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学设计第二版心得体会总结 课程设计小结与心得体会(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教学设计第二版心得体会总结

《搭船的鸟》是统编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本单元是有关于习作的策略单元,旨在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留心观察事物,从而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观察、认识翠鸟的过程,我乘船去乡下外祖父家时,无意中发现一只美丽的翠鸟,这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通过朗读,交流感知作者观察的事物,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场景观察练笔,初步学会生活场景描写。

(一)在语境中识记搭、父、啦、鹦、鹉、悄6个生字,会写搭字。

(二)通过朗读,交流感知作者观察的事物,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的乐趣。

(三)场景观察练笔,初步学会生活场景描写。

(一)观察篇章页,明确目标。

1·出示篇章页,朗读名人名言,说说自己的理解。

2·明确习作单元和学习目标。

(二)搭字入手,整体感知。

1·读题激趣,识写搭字。

2·反馈字词,整体感知。

(三)走进开头,听觉观察

1.梳理拟声词,体会打字的精准。

2.观察船夫摇撸,体会雨天船行的美好。

3.惬意朗读,总结观察方法:耳朵听。

(四)精读细品,视觉观察

1.查找关键词,说对小鸟的印象。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

2.圈画关键词,体会作者的细致观察。

3·学习对比,图片排序,学习观察顺序。

4·真情朗读,总结观察方法:眼睛看。

5·引发思考,过渡下文,体会观察乐趣。

(五)学以致用,说练细致

1·观察场景,说出细致。

2·练笔提炼,学以致用。

推荐教学设计第二版心得体会总结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对敌人要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对自己人要以国家、大局为重,团结一致。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生字新词。

4、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自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在故事中品析人物的思想品质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难点。

【教学准备】生字词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介绍作者和历史背景。

2、《将相和》中的“将”指谁?“相”又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

1、读准字音:

“和氏璧”、“推荐”、“渑池之会”、“胆怯”、“侮辱”、“击缶”。

2、朗读课文并分段,给每段加小标题。

3、指名朗读课文。

三、熟读课文 同桌互相讲述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结合课后“思考练习”。

2、自学本文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整体入手,直奔难点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将相和》。

2、指出廉颇是怎么说的?并读一读这些句子。

3、蔺相如是不是靠一张嘴爬到了廉颇的头上。

三、读议第一段

1、默读一段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2、从这些句子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蔺相如是怎样完璧归赵?

3、蔺相如立下了什么大功?

(维护赵国利益、是有功之臣。)

4、指出名复述这个故事。

四、读议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理出故事情节。

2、渑池会上秦王怎么侮辱赵王?蔺相如怎么对付?用的是什么办法?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3、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连自己的命也不要了,多么勇敢啊!请同学们齐读。

4、渑池会上的斗争赵国占了上风,功劳应属于谁?为什么?

(提示:这份功劳也有廉颇的一份,不是他在边境上做好准备,秦王也不会这样轻易放回他。)

5、这个与第一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6、复述故事。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知道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大功,赵王封他为上大夫;在渑池会上,他又立了大功,又封他为上,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说要给他个“下不了台”,这就是将相不和的主要原因。

二、默读第三段,思考问题

1、蔺相如立了功,廉颇为什么要给他个下不了台?廉颇说的对不对?

2、蔺相如怎样对待?

3、将相怎样和好?说一说你对他们的`认识。

三、总结全文

1、从这三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将”“相”经历了由和到不和的过程,想想他们为什么不和又为什么和好?

2、蔺相如的勇敢机智、顾全大局表现在哪?廉颇的英勇善战,知错就改表现哪?

3、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

四、课堂练习

复述三个故事。

推荐教学设计第二版心得体会总结

《搭船的鸟》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课题中一个“搭”字,就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这样的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的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的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三年级的孩子对小动物很感兴趣,文中的翠鸟那样的美丽与可爱: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它捕鱼又很敏捷、迅速。这是都是“我”细致观察的结果,因为留心观察,“我”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给“我”的旅途增添了快乐。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平时我们自己也应该像这样留心观察,积累习作的素材。

1.会写“翠”等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ppt

一、激趣导入

1.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善于观察的孩子往往会有新奇的发现。有一个小朋友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看看善于观察的他又有什么新发现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课《搭船的鸟》。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写“翠”等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1.认识翠鸟。

(1)师:这只会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鸟?你是怎么知道的?

课件出示: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

齐读句子,强调“翠”的写法。

(2)师:让我们一起去和它做朋友吧!

出示翠鸟的图片,谈谈你对翠鸟的印象。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快速浏览课文,哪个自然段写出了翠鸟的美丽样子?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读,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翠鸟很美丽?

点拨:抓住“美丽、翠绿、蓝色、红色”等词语体会。

师: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翠绿”是什么样的颜色?“蓝色”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从“比鹦鹉还漂亮”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读一读这句话,把翠鸟的美读出来。

过渡:红色、翠绿、蓝色,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语一起用,就为我们描写了一只彩色的小鸟。

(4)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

看到这样的一只小鸟,你们是不是也喜爱这只小鸟呢?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第2自然段吧!

(5)总结方法。

作者先总写鸟的美丽,再分别从鸟的羽毛、翅膀、嘴来写鸟的美丽,并与鹦鹉进行对比,突出小鸟的美丽。

要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主要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3.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这么美丽的一只鸟站在船头,会让人产生什么想法?文中的小朋友又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从这段话的三个小问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点拨:突出了“我”对小鸟的关注和喜爱,表现出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

(3)指导朗读。

4.品读第4自然段。

(1)师:这只美丽的翠鸟搭乘我们的船到底是干什么呢?

出示课文句子: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2)课件播放翠鸟在湖面

教学设计第二版心得体会总结 课程设计小结与心得体会(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