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的故事心得体会精选 关于民族团结感人故事(八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民族团结的故事心得体会精选一
我想到了我在公交车上看到的一幕。周目我去补习班上了公交车。一个维吾尔族大爷和汉族爷也一起上了车,车里很挤,一个空位都没有。
他们颤颤抖抖地走在了两个少年的面前。很巧,这两个少年也一个是汉族,一个是维吾尔族。
我心里想着:“他们会不会让位给老爷爷们呢?”出乎意料的一幕发生了,两位少年不约而同地站起来了,眉目清秀的汉族少年把位置让给了维吾尔族大爷,而浓眉大眼的维吾尔族少年把位置让给了汉族大爷,两个人并排站到了一起,看了一眼对方会心地笑了。我看着他们俩人的笑容,我的内心似乎刻上了重重的四个字,民族团结。
是的,民族团结正式现在社会最强调的,更是最需要的,路上随处可见关于民族团结的标语,提示语。可是有几个人放在心上呢?
很少很少,很多人都认为,民族团结也就说说而已,不需要自己来维护。是的,公交车上的事很少,小到几乎没有人去发现,没人观察。
可是,现在社会需要的就是这种小事,虽然看似很小,却能够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稳定,使民族团结的风气在乌鲁木齐,在新疆,甚至是在中国都发扬光大。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我的姐姐。
我姐姐在天津师范大学读大学,她是一个爽朗,热情的维吾尔族姑娘。虽然在我姐姐的学校里维吾尔族同学不多,但是因为她很热情,性格也很好,自然身边有了很多的朋友,可是她最好的朋友是张畅姐姐。是的,她是个汉族姑娘,可是她们俩却像亲姐妹一样亲密无间。
他们的学校有汉餐和清真食堂,我姐姐自然要去清真食堂吃饭,而张畅姐几乎每天都陪我姐去清真食堂吃饭,虽然清真食堂里的饭菜种类很少,但张畅姐一次也没说烦,更不会抱怨,至今为止,张畅姐很少去汉餐吃饭。因为我姐一个人在异乡,而她的舍友们家都在天津本地,每次到节假日,我姐总是一个人在寝室,很孤独。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张畅姐把我姐带到她们家去住。
我们总说,张畅姐和我姐在求学的道路上在天津相遇是命运般的相遇,值得珍惜。张畅姐也为了了解对新疆朋友的成长环境,加深和朋友家人之间的感情,今年暑假正准备来新疆,来我家。当然我们家人也欢迎她到新疆,到我家来做客。
我看着他们俩人,总会想,她们俩真的是两个不同民族的人吗?平时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关心,互相关爱,彼此促进,一起进步。可能他们经常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长相方面也开始像彼此了。或许这就是真正的民族团结的典范。就算不是同一个民族,也把不同民族的朋友当做自己的家人,互相学习民族文化、风俗,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我认为,民族差别并不是一个隔膜,不会阻挡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社会的进步,而是一个捷径,是文化交融,使我们各民族之间缩短距离。把不同民族的朋友,当做自己的家人,更是我们应该做的。
民族团结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我们用心去维护,我相信,我们的新疆人,我们的中华儿女在祖国的怀抱里更像一家人一样安全地、快乐地生活。让我们一起去努力吧!愿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盛开。
有关民族团结的故事心得体会精选二
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好:
前不久,与一位内地的朋友打电话聊天,询问我这儿的情况,我告诉她,我们这儿很好,国泰民安,欣欣向荣,她有些诧异。接着问,“去年出了那样的事,你们现在害怕吗?”我说,“不害怕!”她更为惊讶!于是,我跟她讲在我们新疆这个多民族地区,这许多年来民汉之间所建立起来的血浓于水的鱼水深情,又岂能是一些别有用心,处心积虑的民族分裂分子,用一些小伎俩,小阴谋所能撕裂,分割!当我跟她讲述马背上的医生吴登云的故事,全国道德模范夏忠惠的事迹时,朋友也充满了感动,唏嘘不已。
无论朋友是否能完全理解,我都坚信,事实胜于雄辩,时间能证明一切!就好像去了桂林,看山水云雾缭绕写意,我读懂了什么叫大象无形,游了卧龙,听清风在竹林中舞动穿梭,我明白了什么叫大音无声,只有,生活在我们这样多民族聚居的人们,深刻感受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汉深情,才能真正领悟什么叫大爱无疆!
母亲就不止一次地跟我们说过,多年前她曾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是30多年前的一个寒冷冬天,天空阴沉沉的。可母亲的心情更阴沉。母亲从老家探亲回来,下了火车,又搭汽车往家赶。可汽车停站的地方,离家还有7、8公里远。看着地上堆的七七八八的香油、花生、芝麻等土特产,母亲犯了难。那时通讯困难,家里人只知道母亲最近回来,具体什么时候却不得而知,等人接是不可能了。
母亲咬咬牙,将一大堆物件后背前挎,左拎右提,摇摇晃晃往家走。没走几步,就听到“得得”的驴蹄声。到了母亲身边时,竟停下了。母亲诧异地抬头看,是一对维族老夫妇正赶着驴车。维族老大爷坐在赶车的地方笑眯眯地看着母亲,而坐在车厢里的维族大妈连说带比划,示意母亲上车,还在母亲愣怔的时候,维族大妈已下车将母亲和东西让到了车上。
路上,怕母亲刚发了汗,再凉着,维族大爷硬是将自己裹腿的毡子给母亲披上。起初,母亲以为与他们顺路,直到了家门口,母亲再三邀请两位老人到家里坐坐,被老人拒绝,母亲又拿出土特产送与他们,依然被拒绝,直到在母亲和一家人感激的眼神目送下,老人调转驴车,往来时的方向赶去,母亲才明白,他们竟送了她整整一路。母亲在家门口望了很久,此时她的心情已不再阴郁,她的心被涨得满满的,我想,那是一种叫温暖和爱的东西。
对于吐尼沙汗其人,在坐的也许并不陌生,起初对她的了解,我也与大家一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维吾尔族孤寡老人,连续收养了三个弃婴,其中两个汉族孩子,一个重度小儿麻痹,一个脑瘫,而这一养就是十几年。她的故事常常让我感慨万分。而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与老人零距离地接触,老人人性中的光辉,不由地让人对她再次肃然起敬!
那是20xx年的三月,我有幸参加了地区英模宣讲团,作为宣讲员与特邀嘉宾吐尼沙汗老人一道随团宣讲。老人跟传闻中的一样,善良仁慈坚毅。而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感到震撼!在我们随团宣讲的第七天,晚饭后,大家在一起聊天,有人给了老人一颗巧克力糖,老人把糖放在嘴边,咬下一半,把另一半仔细包好,放进了怀中。大家疑惑不解,问老人。老人淡淡一笑说,她的小儿子最喜欢吃这种口味的糖了,所有的人都沉默了,所有的人都为之动容。
我的心震颤了很久,为这
民族团结的故事心得体会精选 关于民族团结感人故事(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