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的情绪心得体会和方法 认识自己,从了解情绪开始心得体会(3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认识自己的情绪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大家好!
有一种人,他一辈子都抱怨着,求学时考试失利而抱怨着题目太难;工作时上班迟到而抱怨着上班时间过早;成家后生活艰难抱怨社会竞争不公。他一辈子活的很累,但心很轻松。
我就有过那么一段时间,整天潇洒度日。与朋友闹了矛盾并不感到有什么不自在,也只是等着对方来道歉,在我看来一切的根源并不在于我,不与他计较已经是最大的宽容。那段时间的言谈举止也颇为上档次,仿佛自己不是一个求知问学的学子,而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师。甚至在那一段时间的考试也是频频失利,但在听见有传闻说是我们班的老师是整个年级教的最一般的老师后,我便将所有失败的原因几乎都归结到了老师身上。并且对于来自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也都是认为成是时代的隔阂。因此一切都是以一种自以为是的心态处理,仿佛整个心都被蒙蔽了
于是那段人生便成为我这一生最放荡不羁的时期,如果说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那恐怕就只有那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心态了。
直到我大病了一场后,再无法将缘由归结到其他事物上的时候,这段时期才算有个了解,我也是真正明白有些事情是推脱不开的,认清了自己所需承担的责任,才将那种几乎“忘我”的心态改了过去。那种心态仅仅是忘掉了自身的错误,忘掉错误的根源,没有看清事物本质。就好比一阵风吹来,过后只是嘲讽别人脸上的污点却浑然不知也不去想自己甚至比别人更脏。这种心态也许可以避免打击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但它带来的更严重的问题是,它可能引导一个人盲目的前进,一叶障目,不能在前进的基础上发现并改进自身的不足,认清自己,最终迷失在一个虚假的完美的世界中。
相反,去积极的寻找自身的不足尤为重要。一个错误的改正比一次成功的经历要收获更多。就像面对一道选择题,你可能无意中选出了正确答案,却不如去放任它做错。因为只有错误和失败可能刺激一个人的自尊和自强的心理,促使人记住它,以后不在是畏惧他。父亲也曾对我说过:“我从不怕你犯错,而是怕你没有一颗悔改的心。”我一直铭记着父亲的这句话,并将它应用于生活当中,并不断改进这自己,至于怎样才能抱怨别人,我相信这辈子我不会有这样的资格。因为毕竟人无完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可以样样强于别人。就像猫能嘲笑鱼不能上树,鱼也可以嘲笑猫不能下水。不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谈何去纠正别人的不足呢?
擦亮自己,才能正式他人。认清自己,才能面对未来。
关于认识自己的情绪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参与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学生会学习的问题,也就是会自主学习。因此,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二者就缺一不可。“时分的认识”就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有效尝试。
(一)、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从情感上愿意学习就是积极学习,积极学习的情绪状态下学习效果最佳。因此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本节课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是积极的:
1、情绪饱满,积极学习。本节课自始自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从开头的故事引入到观察钟面、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发现;再到后面的练习,体会1小时、1分钟的长短、到1分钟你能做什么、自由拨钟等,学生就更热闹了,学生每人都想自己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状态是:抢着说、纷纷地说、热烈地交流,这些充分说明了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昂的学习热情。
2、频繁交往。扩大参与。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员参与,这就要求教者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往空间,这种交往应该是多向式、交互式的,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在本节课中,多次采用合作学习,学生都是人人参与,个个动脑、动口又动手。这些生生之间的交往,既为学生交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又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二)、有效参与是自主学习的保证。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会学习的人。只有学会怎样去学,也就是会自主学习才能适应终身教育,而有效参与恰恰是思维的参与,思维的真正参与就能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有效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在本节课中有效参与表现为:
1、思维活跃。这是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本节课中,学生拨钟说出时刻及在这个时刻做什么?拨钟理解1小时=60分的道理,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关系,学生都要经过思考。一句话,没有思考就不会有真正的收获。
2、独立学习时间多。独立学习的时间就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必要条件,也是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努力把自由支配的时间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
3、表现机会充分。表现是社会人发展的途径。小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而表现则是一个人实现社会化的台阶。在本节课的课堂上,对为什么1小时=60分,通过学生观察时针分针及拨钟发现,我处处放手,真正做到学生会说的教师不讲,学生有能力探究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够升华的教师不去总结,课堂变成了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
综观整堂课,我力求:教师灌输得不多,而师生的启发对话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习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着和参与者,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去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尽量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关于认识自己的情绪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以及秒在生活中的应用;其次是通过观察、体验等教学活动,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而且还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首先是出示教材情景图,让学生描述并说一说自己经历的比1分钟短的事情;接下来让学生观察钟面,认识1秒;学生借助自己手中的钟表感受时针、分针、秒针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课件计时,自己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体验一分钟与一秒钟,强化1秒钟和一分钟的时间观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有趣地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这节课,学生的主动性很强。
1、只注重对秒的认识,没有与学生的已有知识(时与分)相联系;
2、在学生动手播时间的时候,课堂纪律较差;
3、课上对于感受1秒钟的体验有些少,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1秒钟。
1、在课上应该强调一下,今天学的秒与之前学的分、时的关系,便于学生理解时间观念及时间单位的大小;
2、每次在组织学生活动时,都要提前明确要求后在开始,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活动能力;
3、适当增加学生对具体时间的感受,例如:5秒、15秒、30秒等。
认识自己的情绪心得体会和方法 认识自己,从了解情绪开始心得体会(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