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12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5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篇一

1、对探索自然事物感兴趣。

2、能大胆地进行操作实验,与同伴进行合作。

3、感知塑料小棒摩擦后可以吸取纸屑。

1、塑料小棒或塑料笔杆(彩色笔)、小木棍、梳子、尺子、碎纸屑。

2、记录单。

1、“猜一猜,想一想”,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

(1)教师出示装满纸屑的篮子,请幼儿思考。

师:如果不用手直接拿纸片,用什么办法可以取出篮子里的小纸片。

(2)教师提供彩色笔,继续让幼儿探索取出纸屑的方法。

2、教师示范“摩擦起电”实验,让幼儿尝试实验。

(1)教师实验,幼儿认真观察结果。

(2)让幼儿实验,尝试用彩色笔取出小纸屑。

(3)教师根据幼儿实验进行提问,并进行小结。

小结:水彩笔在头上擦一擦就可以把小纸片吸起来了,是因为水彩笔与头发摩擦以后产生了静电,这种现象就叫摩擦起电

(4)让幼儿将没有在头上或者在其他处(衣服上)擦一擦的彩笔进行试验,然后与老师做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学习总结。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3、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摩擦起电”。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以及记录单。

(2)共同检验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

4、讨论:

(1)为什么有的材料能成功实验?(塑料)

(2)试一试彩笔最大能吸起多大的纸片?为什么?

这些塑料的材料除了与头发摩擦产生静电,还可以在哪里摩擦后也能产生静电,请小朋友去试一试。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篇二

1.通过操作、实验、感知塑料小棒摩擦后可以吸起纸屑。

2.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与快乐,对探索自然事物感兴趣。

1.幼儿验,尝试用彩色笔取出小纸屑。

(3)教师根据幼儿实验进行提问,并进行小结。

小结:水彩笔在头上擦一擦就可以把小纸片吸起来了,是因为水彩笔与头发摩擦以后产生了静电,这种现象就叫摩擦起电

(4)让幼儿将没有在头上或者在其他处(衣服上)擦一擦的彩笔进行试验,然后与老师做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学习总结。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3、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实验“摩擦起电”。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以及记录单。

(2)共同检验不同材料的实验结果。

4、讨论:

(1)为什么有的材料能成功实验?(塑料)

(2)试一试彩笔最大能吸起多大的纸片?为什么?

这些塑料的材料除了与头发摩擦产生静电,还可以在哪里摩擦后也能产生静电,请小朋友去试一试。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篇二

1.通过操作、实验、感知塑料小棒摩擦后可以吸起纸屑。

2.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与快乐,对探索自然事物感兴趣。

1.幼儿每组放2个小筐,1个筐内装有塑料小棒或塑料笔杆;1个筐里放碎纸屑。每组放有与幼儿人数相同的有机玻璃垫板(用积木垫起来一点)。

2.记录单(见附表)。

一、出示材料,让幼儿尝试操作。

(1)教师: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用塑料小棒去吸一吸纸屑,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幼儿操作、自由探索)。

(2)教师:小棒能把纸屑吸起来吗?再试一试怎么做才能让小棒把纸屑吸起来?(引导幼儿拿小棒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再吸)。

(3)教师:碎纸屑吸起来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二、记录操作中的发现。

(1)教师:有些小朋友用小棒把纸屑吸起来了,有点却吸不起来,到底他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请你们两人一组再去试一试,仔细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2)教师出示记录单:这是记录单,请把你用的什么方法画在第一个格子里,在后一格中记录你看到纸屑吸起来的样子和你有趣的发现。

三、师幼讨论,纸屑为什么会被吸起来。

(1)幼儿分别介绍方法,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幼儿的记录单。

教师:纸屑为什么会被吸起来?(静电)

教师:平时你还发现什么时候会产生静电?

(2)教师出示挂图《有趣的静电现象》:这里还介绍了哪些静电现象?这里还有一个好玩的游戏,看看有哪些材料,想玩的小朋友可以收集这些材料,在科学区里去玩一玩。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篇三

塑料筷子、塑料梳子、丝绸、小的泡沫屑或碎纸片、木筷子、铅笔

初步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

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

幼儿尝试各种物体进行摩擦,并找出什么物体能够摩擦起电。

1、教师介绍工作名称:“今天我们共同分享的工作是摩擦起电。”教师到教具柜请教具,将教具放到桌子中间,托盘放在桌子的右下角。

2、教师示范用梳子梳头发,反复的梳几次,将梳子的一端放在泡沫屑上方,请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3、将塑料筷子裹在丝绸里摩擦数次,将筷子的一端放在纸屑或泡沫的上方,请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4、请幼儿尝试。

5、总结:是因为在摩擦的过程中产生了电,所以才能将纸屑吸起来。这就是摩擦起电。

6、请幼儿尝试用木头梳子和铅笔摩擦,看能不能起电。总结:并不是所有的躯体相互摩擦都能起电。

7、教师将教具送回教具柜。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篇四

1、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敢于探索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对幼儿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锻炼与提高。

吸管、气球、尺子、梳子、塑料盒、碎纸片

一、变魔术(出示尺子,碎纸片)

教师示范:我有一支神奇的魔术棒,可以变魔术。念咒语:磨一磨,擦一擦,变变变!——吸起碎纸片

提问:刚刚老师是怎样来变魔术的?用了什么动作呢?

二、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尝试。

1、教师:刚才小朋友猜想了一些结果,现在请你们来试一试,看看到底会发生样的事情?(幼儿第一次操作)

2、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小纸屑是怎样吸上来的?

3、多部位摩擦:你们猜猜,在衣服上磨磨会吸住碎纸片吗?那裤子上呢?(幼儿第二次操作)

4、多种材料的尝试:除了尺子外还有什么磨磨也会吸住碎纸片?

(幼儿第三次操作)

三、引导幼儿交流各自的试验过程和结果。

教师:小朋友用哪些材料吸起小纸屑的?

交流:为什么塑料尺、塑料吸管和气球后可以吸起小纸屑?

两个物体在一起摩擦后会产生静电,叫做“摩擦起电”。塑料尺、气球、吸管和布摩擦后产生静电,因此吸起了碎纸屑,因此塑料的物品最容易产生静电。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篇五

1、引导幼儿在玩中发现摩擦起电的现象。

2、在实验中了解摩擦产生静电的粗浅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塑料制的梳子、尺子和笔、塑料袋、纸屑、毛衣、气球、两种颜色的自制纸盒若干等

1、探索活动:搬运小纸屑

(1)出示塑料制的梳子、尺子和笔、纸屑、毛衣、气球等,请幼儿用这些工具,把红纸盒里的小纸屑搬到黄纸盒里。

(2)幼儿交流搬运纸屑的方法,老师归纳总结

2、尝试与讨论

(1)引导语:“我们换一种方法,尝试用一用摩擦的方法,看看会有什么结果。”教师示范把塑料尺子在毛衣上来回反复摩擦几次,然后接近小纸屑,请幼儿观察。

(2)引导语:“你有什么新发现?”“为什么尺子被摩擦了以后会收起这些小纸屑?”(幼儿讨论)

(3)幼儿具体操作。尝试换一种物品来摩擦,看看会不会出现刚才的现象。比如:用吹鼓的气球表面、塑料袋表面、塑料笔或塑料梳子。

3、教师总结小朋友的发现,告诉幼儿这种现象是摩擦产生静电。并提问让幼儿想一想在生活中什么时候感到有静电?

1、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生活中的这些静电,比如:睡觉前,关掉电灯后,再脱毛衣,看看能否听见“噼啪”的声音,能否看见火星;

2、帮助幼儿了解如何消除静电,如用水或钥匙。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篇六

1、知识:通过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摩擦起电。

2、技能:通过探索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使用记录的方法。

3、情感:对摩擦起电的现象有探究的兴趣,能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到快乐。

重点

最新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案(12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