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基层三个关系心得体会 农村三农发展心得体会(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农村基层三个关系心得体会

衡东县辖15镇2乡、233个行政村、23个社区。有农村基层党组织691个,其中,有村级党支部61个,村(社区)党委(党总支)下辖支部435个,党总支192个,党委3个。有农村党员17680人,其中,55岁以上党员9475人,40岁以下党员3903人,高中及以上学历党员6394人,初中及以下学历党员11286人。

近年来,我县接力探索、接续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使之成为了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的重要推手。

一是党建引领中心,中心带动党建,两者有机融合。突出党建的引领地位,坚持中心工作与党建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构建了以党建为主导,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党建 ”模式,把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党建 扶贫”“党建 信访”“党建 作风建设”等取得阶段性进展。20个省级贫困村实现摘帽,1.1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信访“三无乡镇”逐步构建。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

二是党建助力发展,发展反哺党建,两者相互促进。近三年,全县投入党建经费近9000万元,逐步完成了70个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20个社区“两化两体系”建设,逐年提高了村(社区)转移支付、干部待遇、离任主干生活困难补助标准,全面推行了村干部养老保险、村干部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解决了村(社区)干部后顾之忧、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把一批“双带”能力强的人才,推上党组织书记岗位,让他们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加快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探索推广了“支部 协会”“支部 农户”“支部 合作社”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葡萄种植、琵琶种植、生猪养殖等一批农村种养殖项目生根发芽,涌现了一批“党员致富带头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明显提高,党员群众实现增收。通过以加强基层党建为发展提供坚强保证,用发展成效来检验基层党建工作成果的方式,初步实现了“党建促发展,发展强党建”的目标。

三是党建激发创新,创新驱动党建,两者同步提升。针对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不断推进方式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同时,以创新成果为抓手,推动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建立了“季查季比季通报”制度、暗访制度和问题回访制度,强化了党建工作日常督查考核。出台了《关于对拟提拔任职的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党的知识考试的暂行办法》,将考试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依据。制定了《关于落实乡镇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组织委员和联点党员干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的实施意见》和《衡东县基层党建工作问责办法》,明确多个层面责任人的党建工作职责,规定了6大类38小类的问责情形和6种问责方式,倒逼管党治党责任落实。

第一,“虚功难做”思想依然存在。在党组织书记层面:少数党组织书记面对紧迫的工作压力和繁重的工作任务,觉得抓党建工作有些矫枉过正,存在一些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不愿具体谋划部署党建工作,工作来了只是批办或交办,仅当一个“二传手”。在党员干部层面:一些镇村干部“固执”地认为抓党建工作是乡镇组织委员和村(社区)党建专干的事情,对自身抓党建工作的认识不清,或“刻意”撇清自身抓党建工作责任,不愿扯上抓党建工作的“麻烦”。在普通党员层面:一方面繁多的学习、会议和考核,让有的党员产生了“不堪其扰”的错觉;另一方面,农村党员年龄普遍偏高,60岁以上占农村党员总数40%,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偏低,认为党建是“虚功”,相较于搞党建,搞生产的积极性更高。

第二,“被动应付”局面未全扭转。调研发现,部分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主动性、创新性和及时性不够,被动应付抓党建的情况还存在,具体表现为“三重”:一是依赖思想较重。形成了“坐、等、靠、要”的思维,对抓党建工作总是上面推一推,下面动一动,对安排部署的工作始终停留在等模板、要模板、用模板的阶段,开展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较差。二是惰性思想较重。一方面,对抓党建工作缺乏深入思考,抓党建工作缺乏有效的办法,陷入了“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没有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党建工作,不管能不能用、用不用得好,都是照抄照搬,缺乏创新。三是形式思想较重。存在落实党建工作重形式轻实效的情况,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执行走过场,村民议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签字多、开会少,补资料、做资料应付检查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第三,“落实落地”举措执行缺位。个别乡镇没有抓好有关党建工作制度的落实,表现为“两个不到位”:一方面是制度完善不到位。部分乡镇既没有认真了解和研究问责办法,更没有参照县里的问责办法,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细化的、切实可行的考核问责细则,导致党建工作压力传导不到位,党建工作责任不清。另一方面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在党建工作追责问责上,仍然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讲人情、讲面子,当“老好人”,较真碰硬的态度还不够坚决。在党建考核结果运用上,仍然比较虚化、弱化,结果运用成效不够明显,干部任用首看党建的要求贯彻的不够彻底。

第四,“难点薄弱”问题尚未根治。调查反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对流动党员管理缺乏有效手段;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素质还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有差距,年龄老化、思想僵化等问题较为突出;部分村自身“造血”功能不强,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难保障,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村级活动服务场所管理不规范,存在“脏、乱、差、闲”的现象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是一直以来未得到妥善解决并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更有主观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政治站位不高,缺少“大格局”。一方面,由于没有解决好工学矛盾,平时疏于学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没有学深悟透、入脑入心,还没有把“抓党建是最大的政绩”“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等先进观念深深根植于思想中,依然认为抓党建是潜绩看不见,抓经济是显绩看得见,因此私心作祟、任意取舍;另一方面,受制于眼界的狭隘,不能调整视角,站在全党全中央的角度去看待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战略部署,去感同身受这一重大决策,总认为“党的建设”“执政地位”等宏大命题应该是上级考虑的问题,眼中只有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

第二,自身能力受限,缺少“高见地”。一是定位不准,“大包大揽”抓党

农村基层三个关系心得体会 农村三农发展心得体会(九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