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观察法分析范文(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观察法分析范文一
7月31日 星期三 晴
8月1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种绿豆的第二天,我睡了一晚醒来时,看见豆子轻轻地破开了一些,外面的绿皮皱皱的,豆子也变大了很多,可是水却变少了。我想那是因为豆子吸收了水的养分,然后变大了。
8月2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是种绿豆的第三天,我惊奇地看见豆子把“绿衣”脱了下来,露出了白白的肚子,还长出了一点尖尖的芽,白白的,非常可爱。
8月3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是种绿豆的第四天,昨天长出来白色的芽似乎又长长了许多,看起来就像小蝌蚪的尾巴。
8月4日 星期天 晴
今天是种绿豆的第五天,张开的豆瓣里长出了一对小叶子,非常嫩,就像是一把撑开的小雨伞,根茎上长出了细细的绒毛,抚摸起来特别舒服。
通过这次观察绿豆发芽的实验,我发现:绿豆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推荐观察法分析范文二
观察对象:...性别:男
年龄:xx岁
观察时间:午时10:15
观察地点:教室
活动资料:户外活动
观察记录
十点,孩子们向往的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正在指导孩子们排队,发现范馨怿的衣服都湿了,就带着她回班换衣服,孩子们就都在其他教师的带领下下楼了,换号衣服后,我拉着范馨怿来到小操场,刚走进操场,黎又文就向我冲了过来。“教师,你怎样才下来?”他用手抓了抓头“你想我吗?”我忍不住笑了。“你呢?你想我吗?”“我……我想的。”他觉得有点难为情,用手蒙住了脸。“文文,教师帮小朋友换衣服了,所以此刻才下来,可是,我很想小朋友,当然也想你。多谢你!抱一下吧。”我拉着他的手,对着他微笑着。黎又文的小脸上顿时绽放出可爱的笑容。
分析:
黎又文小朋友是个性格略显内向的孩子。虽然他十分愿意表达自我的一些想法,可是由于缺少必须的锻炼,就显得有些害羞。我首先他表示了感激,虽然他的话语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可是我为他在交往上的提高而高兴;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我没有急着让他回忆还有的话语,而是欣赏地鼓励他,相信在以后的日子中,他会更加活泼可爱,他的语言表达本事会更强。
推荐观察法分析范文三
5月10日第1天
今天,老师叫我们回家种绿豆。刚把作业做完,我就去拿了一颗绿豆观察一下。我正观察着,突然,我发现绿豆中间有一个白色的地方。我想:这有什么用呢?于是,我问了问妈妈,妈妈说:“这个地方是绿豆发芽的地方”接下来是种绿豆的第一步。我先在一个小碗里灌满水,把绿豆放进水里,把浮上来的绿豆扔掉,剩下来的绿豆等泡涨了再种。
5月11日第2天
今天,我的绿豆已经变大一倍。绿豆的衣服全破了,露出来白白胖胖的身体。绿豆中间有一个小芽,我知道,那就是绿豆发芽的地方。接下来,我要把它种进花盆里。
5月12日第3天
绿豆泡好了,我们开始种绿豆了!我拿上花盆、水、铲子就出发了。我们先来到植物茂盛的地方铲点土,因为植物多的地方土质非常好。我把花盆里的泥土浇湿,把一个个白白胖胖的绿豆撒下去,再盖上一层泥土,最后把种好的绿豆再浇一遍水,绿豆就种好了。
5月13日第4天
今天早上起来,我第一件事情就是观察我的绿豆。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我的绿豆的根变得更长了,已经深深地扎进了土里。我希望我的绿豆快快长大。
5月14日第5天
今天,我发现我的绿豆长高了一大截,我可开心了!绿豆里冒出了两片嫩绿的小叶子,就像两片切开的玉石。绿豆还是个大力士,花盆里的两块石头都被它掀翻了。我的绿豆一定会长得很壮实。
5月15日第6天
今天,我的绿豆比昨天高了很多很多。两片碧绿的叶子已经完全张开了。我发现,绿豆上面的叶子长得绿油油的,可下面的两瓣绿豆变的干瘪瘪的了,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绿豆芽已经长大了,那两瓣绿豆也没用了,要像秋天的落叶一样掉落了。
5月16日第7天
我的绿豆今天已经高过花盆了,那两瓣绿豆也干透了。我发现所有的绿豆都是朝东的。原来,绿豆芽朝着东边是为了更好的吸收阳光,这样我们就可以分辨方向了。我还发现,长得慢的绿豆芽已经枯萎了,我觉得应该是吸收不到阳光才枯死的吧。
推荐观察法分析范文四
:教科书38页例1、以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3、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互助。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
一、预习提纲:
1、自学课本p38页内容。
2、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么观察物体的?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
二、新授课
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生观察并提问。
1、你观察到的长方体是什么样的?
2、你至少能看到几个面,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那么请四人小组讨论当我们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抽小组汇报,师点评,“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运用这个知识可以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问题”。
三:构建空间想象力
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要求生正面观察,并想象画出从左面,从上面,从右面观察正方体的样子。
2、师再次出示一个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牙膏盒,给学生从不同角度先进行初步观察,再将牙膏盒横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牙膏盒的样子。
再将牙膏盒竖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牙膏盒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八的1-2题。
五: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反馈检测:
(一)、判断
1.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2.观察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只能看到4个面。()
3.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球体,观察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二)、填空
从正面看是个长方形,从左面看是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是个长方形,这是一个()物体。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课后反思:教参上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例题和想想做做1-2,但是如果就这些教学内容,整节课就显得比较单薄,没有训练的深度和广度。现在我们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再是教教材,所以我增加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例题和想想做做1-4,从上课的情况来看,正好是一节课教学时间,比较充实。另外对书上的题目进行了改良,例如想想做做3,书上原来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三个横着的正方形,我把它改成了从正面看到的是三个横着的正方形,一字改动,提高思维的难度,调动了整个教学气氛,原来只有三种摆法,改了一下就有8种摆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材39页例2,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
: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等。
一、预习提纲: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39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课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抽生的小组为单位上台观察,燕记住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观察到的样子记下来,再回到位置上把从四个面观察到的画出来,并同方交流。
师抽生把画出的图形展示出来,集体评议。
2、完成39页例2及做一做(展示评议)
三: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完成练习八第3题。
这是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形状,请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
前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课后反思:由于有例1的教学做基础,本课我仅有10分钟不到的时间即完成了新授知识的教学,后面剩余大量时间都是让学生做练习。效果很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41页例3,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学目的: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
2、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
3、更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1、变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
2、明晰物体组合摆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具学具:小正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纲:
1、结合课本第38---43页,反思你都学会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呢?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由若干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正面图形请学生们猜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较复杂物体的观察(板书)。
(二)新授课
师出示四个小正方体按例3摆放在讲台上,以同方为单位,画出其左面正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抽生展示并说明其理由。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3及做一做。
2、完成练习九1-3题。
(四)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1)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2)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从左边看也是的情况。
(3)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也是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五、课外作业:练习九4-6。
对于根据指定的视图要求拼摆出相应的物体,我鼓励学生思考不同的摆法,锻炼学生的直观思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小组交流,启发想象,在交流摆法时,我肯定了不同学生的摆
推荐观察法分析范文(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