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不停学网课心得体会及感悟 网上听课的感受(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听课不停学网课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综合这次教师的教学方式,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一、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本次参加讲课的教师都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老师们的课件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实用有效,不花哨,不杂乱。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富有创意。多媒体的使用恰到好处,教案制作、歌谱制作新颖、首先由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导入,还有教师制作的油灯。
在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用图谱展示音乐,给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音乐。但在多媒体的使用中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今后大家在制作课件时应注意尽量使课件中的所有音乐素材音量保持一致。
第二、备课方面
教师备课的三个要素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和学法。本次听课的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各位参赛教师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尤为突出,因为教师使用的学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所以在这一环节上更体现了教师的优秀素质和课堂应变能力。把秘密藏在橘子里,导入新颖,在歌曲新授完毕后,老师简单的舞蹈邀请学生伴唱。开始老师跳得很起劲,可现场学生唱得音量小又没激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停下来并要求学生有感情的再来一遍,但老师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刻意随着学生的伴唱越跳越没激情,这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主动停下来,并且自己提出了问题所在:因为唱的没有激情,所以跳得也没激情了。在接下来的新轮授课中,学生主动提出要有感情的演唱一遍为老师伴奏。可见在这堂课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作了充分估计,并对各种状态预设了积极的应对,所以才有课堂上的临乱不惊,精彩迭出。
第三、教师的音乐基本功
在优质课中,教师的基本功尤为重要,大部分老师的基本功就非常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第四、专家点评,明晰今后工作思路。
本次观摩活动令人印象深刻,获益颇丰的还有专家点评。几位专家针对参评课的点评和建议,可谓提纲挈领、一语中地。总结如下:
(1)教学目标应紧紧围绕学生来设定,教学过程紧紧围绕目标来展开。(变‘通过教学使学生„„’为‘学生能够„„’)
(2)备课时应反复琢磨,多唱、多听音乐作品,突显“音乐形象”,把握
“音乐要素”。
(3)设定的问题应该突出“音乐”性,要实际。
(4)对歌词挖掘很深,却忽视了对音乐要素的挖掘。如:“休止符”对表
情达意的作用;节奏、旋律的对比呼应等都应是把握的要点。
(5)不要太过重视教学环节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如部分课堂歌曲完成不好,学生展现太少,只因被其它活动冲淡。“自己唱歌才是最好的体验”!
(6)欣赏课应培养学生一种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
(7)音乐应该是“听”出来的,是一个从感性(声音)——理性(谱例)——感性的过程。
(8)创编活动可有一个特指的范围,避免整首歌曲的创编。用“lu”“la”等模唱时要适当,因为对于学生来说相当于新学了一首歌,难度过大。
(9)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突破和创新。可超越教材内容、追求多样化的课堂。
(10)应当注意的教学细节:
避免教师一遍一遍地跟唱;起拍时手势、语言等要干净,不要重复;多媒体画面太花哨,会影响听觉;避免过多专业术语的运用(太成人化);刚学会歌曲时不要马上用伴奏带;避免和学生太过亲昵的肢体接触;教师无意的走动、活动、转身等不要破坏了音乐营造的意境。
总之,在每节优质课中,都能感觉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因而每堂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所以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
对于听课不停学网课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通过推门听课发现,绝大部分授课教师能做到充分备课、认真上课,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通过较好的教学设计将学生的发展落实在有效课堂教学上。课后,校领导与授课教师进行了交流,肯定了授课教师的优点,并针对不足中肯地提出了改进意见。
此次活动,有利于了解教师平时真实的教学情况;有利于收集多方面的资料,为教学评估和教学指导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学管理者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信息、经验、思想和情感;有利于发挥校领导指导教学,服务教学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全体教师精心备课、潜心教研的自觉性。推门听课,这项工作将是一项长效的工作,不是为了应付领导听课而特意的准备那些作秀式的、表演式的课,要求平时怎么上就怎么上,让课堂真实起来,让问题暴露出来。都不藏着掖着,才有利于发现问题,探讨方法,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现将课堂教学和教案中的基本情况汇总如下:
(一)好的方面
1、教学态度端正,课前准备比较充分。
首先是教师的精神面貌很好,讲课有激情,绝大部分教师使用普通话授课,板书也比较工整。所有授课教师能做到精心备课,熟练掌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并正确处理教材,表现出较好的专业水平和教学基本功;在此基础上,有的老师还很好地做到了脱稿授课。
2、教学环节设计严密紧凑,课堂容量大,节奏感强,实效性强。做文章切忌平铺直叙,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生动的导语、巧妙的点拨、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富有节奏感的设计、层次分明的环节、引人入胜的问题设臵,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的课上疲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兴奋点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这样的课让学生紧张而快乐,“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潜能,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无论从讲课情境的创设到新知的探究,练习的设计,课堂实验,学生活动等都体现教师的独具匠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不断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
3、课堂设计精、结构巧,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交流反思等符合新课程理念,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法灵活。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说一说、分一分、演一演,读一读,小组合作等,在愉悦的课堂教学中掌握、理解新知等等,都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角色逐步转变、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凸显、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努力让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互动、对话的平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态和蔼端庄,课堂语言亲切。
关于课堂语言,比如声音清晰,语调沉稳,富有穿透力,善于运用声音的抑扬顿挫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之中;再如语言有感染力,教态有亲和力,对学生的提问有吸引力,对学生的评价有说服力,等等。
5、密切联系考试或高考要求,有限时性思考、阅读或练习标准,体现
2讲练结合原则,注意了课堂迁移训练。
(二)不足之处
1、多数教师未明确展示或告知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多数教师在照顾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发展方面有一定欠缺。
3、少数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太好,需要进一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
4、部分教师课堂教学节奏不够紧凑,教学内容容量小,单位时间内的效率效益比较差,知识的前后衔接不自然。
5、部分教师缺乏启发、诱导和潜移默化,只是注重教法设计,整堂课是“一言堂”,只有教师一人在滔滔不绝,没有或不重视学法指导;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认识和重视有待提高。
6、对学习效果或探究成果的反馈方式比较单一,且不够充分,教师的提问有些单一,甚至有明显的针对性、倾向性,有些抑制学生的思考空间,我们应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觉得独立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合作讨论,实验操作等进行体验总结。比如:只问集体不问个人或部分;不叫学生上台板演;不主动诱导学生深入探究;等等。部分老师不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特别是学生在回答或提问问题时)的闪光点;要对学生大胆的、另类的,有时甚至是不切实际的回答和提问予以肯定或解释;我们常说要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可我们又往往不给学生发展个性的空间。
7、教学语言问题:一是语言的亲和力。有的教师本是想表扬学生,由于语言生硬,赞语走了样,赞扬的目的失了色。有的教师整堂课一个调子,导致学生在前几分钟能集中精力,随后带来的便是溜号、走神。还有的教师声音的高低调整不当,整堂课的“高调”会是一种噪音,这种噪音,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二是语言的适用性。有的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布臵的任务、阐明的观点,在表述时过于机械僵化,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学生听不懂。三是语言的严密性。有的教师东一句西一句,说着这块又想起了那一环节,于是便放下这一段又去弄那一段,导致语言不连贯,学生的思维完全被教师搅乱了。
8、环节设计问题: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导课、新课和练习。所存在的问题是:有的教师导课与新课混为一谈。准备课没有达到过度应有的作用,新课的重点不突出,难点也没有得到很彻底的突破;有的教师新课各环节混乱,不能环环相扣;还有的教师练习不能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练习量少,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9、课堂秩序:有的班级学生动手做、动手写、动口说时课堂上便乱了起来,放出去边收不回来了,秩序上的混乱还表现在教师在布臵任务前不能把要求说清楚,学生边做教师边说,即打扰学生的思路又不易学生听清要求。
10、板书问题:首先是所有教师的板书不规范,大家都知道“字如其人”的道理,一手工整规范的粉笔字既是自身素养高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认真读书写字的无声示范和引导;其次是部分教师没有板书设计,随手随处写写画画,杂乱无章。板书是本堂课知识点的精华,设计好板书也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授知识的有利途径,教师的板书要针对本课的重点以简洁明了的字、词、句、图、标识性图标等进行设计。
(三)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1、对教师个人而言:
(1)必须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需要老师有一种冷静的头脑和处事不惊的态度。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必须的,还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调控课堂的能力要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事态的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必须要有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对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
(3)必须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认真的课后反思。课前准备包括备学生、备教材。作好充分、足够的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课前5分钟,我们要思考三个问题:
①在脑海里再一次考察一遍教学对象,即班级学生的情况,最后确定教学方法与技巧。
②在脑海里再一次梳理一下本节课主要内容及教学流程。
③设想一下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自己的应对措施,尽可能让事情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课后5分钟,我们同样要思考三个问题:①本节课自己在课堂里的真正角色是什么?
②本节课令自己满意的地方,及感觉良好的情节有哪些?
4 ③本节课对学生是否有效?自己感到不理想的地方有哪些?以后如何补救与改进?
(4)必须放手让学生质疑并努力提高学生质疑的质量。课堂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品,学生只是这些专利品的代言人。虽然
听课不停学网课心得体会及感悟 网上听课的感受(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