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学习大数据的心得体会如何写(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学习大数据的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1、每天有四个1小时的保障
每天保障做一小时的寒假作业;
每天保障一小时的无负担课外阅读;
每天保障一小时的英语自学;
每天保障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或运动。
2、安排与非安排
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每天都必须完成以上的安排;
每天的安排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可灵活自由安排顺序;
如果因外出旅游、回乡下度假等意外安排,可临时暂停执行;
可以偶尔睡懒觉,但绝对不可以影响当日安排的实施。
1、不参加补习班,不请家教,相关课程的学习坚持自己独立完成。
2、语文课程安排
寒假上半期完成暑假作业,寒假下半期,即开学前检查、改正,查漏补缺;
把自己的藏书系统再读一遍,重点读历史、百科知识大全、漫画、中外名著导读等丛书;
假期可以自己买三本自己喜欢的任何书籍阅读;
把以前比较薄弱的知识点的阅读题的规范回答、错别字系统复习。
3、数学课程安排
假期完成数学科目的自学,基本掌握其要领,有选择性挑选典型题目做。
自己注意计算细心化的纠正。
4、英语课程安排
英语学习能力和成绩一般,要重点加强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把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校课本系统复习一遍,每天坚持听剑桥英语的磁带,时间不限;
假期把以前记得的英语单词都记在小本子上,分类汇总;
若有兴趣、有机会,可以把语音和音标接触、巩固一下,尽量保证发音标准。
1、随父母至少于寒假在省内出去旅游一次,并争取省外旅游去一次;
2、至少去乡下亲戚家走访2次,体验乡下的自然生活;
3、每天保证要有一小时的户外活动或运动,散步、溜冰、找小朋友玩等,要注意安全;
4、每两天至少帮家里做一件家务事(10分钟以上),洗衣服、择菜、简单做饭、拖地擦窗户等;
5、一个人尝试独立在家呆1-2天;邀请同学或者小朋友在家玩若干次,并独立招待;
6、每周玩电脑2小时左右,重点加强打字能力的提高;
7、尝试掌管家里经济和家务安排1-2天,当1-2天家长;
8、其他: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但一定保证活动的意义。
1.帮老妈做一些家务活,分担事务;
2.做1-2次有意义的公益劳动或者志愿者活动;
3.学会一项家务技术或其他的小技术,比如做饭、拆洗和安装窗帘;
4.改掉一个坏毛病、缺点、不良习惯;
5.读一部好的书,并写出读后感;
6.根据身边的事物写一些文章,并选出一篇自己认为好的文章,分享给同学和老师欣赏和评价,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7.看一部好的电影或者电视剧,试着写出观后感;
8.学会唱一首好歌;
9.试着尝试做一些自己曾经不敢做的事;
10.完成假期的作业,并努力做到最好;
11.要注意完成学校布置的所有作业,不要漏做或偷工减料,字体要工整;
12.一个星期至少一次到图书馆看小学生课外读物,或者自己家里有课外书的把它看完。最好看一些第三,每天要做适量的运动,不要因为天气寒冷躲
13.天天看电视新闻报道,知多点国家大事,知多点交通防范安全;
14.多帮老妈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多向老妈学习做饭炒菜等的生存技能,在寒假培养一个动手能力强,独立自主的自己。
有关学习大数据的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以“抓根固本、强化常规,规范发展,提高质量”为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精神,加强师生与集体的“融合”,牢牢抓住“质量”这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与师德水平,不断加强学生养成教育,重点突出以下关键词:(教学、教研)扎扎实实、(学生活动)实实在在、(学生行为)规规矩矩、(校园环境)干干净净。
二、班级分析
我们二(1)班共有50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个人发展计划:
根据本人的个性,结合本人优缺点,特制定以下个人成长发展计划:
1.理论学习方面,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掌握自己所任学科的专业特点,善于思考,养成多思多想多写的习惯,做的最优化要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认真做好学校各项日常教学常规工作,抓好教学质量,继续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习惯的。
3、勤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4、基本功方面不间断地练习提高。
5、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四、具体措施:
1、专业水平的提高。
(1)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
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如《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等,及时作好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多看权威性的教育类期刊杂志,如:《人民教育》、《河北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教育》等,了解更多著名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这些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2)、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汲纳中充实自我。
在一级导师的帮助下,在向老教师学习下,坚持教学相长,获得自我发展。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与新课程同成长。
2、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
精心备课;细心批改每一本作业,杜绝错批、漏批现象,探索趣味性作业,创新性作业。要求批语的书写要认真、规范,要及时做好批改记录。有教案、不迟到、不坐着讲课、不提早下课、不拖堂、不挖苦讽刺学生等;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本学期采用“一帮一”以优带差、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切实促进后进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3、勤于反思,完善自我。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4、练就自己扎实的基本功。
“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是教师的基本功。如能写一笔好字,不仅看着潇洒悦目,更能影响可塑性强的学生。简笔画可以使教师板书生动有趣,也会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每周各练习一张钢笔字,不断临摹、揣摩字的写法;师范上学期间有了一定的绘画功底,每天临摹简笔画一张,多向美术老师请教,提高绘画水平。
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课余时间向电脑能手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名领导省心、家长放心、同事欣赏、学生喜欢的科研型教师。
四、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
有关学习大数据的心得体会如何写(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