向山区过渡的纽带,幅员面积1284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依次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形区,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辖17镇3乡,人口51.6万, 享有亚洲十大自然生态旅游休闲名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等称号,是四川省环保模范县、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川省生态旅游十佳县。
大邑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地处成都平原“古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大邑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垦殖,于公元671年的唐代建立县制,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素有“山川灵秀之乡”和“仙佛同源”的美誉,被明代状元杨升庵称颂为“蜀之望县”。
大邑县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拥有西岭雪山、刘氏庄园博物馆、新场古镇、花水湾温泉、建川博物馆五个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是四川省拥有aaaa级景区最多的县,境内中国道教发源地鹤鸣山和佛教南传第一站雾中山在道、佛业界声名远播,“雪山—温泉”“庄园—文博”、“道源—古佛”等旅游品牌在国内外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行政区划】
大邑县辖17个镇、3个乡:晋原镇、王泗镇、新场镇、悦来镇、安仁镇、江镇、花水湾镇、西岭镇、斜源镇、董场镇、韩场镇、三岔镇、上安镇、苏家镇、青霞镇、沙渠镇、蔡场镇、雾山乡、金星乡、鹤鸣乡。
【历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今大邑县境内已有人类活动。
夏、周时有古蜀。今大邑县区域当时古蜀国地。
周慎靓王五年,即秦惠王元九年(前316),秦灭古蜀国。今昔对比大邑县区域当时为临邛县地。
汉高祖五年(前202),平定巴蜀.今大邑县区域为江原县、临邛县地。
西汉末年,王莽立国为新(9至23),临邛县改为监邛县,江原县改为邛原县。后公孙述据蜀称成家(25至36)。监邛、邛原县名仍旧。
东汉建武十二年(36)十一月,成家亡,邛原县复名江原县,监邛县复名临邛县。
历蜀汉、魏、西晋宽大初至成(汉)玉衡二年(312),大邑县区域仍置。
东晋永和三年(347),成(汉)亡。汉原县改为融县,后又复名江原县。临邛县仍置。
中经宋、齐,至梁武陵王萧纪据蜀前,两县建置不变。梁末,武陵王萧纪据蜀(552至553)。临邛县改为依政县,江原县仍置。
梁承圣二年(553),西魏统治蜀地。依政县分出部分地区置临邛县,江原县仍置。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立国。江原县改为多融县,后县,后又改为晋原县。依政县、临邛县仍置。
隋代,今大邑县区域为晋原、临邛、依政县地。
唐武德元年(618),晋原县地分出部分置唐隆县。武德三年(620),临邛、依政、唐隆3县地分出部分置安仁县,贞观十七年(643),安仁县撤销,咸亨元年(670
庄园心得体会范本 培训心得体会范本(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