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认识微能力点心得体会范文 微能力点的解读与实践应用(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认识微能力点心得体会范文

第29页0的认识

1、认识“0”,了解其含义,会写“0”。

2、掌握0—10各数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认识“0”,了解其含义。

理解“0”可以表示起点。

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0”、理解“0”表示的含义。

桃子树图、课件、田字格 、直尺图

一、情景引入

谈话:秋天到了,果子都成熟了,同学们你摘过果子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棵特别的桃子树(出示桃子树图) 你发现什么了?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如一共有10个桃子,每个桃子上面都标有一个数等。)

你们想摘下这些桃子吗?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摘桃子的游戏,好不好?

二、探究新课

1、摘桃子,提出问题

老师说明游戏要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桃子摘下来,告诉大家上面的数是几?然后再把它贴到黑板上。

指几名学生上前摘桃子。

提问:桃子摘完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引导学生观察,引导提出: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能不能把这些桃子排排队?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等等

2、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独立回答,交流不同的方法。

(2)如果把这些桃子排排队,可以怎么排?同桌相互说一说。 让学生上前排,展示不同的排法。

(3)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请你自己想一个表示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

(4)教师说明:在数学上,一个也没有我们用“0”这个数字来表示。(板书“0”)

3、及时巩固“0”的第一种含义(课件出示)

课件依次出示小猴子吃桃子图,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回答,一共有几个桃子?(用数字几表示?)小猴子吃了一个后还有几个?再吃了一个还有几个?最后盘子里没有了该用数字几表示?

想一想:你能正确表示0吗?(老师引导)

4、认识“0”

(1)学写0

老师:同学们“0”像什么呢?你会写吗?用手书空试试看。

老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写“0”的正确笔顺,再让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写“0”,看谁写得最漂亮!

(2)生活中的“0”,0的第二种含义

想一想: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0”?(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直尺,找找0在哪儿?它表示什么意义呢?

交流讨论,老师小结:“0”还表示起点。展示温度计之类的图片加深记忆

(3)排序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你能帮它们(0—5)按一定的顺序排排队吗?(用数字卡片在黑板上排)

三、巩固新知

1、填一填。

师:大家学得真好,想跟小猫一起去钓鱼吗?我们要经过一条小路,要准确地说出石块上的数字才能过去。

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四、作业布置:p30页1、2题

五、 课总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老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知道它可以表示“没有”和“起点”的意思。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看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见到它、用到它,好吗?

教学反思: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最喜欢游戏活动了,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进行学习,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我在新课引入时用游戏“摘桃子”, 联系生活,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入了新课《认识“0”》。而且同学们充满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设情境,在交流中诱发数感。当小朋友认识了“0”后,我提问: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0”?小朋友说得热火朝天,有的说:我家电话机上、手机上有“0”;温度计上有“0”;尺子上有“0”……

我引导学生想办法表示0时,学生动手操作起来,有的把文具盒里的东西全倒出来,说里面有“0”枝笔;有的把书包里的书全拿出来,说书包里有0本书;有的学生说现在操场上一个人也没有,用0表示??“让学生想办法表示0”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机会和想象空间,培养的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表演,自己去发现、研究,揭示了学生对0的含义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如果照此长期坚持下去,培养学生的数感并非一件难事。

推荐认识微能力点心得体会范文

长宁中心小学 毛雪缘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

认识微能力点心得体会范文 微能力点的解读与实践应用(6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我们...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