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广东百年改变心得体会高中如何写(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广东百年改变心得体会高中如何写一
你看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候广东三元里那抗击很个别,大多数民众在远处观战,英军登陆后民众主动向其出售蔬菜、牲畜和粮食,洋人在跟皇帝打仗,与我何干?跟我没关系啊,皇帝打败了割皇帝的地,赔皇帝的款,与我何干?我还得生活呀。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你看遗留下来的照片之一,我们那么多人帮着联合国后勤辎重推小车,画面上洋人就两个,其他都是中国人,帮着联军供应后勤,给钱嘛,能雇佣啊就可以,哪里国家观念、民族观念没有的。
联军攻到了北京,北京城高池厚,联军一万多人攻不进来,北京有附近居民向联军提供消息:广渠门下水道未曾设防,联军从广渠门下水道鱼贯而入,你看联军人数不多,排队顺着土坡斜坡散兵队形排着队走下来,我们周围那么多民众揣着手站在两边麻木的观看,洋人在跟皇帝打仗,进攻皇宫,多少民众帮着联军填平壕沟、绑梯子、扶梯子。还有民众坐在墙头上帮着联军往里瞭望,孙中山讲的,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数量不能提供力量,如果你不凝聚的话,一盘散沙,数量没有意义!联军在北京杀人,联军指定杀谁,中国人捆中国人,中国人砍中国人脑袋,我们至弱之源,我觉得是中国我们近代以来最大的问题,非常松散,为什么要建立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我们一盘散沙,这个局面,被各个帝国主义所窥破。
板垣征四郎,1948年被判处绞刑,被国际战犯法庭东京国际法庭审判的七名甲战犯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的8月,他是关东军高级参谋,关东军即将发动九一八事变,面对十倍于己的东北军,关东军也是人心惶惶,他们没有把握,板垣给他们做战前动员:没问题,搞得过。
板垣讲:从中国民众的心理上来说,安居乐业是其理想。至于政治和军事,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的一种职业,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与民众有联系的,只是租税和维持治安。从一般民众真正民族发展历史上来说,国家意识无疑是很淡薄的,无论是谁掌握政权、谁掌握军权,负责维持治安都无碍大局。不就交税吗,交给满洲国也是交,交日本人也是交,交给张作霖张大帅也是交,交谁都一样,他们不在乎,所以能搞得过他们。
我们近代的灾难,绝不仅仅是帝国主义如何的杀人无度猖狂。我们极度的衰弱和分散,不团结一盘散沙,被对方分而治之。
有关广东百年改变心得体会高中如何写二
中国共产党人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的事实中看到,这时的革命力量远不如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强大。党认识到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决定采取积极步骤,联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
此时的孙中山因依靠军阀打军阀屡遭挫折,陷于苦闷。他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所产生的影响,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支新兴的、生机勃勃的革命力量,愿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1923年1月,共产国际执委会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对国共合作起了推动作用。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
党的三大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国民党进行改组的可能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党的三大第一次修订党的章程,对二大党章进行了若干修改,首次规定新党员有候补期,首次规定党员可以“自请出党”,即自愿退党。
党的三大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还组成陈独秀任委员长的中央局。
党的三大后,国共合作步伐大大加快。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动员党员和革命青年加入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国民革命运动。1923年10月初,应孙中山邀请,苏联代表鲍罗廷到达广州。孙中山聘请他担任国民党组织教练员,后来聘为政治顾问。国民党改组很快进入实行阶段。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出席开幕式的代表165人中,有共产党员20多人。李大钊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国民党一大审议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新解释,即“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民权主义中强调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则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会后不久,孙中山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国民党一大的政治纲领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政治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党一大确认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的原则。大会选举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等10人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1/4。会后,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担任重要职务的共产党员有:组织部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部长林伯渠、宣传部代理部长毛泽东等。
国民党一大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革命力量,很快开创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
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工人运动的恢复和发展。1924年7月,广州沙面租界爆发数千工人参加的政治大罢工,抗议英法帝国主义者限制中国居民自由出入沙面租界的“新警律”,华人警察也参加罢岗。斗争持续一个多月,取得胜利。1925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农民运动也在逐步发展。广东各县农民纷纷建立农民协会,组织自卫军,向土豪劣绅和贪官污吏开展斗争。从1924年7月起,在广州开办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由共产党人彭湃、毛泽东等主持,培养了一批农民运动骨干。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也得到发展。
为造就革命武装的骨干力量,在共产党人建议下,国民党一大决定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中国共产党从各地选派大批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黄埔军校学习,第一期学生中,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有56人,占学生总数的1/10。
在国共两党共同努力下,国民革命思想由南向北,在全国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广泛传播。1924年10月,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政变,推翻直系军阀首领曹锟、吴佩孚控制的的北京政府,一时控制北京、天津一带,并把所部改编为国民军,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11月,孙中山离广州北行,沿途宣传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主张。各地民众团体纷纷通电拥护,形成广泛的政治宣传运动。
为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
党的四大的重大历史功绩在于,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建党以来尤其是国共合作一年来实践经验基础上,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重大进展。
党的四大还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扩大党员的数量,巩固党的纪律,明确规定以支部作为党的基本组织。
党的四大对党章进行了修改,对支部建设提出具体要求,规定有三名党员即可成立党支部。
党的四大选举产生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出陈独秀任总书记的中央局。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孙中山逝世后,原先就坚持反共立场的国民党右派重新活跃起来,国民党内部左右两派进一步分化,国共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这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严峻
有关广东百年改变心得体会高中如何写(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