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小康社会心得体会总结 全面小康社会的体会(3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推进小康社会心得体会总结一
这次全域旅游工作推进大会,是市委、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全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动员大会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全域旅游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力量,深入贯彻落实“旅游兴市”发展战略,共同参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我市旅游业实现更大突破、迈上更高台阶。刚才,我们隆重表彰奖励了2019年度为全市全域旅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市委、政府向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讲3点意见。
过去一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业呈现提质增效、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是旅游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x万人次,同比增长x%;实现旅游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先后荣膺全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奖”“中国美丽乡村”和省“休闲农牧业示范市”等称号。二是旅游改革创新取得重要成果。高规格成立文旅委,组建了省首家旅游警察大队、巡回法庭和工商分局,积极搭建公司化运营平台,构建了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旅游工作推进机制。三是旅游产品供给体系不断完善。围绕功能提升、要素配套、招商引资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政策和扶持措施,全年新增a级景区x处、旅游企业x家、旅游示范村x个,旅游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x个,辐射带动x万多名农牧民稳步增收,实现旅游收入x万元,同比增长x%。四是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出台了《x市旅游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吃、住、行、游、购、娱”配套保障紧密衔接,启动运行游客服务中心和智慧旅游服务大厅,全市各主要景区景点、交通沿线、公园广场等重点区域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标识标牌全覆盖、旅游厕所全覆盖。五是品牌宣传营销成效明显。成功举办承办了x乡村旅游节暨x乡村旅游季、x国际驭马文化节、马奶湖冰雪盛会等37项重大节庆活动,与各大省会城市、主要客源地和周边地区的互利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旅游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差距和不足。与大众旅游时代和全域旅游发展要求相比,当前我市旅游业发展中还有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是:产品供给方面,旅游资源多、产品少,看点多、卖点少,淡季长、旺季短,观光游客多、度假游客少,旅游供给与需求对接不足,与文化衔接不紧,与行业融合不深,旅游业发展还处于观光经济、景区经济、门票经济阶段。要素配套方面,“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环节发展比较缓慢松散,配套项目少、档次品位低、产业链条短等问题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突出“短板”,难以充分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服务保障方面,与旅游发达城市相比,在服务理念、服务品质、服务氛围等“软实力”上还有较大差距,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水平还不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营销推介方面,宣传营销手段还比较传统,宣传策划还不够到位,创新手段还不够多,精准营销力度还不够大,x旅游对外影响力和竞争力还不强,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突出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采取更有针对性地措施,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今年旅游产业发展压力空前。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信心决心。可以预见,“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上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旅游业高速增长态势也将持续保持,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市上下一定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牢牢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战略机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大力推进我市全域旅游发展,切实把加快发展全域旅游作为事关转型发展、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以旅游业的大发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转型。
我市作为展示x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要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旅游兴市”发展战略,坚持全方位统筹衔接、全景化全域打造、全产业融合发展、全要素提升服务、全角度宣传营销,全面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2020年,力争游客接待量达到x万人次,同比增长x%;实现旅游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在规划引领上求突破,实现全方位统筹衔接。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今后发展中,一定要把规划先行作为引领全域旅游发展的“铁律”,牢牢固化在思想里、深深扎根到实践中。一要不断完善规划体系。继续加强顶层设计,要把专家论证、征求民意、集体决策等程序作为制定规划的必经程序,集思广益、汇集众智,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品质化方向,加快编制《全市旅游产业重点项目规划》,重点对xx旅游区等景区的参与性项目进行补充完善,避免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和单一化,推动景区从单一的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二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现代旅游的第一资源,基于文化的优势也是最根本、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是持久的、核心的竞争优势。在规划中,要深入挖掘xx等特色元素,推动旅游和文化有机结合、深度融合,着力提升旅游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让一花一草、一街一景、一城一筑都充分彰显文化内涵和浓郁风情。三要加快推进多规合一。要牢固树立规划建设“一盘棋”的思想,全面加强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文化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农牧林水各类规划的衔接协调,实现全市规划“一体化”、旅游规划“一张图”,以规划融合促进产业融合、行业融合、事业融合。四要强化规划执行。要切实增强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连续性,坚决杜绝“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真正让规划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导航仪”和“施工图”。
第二,要在空间布局上求突破,实现全景化全域打造。全面落实《全域旅游顶层设计及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以“x”板块为龙头,以“x”“城市”“煤都”三大板块为支撑的“1 3”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围绕x主题,加快推进x旅游区“一体化”运营,重点做好xxx及周边主要道路、重要节点的绿化美化和景观提升,加快x周边环境提升改造,进一步完善x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和功能布局,着力打造以x旅游区为核心,以xx为两翼,覆盖周边xx平方公里区域的“大x”文化旅游区。围绕xx主题,坚持用景区理念提升城市品质,像打造景区一样精心打造城市,重点抓好xx等旅游街区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年内,要引进xx等知名商业品牌,盘活闲置酒店和存量商业,构筑城市与旅游发展互为支撑、融合互动的新优势。将休闲旅游元素融入城市公共服务系统,加快完善xx等公园绿地广场,完善城市休憩点、观景点、服务点等旅游服务设施,让城市慢下来、游客停下来,打造休闲旅游示范城市。围绕xx主题,重点抓好xx等项目的改造提升,加快建设景区x驿站,整体提升苏布尔嘎嘎查乡村旅游品质,形成集聚发展效应,打造独具特色的x旅游度假区。
第三,要在“旅游 ”上求突破,实现全产业融合发展。“旅游+”是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方向。要大力实施“旅游+”战略,不断培育创新旅游新业态,打造旅游投资、旅游消费的新热点、新亮点。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加快推进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建设,确保xxx月底前全部完工,年内完成x主体工程,探索采取ppp模式建设x小镇。加快推动xx等旅游项目,年内完成公安专项影视基地建设任务。力争引进xx公司托管运营民国影视城,打造影视产业试验区。支持xx等场馆发展“文化旅游 演艺培训”项目,推出1—2台原创精品驻场演艺剧目,繁荣旅游夜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完善xx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加快推进xx等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培育发展一批土地认养、农庄牧场、庭院经济、乡村民宿等特色业态,全力办好第二届x乡村旅游季。建立健全“公司 合作社+农牧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农牧民就业增收。大力发展冬季旅游。不断扩大xx等冬季旅游和冰雪旅游活动影响力、知名度,打造xxx等民族文化旅游节庆品牌,补齐冬季旅游短板。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依托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赛马场、曲棍球场等场馆设施,举办承办首届中国围棋大会、全国青少年足球夏令营等一批体育品牌赛事和活动。全力支持xx发展集休闲度假、竞赛竞技为一体的育马项目,积极申报xx。大力发展自驾旅游。建立自驾旅游信息服务体系,规划设计自驾游线路,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农牧民发展旅游驿站、特色民宿、汽车旅店等产业,扶持发展汽车租赁业。加强与国内大型自驾车协会合作,定期组织举办自驾游活动,力争将xx打造成自驾自助旅游集散地。大力发展研学旅游。将xx等景区作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积极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等研学游活动,建设研学旅游目的地和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精心策划和包装xx等红色旅游产品,力争纳入x红色旅游线路,逐步做强红色旅游品牌。
第四,要在基础配套上求突破,实现全要素提升服务。一是优化景区景点发展环境。加快完善各大景区景点水、电、路、讯和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开展旅游景区、交通干道、游客集散地及周边的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继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打造便捷化、人性化、舒适化的旅游环境。二是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xx旅游环线和xx至xx旅游专线,探索开通x镇区至乡村旅游示范村的旅游公
推进小康社会心得体会总结 全面小康社会的体会(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