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交流心得体会和感想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简短(6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家校共育交流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以《上城区德育“”发展规划》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国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意见》和《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利用各种渠道、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积极作用,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共同体,使学校的家庭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1、本学期学校要重点围绕“幼小衔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通过叶莎校长的报告《为孩子寻找幸福的人生起点》等专题讲座,以及适应性培训班、家长课堂的开设,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家长了解孩子成长过程提供学习机会,更好的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
2、积极准备,迎接区家庭教育指导调研评估工作,不断改进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与方法,切实提高家教指导的质量与效益,参加家庭教育优秀学校评选。
3、加强课题研究申报区级家庭教育课题《人格培养在小学高段学生中的实践与研究》,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实践与研究,积极倡导开展学习型家庭的活动。
4、进一步学习,提高教师(班主任)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意义的认识。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进一步改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方法与途径。切实提高家教指导工作的实效。
三、具体工作:
1、家教工作形成制度化、常规化,完善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讲座活动,不定期召开各类家长会,完善家访制度。
2、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家校联系本与家校通的使用。方便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开拓家长的视野和思维,让他们认识到科技发展的速度之快,以便更好地教育下一代;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大力做好家教宣传工作。
3、继续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家长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开展评比满意教师活动,表彰模范家长,提高家长参与学校建设的热情。
4、积极做好家庭教育与家教指导工作的资料积累,参加各级各类的家教指导、培训与考评。努力做好家庭教育观念、方法的调查研究及信息反馈等工作。
5、加强家庭教育研究,
(1)我校将认真开展家庭教育校级课题《关于小学生责任心培养》的研究,围绕课题扎实开展各项工作,通过研究发现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从而让更多的家长受益,提高家长的育人水平,最终让孩子受益、社会受益。争取在下半年进行申报区级立项课题进行研究。
(2)对特殊学生建立档案,协同家长一起关注孩子的成长,重视心理健康的辅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通过家教研究学习,在家长和老师中广泛征集家庭育儿经验论文。
四、每月安排:
二月份:
1、修改家教工作计划及分阶段实施计划。
2、组建、调整新家委会人员。(一年级新成员)
(1)针对家长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尝试举办小型“家长座谈”,共同研讨教子良方。(2)参加区指导中心的“父母茶座”活动。
3、申报区级家教课题《人格培养在小学高段学生中的实践与研究》宣传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重要性。
4、开通家校通,发放家校联系册,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三月份:
1、筹备家长观摩教育、教学活动(区视频观摩活动)
主题:“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
2、积极参加家庭教育教育指导课题研究活动。(快乐星期四)
3、校“家长委员会”会议,家教委员会主任改选。
4、开展全校家访周活动(第6周)。
5、举办一年级家长学校(第1次)。
四月份:
1、“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区视频观摩展示活动。
2、幼小衔接适应性培训的方案和教案。幼小衔接适应性培训班开班,为学前儿童家长开放日活动。
3、叶莎校长“为孩子寻找幸福的人生起点”专题讲座。
4、开展学习型家庭活动征文评比。
5、召开家教领导小组会议。
五月份:
1、积极准备,迎接区家庭教育指导调研工作。
2、评选优秀学习型家庭及介绍家教方法。
3、继续举办一年级家长学校。(第3次)
4、家庭教育中遇到的诸问题的讨论研究。
5、做好家长开放日工作,收集反馈单。
6、对家长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六月份:
1、参加上城区优秀指导站的评估。
3、召开各年级学生家长会。
4、表彰模范家长,提高家长参与学校建设的热情。
5、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七月份
1、《人格培养在小学高段学生中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中期的小结。
2、布置暑假学习困难生活动。
3、家教材料归档。
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家庭教育指导在内容将进一步深化、优化,创新意识体现在我们的工作中,内容应具有超前引导、预防型,赋予家庭教育更新更多的意义。我校将进一步办好家庭教育指导站,进一步开创家教工作新局面,为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新人才而努力。
描写家校共育交流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现代社会需要和谐与平等的沟通,有了沟通就容易彼此理解,有了理解就便于双方的步调一致、协同努力。对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来说,只有通过有效沟通,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形成友好的伙伴关系,家校之间的合作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家校协同教育才能获得良性发展。家校合作的基础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
在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就好比学校的形象代言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可避免。成功的沟通能帮助班主任在家长心目中树立威信,增强信任感,从而促进家校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担任班主任多年,和形形色色的家长接触,我感悟到:当人与人之间都能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那么我们的教育环境就会更加和谐,教育的凝聚力量和创造力最大限度的开发才有了可能性。
学校刚成立了社团,班里一名女生z参加了其中的轮滑社。周四课外活动时,她不小心摔了一跤,磕掉了小半颗门牙。同学已经陪她去医务室看过,简单做了处理,医生建议去医院看看。
晚自修下课之后已经是晚上9点半,我才知道了这件事。考虑到已经比较晚,与学生z商量之后决定暂时不惊动家长。
周五早上我电话通知了z的爸爸,并且将医务室的建议也告知家长。家长表示,周五下午2点半放学之后再带她去医院看。
结果周五下午,我刚到家,就接到了z的妈妈打来的电话。电话中家长语气比较激烈,对我也有所怨言。虽然我当时感觉到有点委屈,但还是耐着性子听完了她的话。然后我心平气和地说:“现在当务之急是先带孩子去专门的医院看看,听听医生怎么说。然后我们周日晚上在学校见面详细谈,因为电话里头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你看这样行不行?”同时我也提醒她,要去正规医院看,并且保留好医院里的所有发票等,可能在医药费报销的时候要用到。家长采纳了我的建议,先带孩子去了医院。
周日的晚上我们在办公室见了面。他们一进办公室,我就赶紧起身,给他们让座,并给他们泡了茶。原本有点气鼓鼓的母亲看起来神色缓和很多。
反思1:平静沟通,环境需选择。
俗话说,说话要看场合。情感专家在分析夫妻吵架时也建议不要有外人参与,因为自尊心,大家都拉不下脸来,也因为旁人的“越帮越忙”,反而起到“煽风点火”的反作用,致使矛盾激化。
通电话的时候,这位妈妈正在气头上,假如我也据理力争,一场唇枪舌战即将发生。或许我的义正辞严会让她讨个没趣,但表面的胜利背后换来的却是家校双方之间心灵距离的疏远。
因此,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她先说出心里想说的话,然后给彼此创设一个平等温馨的沟通环境。走进办公室、倒上一杯茶的过程,既让她稍稍平息刚才的怒火,也显示出我对她的尊重,不管她的态度如何,来访者都是客。
“你说一个女孩子,门牙掉了半截,简直就是毁容了。这可怎么办?……”很明显,孩子的母亲很着急,也仍然有点激动。
我暂时不发表意见,只是耐心地倾听这位母亲的抱怨。我一边听,一边整理头绪。然后我发现母亲对于我的怨言,主要就是因为出差在外地的父亲没有跟她沟通好,没有把我告诉他的消息完整、清晰地转告母亲。所以母亲误会了我,以为老师想大事化小或者不想多费心思所以轻描淡写地解决了这件事。
反思2:了解真相,倾听能解疑。
倾听能够有助于了解事实的真相。倾听意味着你努力体会对方的感受,是为了对方的缘故在听。倾听的时候,应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对方的话语上,而不要想着自己该怎么回答;倾听的时候,你完全接受对方所说的话,而不去评判话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倾听就是能够复述对方所说的话,能够描绘对方向你倾听时的感受。
我庆幸自己运用了倾听的技巧,走进了对方的生活,知道了对方的内心世界。而这位妈妈因为我的倾听,絮絮叨叨地把委屈和抱怨都一股脑儿倒了出来。由此,我也找到了她“怨从何来”的真相。
“是啊,门牙真的很重要的。换成我是她的妈妈,也要着急的。好久好在,现在医疗技术比较发达,还是有办法弥补的。只是最近这段时间她会有点别扭的。不过z倒是很镇定,事情发生了之后,首先就到医务室看过了。周四晚上因为太晚了,她就说暂时不要告诉你们,免得你们担心,睡不好。看来,她不仅活泼而且还很孝顺呢。”
反思3:换位思考,理解为前提。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
家校共育交流心得体会和感想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简短(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