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认识和心得体会的区别及收获 感悟领悟感受领会的区别(五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理解认识和心得体会的区别及收获一
“周长”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领域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对于“周长”的教学应在学生探索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密切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图形,通过观察与积累,充分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建立周长的概念。同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围、量、算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彼此交流,测量、计算一个图形周长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在活动中巩固对周长的认识,发展数学思考,并为下面的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研究进行准备。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而且通过美术课也理解了“边线”“轮廓”这些词的含义,因此我让学生在“指一指”“说一说”“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的基础上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周长的含义。
2、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会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直尺、细绳、树叶等。
教学过程:
1、播放动画,感知“一周”。
引导学生说说金龟子是怎么爬得?
生交流后,师板书:一周边线
2、指一指,初步体验周长
“书空”,画一画金龟子走的路线。
板书:周长
3、揭示课题。
(一)提供实例认识周长
1、师出示儿童游泳池
让学生指出游泳池池口的一周边线。
完整的说说什么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
2、找一找,感知具体物体表面的周长。
生举例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周长。(从实物到图形,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
3、出示课本62页的第2题,让生描一描
举反例,深化理解周长的概念。
师: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呢?
()
让生辨析
师小结板书:封闭图形
(二)测量、计算周长
出示一个三角形和一片树叶
生测量、操作过程
展示汇报后得出方法。
1、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课本62页的第5题
2、播放课件(比一比:谁走的路线长)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推荐理解认识和心得体会的区别及收获二
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128面总复习内容
1、通过复习使同学熟练掌握已学过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有关知识,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加深对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意义的理解,通过复习面积公式的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观点。培养同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数学意识。
3、教给同学用迁移和转化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联系的思想去解决数学问题。
4、创设相互协作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境,培养全员参与合作的意识。
1、区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不同点。
2、形成知识网络并能熟练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一套,六个不同的平面图形。
六个不同的平面图形。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师:我们五通桥岷江花园二期工程已经动工了,这是岷江小区休闲空地的平面规划图,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哪些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
师: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呢?
生: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2、师:看着这些图形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我想到了花园,鱼池,小路,亭子,喷泉,草坪的面积该怎样计算?
生2:我想到了花园,鱼池,小路,亭子,喷泉,草坪的周长该怎样计算?
生3:我想到了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的面积就可以得到草坪的面积。
3、师:今天我们就着重来复习和解决关于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两方面的知识。(板书:周长和面积)
二、同学自主回忆与课题相关的知识内容。
推荐理解认识和心得体会的区别及收获三
第29页0的认识
1、认识“0”,了解其含义,会写“0”。
2、掌握0—10各数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认识“0”,了解其含义。
理解“0”可以表示起点。
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0”、理解“0”表示的含义。
桃子树图、课件、田字格 、直尺图
一、情景引入
谈话:秋天到了,果子都成熟了,同学们你摘过果子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棵特别的桃子树(出示桃子树图) 你发现什么了?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如一共有10个桃子,每个桃子上面都标有一个数等。)
你们想摘下这些桃子吗?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摘桃子的游戏,好不好?
二、探究新课
1、摘桃子,提出问题
老师说明游戏要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桃子摘下来,告诉大家上面的数是几?然后再把它贴到黑板上。
指几名学生上前摘桃子。
提问:桃子摘完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引
理解认识和心得体会的区别及收获 感悟领悟感受领会的区别(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