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家风心得体会总结 历代名人的家风家训心得体会(六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苏轼家风心得体会总结一
赠刘景文
sū shì
苏轼
hé jìn yǐ wú qíng yǔ gài,jú cán yóu yǒu ào shuāng zhī。
荷 尽 已 无 擎 雨 盖,菊 残 犹 有 傲 霜 枝。
yì nián háo jǐng jūn xū jì,zùn shì chéng huáng jú lǜ shí。
一 年 好 景 君 须 记,最 是 橙 黄 橘 绿 时。
主题苏轼家风心得体会总结二
1、天覆群生,海涵万族。 ——苏轼 《湖州谢上表》
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苏轼
3、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晨兴半柱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苏东坡
4、长淮忽过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苏轼
5、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苏轼
6、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 ——苏轼
7、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苏轼 《晁错论》
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杂说送张琥》”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10、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 《定风波》
1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12、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 《卜算子》
13、思其始而围其终。 ——苏轼 《思治论》
14、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1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苏轼 《赤壁赋》
16、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还歌缓缓归。 ——苏轼 《陌上花》
17、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做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 《临江仙 送钱穆父》
18、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苏轼 《临江仙(送王缄)》
19、“前尘往事断肠诗,侬为君痴君不知。 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间多情痴. ——苏轼 《无题》”
20、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苏轼 《晁错论》
21、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纱窗。 却是姮娥怜双燕,分明照、话梁斜 ——苏轼 《少年游》
22、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2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2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 几次叫童儿去打扫, 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 傍晚太阳下山时, 花影刚刚隐退, 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苏轼 《花影》
2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 《定风波》
26、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 《望江南》
2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苏轼
28、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 《东栏梨花》
29、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
苏轼家风心得体会总结 历代名人的家风家训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