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患者入院评估范文 肺炎患者入院评估范文怎么写(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肺炎患者入院评估范文(推荐)一
有同学反映,许多驻武汉高校寒假返乡,及归家路途经过武汉的同学的个人信息被恶意泄露,包括他们的姓名、详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手机号、回家车次时间,甚至还包括学校名称,以及他们父母的身份信息在各种微信群里被大肆散播,还有一些同学和家人还遭到了电话、短信的轮番骚扰,甚至上门谩骂。
而另一些地方也出现了“酒店拒绝湖北人入住”“围堵鄂a牌照私家车”等过激行为,各种讽刺、挖苦湖北人的图文也在朋友圈流传。
心痛!无奈!从国家公布疫情信息至今,武汉、湖北,这几个字眼开始让一些人谈之色变、避之不及。
而这些非科学、非理性的极端态度和做法,正在刺伤湖北人民的心,不仅对封城之内抗击疫情的湖北人造成二次伤害,让因各种原因滞留外地的湖北人或有湖北旅行史的人感到恐慌和心寒,还会让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抗疫大局从内部产生隔阂和阻碍。
的确,大难当前人们心情紧张,采取防御措施无可厚非;肺炎存在一定的潜伏期,控制感染源也十分必要;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泄漏个人隐私,进行人身攻击,无视他人的权利,这些行为无异于触犯法律的底线,践踏道德的价值。
在处理滞留湖北人的问题上,湛江市徐闻县的做法得到了微博网友的点赞,湖北的旅客可以在县里的酒店内进行医学健康观察,统一疏解,集中安置,暖心包容的举措为湖北人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也为当地每一位百姓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隔离病毒,但不能隔离爱;科学有序防控,而非以“湖北”作为一刀切的标准,这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对待同胞应有的态度。
因为在这场残酷的疫情面前,湖北人民真的不容易。他们最先成为受害者,也最先成为牺牲者。他们大多数人在返乡之前并未了解疫情的严重性,之后又用坚守为全国人民筑起一道健康的防线。
他们坚强!b站up主(视频内容创作者)“林晨同学”用镜头记录了他眼中的“空城”武汉,在超市里井然有序排队买菜的人们,脸上几乎看不见慌张,冷静镇定得让人难忘。
他们乐观!一条武汉市民晚上高楼间喊话的视频,让人笑着笑着就看哭了,“对面窗户打开,吵下架啊!”心酸中流露出的喜感,却成为了武汉人民在大难面前“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别样诠释。
他们奉献!这个春节放弃与家人团聚留在湖北;几乎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奋战在生死一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无怨无悔,义不容辞。他们在保卫自己的家园,保护自己的同胞,更是在保卫全国14亿人民的生命健康。
“非常抱歉,湖北给全国人民添麻烦了。我们会自行隔离到疫情稳定为止。加油武汉,加油中国。”这样的心声让人泪目。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战袍。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上阵拼搏的不仅仅是那些白衣天使、最美逆行者们,还可以有每一个普通人。“与子同袍”,正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写下的“请战书”!
这封“请战书”的内容可以是:不对湖北籍人民另眼相看,不差别对待,不制造对立,不激化情绪。关爱身边的手足同胞,不论他们是湖北人还是非湖北人,不论他们是家人还是陌生人,不论他们是青壮年还是老幼者,无论何时何地,每一个中国人民都是我们的同袍!
此时的广大湖北人民,他们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不应该被人们忽视,更不应再遭受人们的指责。
因为在这场阻击战中,我们需要面对的,是新冠病毒这一共同的敌人;我们需要实现的,是战胜肺炎疫情这一共同的目标!
在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的同时,也请向与我们守望相助的湖北同胞们,致敬!
加油,我们一起共渡难关!
有关肺炎患者入院评估范文(推荐)二
一、选择题(40题)
1.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 )天。【 d 】
a、7天 b、9天 c、11天d、14天
2.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的步骤是( )【 a 】
a、洗手,确诊口罩内外,鼻、口、下巴罩好,鼻梁片贴紧鼻梁
b、确诊口罩内外,洗手,鼻、口、下巴罩好,鼻梁片贴紧鼻梁
c、确诊口罩内外,洗手,鼻、口、下巴罩好
d、洗手,鼻、口、下巴罩好,鼻梁片贴紧鼻梁
3.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使用过的口罩应如何处理?( ) 【 d 】
a、直接丢弃到“有害垃圾”垃圾桶
b、用酒精消毒后可继续使用
c、毁坏后直接丢弃到垃圾桶
d、用开水(或至少56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用酒精喷雾消毒后密封丢弃到“有害垃圾”垃圾桶
4.下列人群中不属于密切接触者的是( )【 c 】
a、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b、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c、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采取了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d、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5.平静状态下,体温情况超过( )度属于发热。【 a 】
a、37.3 b、37.4 c、37.5 d、37.6
6.咳嗽或打喷嚏时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 b 】
a、用手掌遮挡口或鼻腔
b、要用纸巾或肘臂遮挡,勤洗手
c、无需遮挡
d、以上都不对
7.上学路程不远的话,最好选择如何去学校( )【 a 】
a、步行 b、出租车 c、公交车 d、地铁
8.“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报告时间为:()【 b 】
a、1小时b、2小时c、12小时d、24小时
9.新冠肺炎属于哪类传染病?( )【 b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其他
10.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最主要的途径是( )【 a 】
a、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b、空气传播、气溶胶传播
c、粪口传播、血液传播
d、消化道传播
11.佩戴n95或kn95口罩时,用双手捂住口罩两边,呼吸检查口罩是否漏气,如有漏气,应该如何做?( )【 c 】
a、可用胶布粘紧
b、稍微有点漏气没关系,不影响使用
c、立即更换新的,并重新检查
d、以上都不是
12.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使用过的口罩应如何处理?( )【 d 】
a、直接丢弃到“有害垃圾”垃圾桶
b、用酒精消毒后可继续使用
c、毁坏后直接丢弃到垃圾桶
d、用开水(或至少56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用酒精喷雾消毒后密封丢弃到“有害垃圾”垃圾桶
13.室内地面如何进行清洁消毒?( )【 a 】
a、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
b、可在地面喷洒90%的酒精
c、用消过毒的拖把拖干净即可
d、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14.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人群是( )【 d 】
a、老人 b、儿童 c、青少年 d、人群普遍易感
15.疫情期间,下列行为中正确的是( )【 b 】
a、利用周末时间经常和朋友聚会
b、尽量避免和他人面对面交流,并戴好口罩
c、日常生活中和他人至少保持3米以上距离
d、怕传染,一直在居家不敢去上班
16.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如何处置?( )【 a 】
a、属于干垃圾, 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b、属于污染垃圾,要焚烧
c、要送医院处理
d、以上都不正确
17.如果学校离你较近的地方有疑似病例,则佩戴的口罩如何处置?( )【 b 】
a、应该丢到学校的垃圾桶中
b、应视作医疗废弃物,用黄色垃圾袋装好送到医院,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
c、应该带回家,交父母处理
d、自己准备一个袋子保存
18.什么是密切接触者,下列描述错误说法的是( )【 d 】
a、与病例共同居住
b、与病例共同学习
c、与病例共同工作
d、与病例共同居住一个区县
19.接触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应佩戴( ),必要时需佩戴两层。【 b 】
a、耐酸碱手套
b、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
c、石棉手套
d、绝缘手套
20.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ⅰ级响应代表什么含义( )【 a 】
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21.作为普通民众,心理上如何应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列描述错误说法的是( )【 c 】
a、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b、理性平和的去面对
c、引发焦虑、无理谩骂
d、安慰替代指责与埋怨
22.如微信群内看到“未经证实”关于某某地又发现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应该如何应对( )【 b 】
a、积极转发扩散
b、不信谣,不传谣,等待官方消息
c、不转发,但积极评论
d、只转发给少部分好友
23.疫情防护装备指用于保护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下列不属于呼吸及眼防护具类的是( )【 d 】
a、口罩
b、护目镜
c、保护面罩
d、安全帽
24.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列不是谣言的是( )【 d 】
a、喝板蓝根和熏醋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b、燃放烟花能遏制呼吸道疾病的流行
c、吸烟能预防病毒感染
d、外出尽量佩戴医用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25.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就诊有何注意事项,下列描述错误说法的是( )【 a 】
a、不带口罩赶紧就医
b、主动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c、文明就医
d、应主动告知医生发病前14天内情况信息
以下是多选题
26.怀疑自己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应该( )【 ac 】
a、佩戴口罩,与对方保持距离
b、不闻不问,假装自己不知道
c、建议与自己接触过的人佩戴口罩并前往就近的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d、帮与自己接触过的人到网上找治疗偏方
2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特点有( )【 abc 】
a、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b、呼吸道飞沫是主要传播途径
c、可通过接触传播
d、抵抗力好的人群不易感染
28.学生开学返校当天的注意事项有( )【 abcd 】
a、提前在校豆系统中正确填写要进入校园的自驾车、包车的车牌号
b、学生返校后禁止再次出入校门
c、乘坐自驾车或有正规资质的包车到校,乘车有困难的同学可提前与班主任联系协调解决
d、进入校园服从学校管理,按规定路线行驶,不强行加塞插队,全程家长禁止下车
29.复工抵达工作场所后,自我防护措施有( )【 abcd 】
a、用肥皂、洗手液等把手脸洗干净,并用流水冲干净
b、更换衣物,并对衣物进行通风、洗涤、消毒处理
c、对行李等物品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处理
d、如果旅途比较劳累,可以先进行适当休息,再进行工作
30.复工后,工作环境卫生的保障措施有( )【 abc 】
a、保持工作环境清洁
b、每天通风3次以上,每次20~30分钟,认真做好记录
c、寒冷季节每天通风不少于6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d、为防止病毒传染,最好不要打开窗户
31.疫情期间,去食堂吃饭的正确做法有( )【 bcd 】
a、打饭时可以不戴口罩
b、要刚好吃饭前才能摘下口罩
c、吃完饭后要马上戴好口罩
d、要错峰吃饭,保持1米以上距离
32.下列口罩使用方法正确的有( )【 bd 】
a、摘口罩时应手拿着口罩的外面取下口罩
b、摘口罩时手不应接触口罩的外表面
c、摘下后扔地上即可
d、摘下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洗手或用酒精擦手
33.下列预防新冠肺炎的做法正确的是( )【 abcd 】
a、远离人多拥挤场所
b、说话保持距离
c、经常洗手戴口罩
d、尽量避免揉眼睛和挖鼻
34.疫情期间,在公共场所里下列哪些行为尽量不要做?( )【 abd 】
a、和朋友手牵手,亲密地交谈
b、自己碗里好吃的菜和朋友分享
c、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捂着
d、经常参加朋友聚会
35.疫情期间,学校里哪些地方或物品需要消毒?( )【 abcd 】
a、宿舍、教室、图书馆、食堂、澡堂等场所
b、餐具
c、餐桌椅
d、教具
36.关于“七步洗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d 】
a、准备一盆清水,在盆里面洗手
b、认真揉搓双手,每个步骤至少15秒
c、洗手步骤的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d、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7.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你是一个密切接触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bcd 】
a、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b、不恐慌,不上班,不随便外出
c、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接受社区医生随访
d、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向疾控部门报告
38.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洗手,下列哪些情况需要洗手?( )【 abcd 】
a、外出回家后
b、饭前便后
c、打喷嚏、擤鼻涕后
d、接触公共物品后
39.疫情期间,哪些事我们不要做?( )【 abcd 】
a、组织或参加朋友聚会
b、随地吐痰
c、走亲访友和串门
d、熬夜刷手机打游戏
40.疫情期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戴什么口罩?( )【 cd 】
a、防毒口罩 b、纱布口罩
c、医用外科口罩 d、n95口罩
二、填空题(15题)
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____。【2019-ncov】
2.当前普遍使用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或n95医用防护口罩,一般连续佩戴____小时应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4小时】
3.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泡30分钟、____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75%】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____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发热】
5.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冠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____天。【14】
6.在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应提高防控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____ 、____、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
7.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____、____(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8.在日常防护中,应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____次,每次____分钟。【3,20-30】
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症状之一是发热,平静状态下,体温情况超过____度属于发热。【37.3】
10.疫情防治期间,办公室内人与人之间保持____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1米】
11.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____类传染病,并采取了____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乙、甲】
12.勤洗手是做好疫情防控的一种重要措施,首先流水湿手,涂抹洗手液或者肥皂用“七步洗手法”洗手能把双手各个部位洗干净,“七步洗手法”的要诀是____ 。【内外夹弓大立腕】
13.在公共场合咳嗽时,应该用____捂住口鼻。【纸巾】
14
肺炎患者入院评估范文 肺炎患者入院评估范文怎么写(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