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花园口纪念碑心得体会总结 观黄河花园口有感(五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于黄河花园口纪念碑心得体会总结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片断,以雄壮激越的音乐演唱和朗诵
来感染、调动学生。
二、学生们把预习所查资料展出并汇报交流,共同了解《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颂》中其第二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
3、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
4、“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5、诗歌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
四、内容探究
1.颂歌的首尾如何呼应的?
2.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是不是病句?为什么要词性活用?
4.探究课堂上生成的各种相关问题。
五、小结课文
六、欣赏《黄河颂》音乐
教学目标:
1.朗诵并学唱《黄河颂》
2.拓展延伸提高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概述上节课内容,组织《黄河颂》的朗诵表演
二、学唱《黄河颂》
三、组织学生表演唱(安排好领诵、齐诵、个人领唱和合唱,如学生能力强,方能有好的效果)
四、再组织学生欣赏并演唱《保卫黄河》并讨论:为什么保卫黄河就是保卫国家?目标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黄河颂》
五、比较阅读《长江之歌》再次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如能阅读和演唱结合效果更好。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阅读材料见《语文课课练》
练习设计:
练笔 1、评析《黄河大合唱》其他乐章的歌词
2、赏析你平日里喜爱的歌曲之一
3、为你熟悉的一段音乐填写出歌词
对于黄河花园口纪念碑心得体会总结二
1、知道什么是摇篮吗?一提到摇篮,你眼前仿佛浮现出什么景象?给你什么感觉?[温馨、舒服、留恋……]
2、曾经有人说,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板书],你想到些什么?
3、齐读第3自然段,读出那摇篮一般的感觉。
1、正音:*媲美 繁衍 侵蚀 开垦 *折腾 不折不扣[多音字正音规则记少不记多。]
2、 自由读课前连接语,提炼主要问题: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启示?实践活动。
1、呵呵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默读圈画,写感受
2.1 自然段
(1)数字背后,你仿佛看到怎样的黄河?( )的黄河
(2)每一次决口,多少房屋良田被毁,每一次改道,多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又是怎样的黄河?
(3)数字的背后藏着苦难啊!齐读。
3.5自然段
(1)感受对比手法。
(2)想象:高出10米,几乎相当于3楼的高度,逐年升高的黄河,需要不断增高堤坝,对百姓来说,什么感觉?苦遇上决口,黄河两岸的百姓就更苦了,他们会怎么说?这就叫——叫苦不迭啊!
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此时的黄河吗?
板书——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发现这句话,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板书忧患:曾经令人心驰神往,此刻却让人心惊胆战
小结:这样的总起句和过渡句,抓住了就可以把课文的内容提炼出来。
4.67自然段
(1)——黄河变化的原因与对策这两段也可以通过提炼关键句的方式说得更简练学生自读。
黄河花园口纪念碑心得体会总结 观黄河花园口有感(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