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农具的心得体会范文 认识农具的心得体会范文图片(五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认识农具的心得体会范文一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在本节课教学时,先让学生完成了两项任务:一是观察生活中的圆,二是画圆。这就首先使学生对圆有了初步的感知和建立正确的圆的表象,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做好感性认识上的准备。
2、教学中以引导学生自学探究做为主线。
在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意义的基础上,我将课本中圆的特征这一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学探究,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我则真正成为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对于圆心——半径——直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这一系列知识的学习上都体现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在探究“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时,用“折”、“画”、“量”的方法得到了学生所需的知识。学生在探究中情绪高涨,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当然,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又学会了
分工合作的先进方法,将要操作的部分分工落实后又做交流,共同分享研究成果。
当然,透过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我发现有些地方还存在一些不足;
1、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方面明显不足,显得有些生硬。
2、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机智不够,对于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信息处理不灵活,给人的感觉是离不开教案,而且还造成前松后紧的局面。
2022认识农具的心得体会范文二
1、通过观察、比较、概括、抽象,从本质上理解倒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理解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
:,从本质上理解倒数的意义。
一、呈现数据,先计算,再观察发现。
1、出示:3/8×8/37/15×15/7 5×1/5 0。25×4
2、计算后,这些数据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
二、交流思辨,抽象概念。
1、汇报。乘积都是1。
2、你能根据上面的观察写出乘积是1的另一个数吗?
3/4×( )=1 ( )×9/7=1
说说你是怎样写得,有什么窍门?
你还能写出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不过要写得与众不同!(鼓励学生写出整数、小数)
你是怎样想的?如0。5、1。7
3、抽象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可以说谁和谁是互为倒数,也可以说谁是谁的倒数。
4、让学生说说上面的数(用两种说法)。
5、是互为倒数的它们的积是1,这两个数有特点吗?仔细观察这些数。
学生讨论:分数的分子分母调了一下位置;
师:那么5×1/5 0。2×5乘积也是1哟!怎么?把整数和小数也化成分数。
6、沟通:分子分母倒一下跟乘积是1有联系吗?
7、现在你对倒数有了怎样的认识?
三、求一个数的倒数。
1、找一个数的倒数。
5/11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4/7,( )和15是互为倒数。
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的?说说你的方法。(从倒数的意义和现象)
2、会找了吗?你能找到下列数的倒数吗?
3/5 4/9 6 7/2 1 1。25 1。2 0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1)先说说你找到的这个数的倒数的,你是怎样找的?
(2)在找这些数的倒数中,你有什么想说的?
3、现在你对倒数有了什么新的认识?(0没有倒数,其他的数都有,1的倒数就是1。)
四、巩固深化。
1、做一做,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互说倒数,你说一个数,让同桌说他的倒数。汇报几组。
3、判断题。书上第25页的第3题。
补充:(3)2/5×5/2=1,那么2/5是倒数。
(4)任何一个数都有倒数。
(5)如果一个数是a(0除外),那么这个数的倒数就是1÷a。 重点讨论: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那么哪些数的倒数比原数小、大或相等。
4、完成作业:作业本第12页的1、2、3题。
五、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倒数,你对倒数有什么认识?
今天学习《倒数》一课,内容简单,在其他数学版本中只是一个练习内容。倒数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是新的,但是却相当地容易,只要会分数乘法、分数、小数的相关知识就行了。但是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倒数就是两个数分子分母倒一下就行了。这样就会带来对知识本质的偏离,只关注事物的表象。如何来改变学生这一认识呢?
结合自己的个人研究重点:1、关注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2、关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先给自己提几个问题?
1、 倒数的内涵是什么?分子分母颠倒位置的外延与内涵的关系?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倒数的内涵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是倒数的外在表现,正因为分子分母颠倒了位置,那么他们的乘积就是1了,或者说因为乘积是1了,所以两个数成互为倒数就会产生这样现象。
内涵决定着外延,外延是内涵的一种表现,两者关系密切。如果让倒数的外
认识农具的心得体会范文 认识农具的心得体会范文图片(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