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扶贫攻坚纪录片心得体会范文 扶贫纪录片感想(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扶贫攻坚纪录片心得体会范文

1、纠偏精准扶持对象。充分利用好国家每年1次的贫困户对象动态管理机制,纠偏精准识别遗留问题,重点解决好乱拆户、未整户纳入等识别问题;全面消除打“除法”、搞平均的现象;对欺骗组织和群众,隐瞒家庭购车购房情况的贫困户坚决清退;对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确实困难又未能纳入系统的贫困群众,认真甄别,稳妥纳入;确因政策原因不能纳入的,综合民政、财政等救助手段解决。

2、编制专项扶贫规划。对照村退出“一低五有”标准,完成所有贫困村脱贫规划编制修订,优先完成20xx年拟退出贫困村的脱贫规划编制修订。重点突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安全饮水、“四好村”创建、集体经济发展等专项规划编制。参照“一低五有”标准,编制完成xx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以户为单位,对照“一超六有”标准,尤其突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完成所有贫困户脱贫规划编制。

3、完善落实配套政策。通过集体公房与闲置农房置换等办法,解决低保贫困户、1人贫困户住房问题。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叠加用好医疗、教育、低保等普惠政策与特惠政策,全覆盖提高贫困户政策兜底保障水平,从政策导向上消除贫困户“脱贫恐惧症”。

4、巩固精准脱贫成果。补齐脱贫短板,统筹解决好20xx年、20xx年已脱贫人口住房、安全饮水、广播电视等问题。分村建立台账,着力解决好收入在3100—3500元之间临界脱贫户持续增收问题,确保达到20xx年脱贫标准。切实解决好脱贫户因灾、因病、因残返贫和持续增收问题,确保已脱贫户持续稳定增收。对20xx年、20xx年人口退出的xx村(xx村、xx村、xx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补助,推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1、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坚持“小园区 小庭园”发展模式和先建点、后连线、再扩面发展路径,围绕对象精准化、产业特色化、载体园区化、经营组织化、技能专业化“五化同步”思路,突破发展猕猴桃、早熟梨、生态养殖、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实现村村有园区、户户有庭园目标,有劳动力贫困户户均建成1—2亩长期增收产业园。同步启动实施20xx年以后退出的贫困户产业发展,实现同步推进,同步见效。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争取大营村旅游扶贫项目实施,在沿江、长江、奋勇等村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渔家乐、乡村酒店,力争完成亭子口水上运动度假区招商。

2、深入推进就业扶贫。紧扣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主线,切实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培训实效。充分利用贫困户就业对接和相互支持机制优势,实现就业供需信息有效对接,加大贫困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落实面向贫困群众的公益性岗位,全面完成各类贫困人口培训任务,确保贫困家庭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至少有1人就业,实现“就业1人、脱贫1户”。

3、持续推进返乡创业。按照“三个三分之一”要求,持续推行“一个班子、一套政策、一本台账、一批项目、一个平台、一批典型”的“六个一”回引工作机制,统筹编制有吸引力、有发展前景的生态农业、康养旅游业等项目推介书,分期分批外出招商引资、回引在外成功人士。对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的经营主体,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

4、壮大集体经济。用好用活集体产业发展基金,引导鼓励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参与集体经济建设,夯实集体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和投入保障。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供销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稳定的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合作,参与收益分配。各村要结合村情实际和资源优势,推动建立集体经济组织,20xx年必须实现村村有集体经济收入目标,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人均达到8元以上。

1、实施安居扶贫。以贫困群众住有所居、居住安全为目标,针对不同对象,差异化实施易地扶贫搬迁、c级和d级危房改造等住房建设改造政策。住房建设要与脱贫目标统筹安排,当年脱贫户必须纳入当年住房改造和搬迁计划。易地扶贫搬迁要科学安排建房工期,合理调度搬迁资源,精准配置施工力量,确保进度和质量;c、d级危房改造要早安排、早实施,优先解决好农村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住房问题。统筹解决好已脱贫户住房安全问题。全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9户36人,完成c、d级危房改造50户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和c、d级危房改造在7月底前主体完工,10月底前全面竣工入住。全面完成各年度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和入住工作。

2、实施交通扶贫和移民后扶。以乡道改善提升、建制村村道扩宽、贫困村组道路硬化为重点,争取xx路xx镇至长林山段道路改善提升工程实施,力争扩宽改造通村公路10公里,完成xx村组道路硬化和村级招呼站建设。积极争取移民后扶项目,重点解决贫困村道路建设资金缺口和移民村产业发展问题。

3、实施土地整治专项扶贫。积极争取县级部门支持,力争1个贫困村纳入全县贫困村土地整治项目。推动xx、xx、xx、xx、xx等村土地整治项目早日实施。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改造,同步推进产业发展,配套加强基础设施,跟进完善公共服务,实现产村相融互动。

4、实施水利扶贫。推动xx、xx、xx、xx等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推动建设xx村、xx村提灌站,力争psl抵押贷款项目落地实施,确保xx村拟脱贫人口安全饮水达标。对20xx年以前已脱贫贫困户安全饮水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及时解决饮水不达标问题。支持各村因地制宜开展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5、实施文化卫计电力扶贫。完成xx村文化室、文化活动场所、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建设,巩固提升已脱贫村文化建设成果,统筹解决已脱贫户广播电视问题。突出自行车运动元素,完成社区文体广场建设。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就医费用报销政策,县内住院自付费比例不超过10%。完成xx村卫生室达标升级改造,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贫困人口全部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加快推进电网升级改造,确保贫困户生活生产用电需求得到有力保障。

6、实施生态建设扶贫。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天然林资源,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选聘贫困户作为生态护林员给予劳务补助。加强生态资源绿色开发和综合利用,鼓励发展生态农林牧渔经济,积极引导沿湖群众在亭子湖最高洪水线之上发展鱼类繁育产业。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加强人居环境改善,强化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力争场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纳入全县环保项目规划。

7、实施“四好村”创建。按照房前屋后庭园化、村落民居整洁化、产业发展特色化、公共服务体系化、基层治理法治化、新风培育常态化要求,全面实施脱贫奔康“六化”行动,高质量建成一批省、市、县级“四好村”,提升脱贫攻坚整体水平。完成xx村新村建设项目,力争人口退出的插花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部达标。

1、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在政策和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统筹整合移民后扶、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资金,集中支持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严格落实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快扶贫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进度。逗硬执行扶贫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杜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财政帐户滞留。

2、用好财政扶贫资金。落实产业扶持周转金、扶持小额信贷和产业发展奖补政策,支持贫困户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按县财政同步下达的20xx年及以后退出贫困村产业发展基金,提前起动20xx年后脱贫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长效增收产业发展,全程全域推进脱贫攻坚。

3、积极推动金融扶贫。加大金融政策扶贫宣传,大力引导金融资金投入脱贫攻坚,持续做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属生产发展一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覆盖率达90%以上。用好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统筹解决好住房安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问题。按要求做好扶贫保险工作,防止和减少因病因灾返贫。

1、统筹帮扶力量。全覆盖开展“七个一”帮扶力量集中分析研判,及时调整补充到户帮扶力量,统筹均衡各年度贫困村帮扶力量。与市县帮扶部门一道增派xx村帮扶力量,对由村组干部、农村普通党员帮扶的贫困对象,增加1名财政供养人员帮扶。合理调配驻村农技员,组建片区科技服务队,开展“组团式”服务,实现全方位农业实用技术指导。借助帮扶单位力量,建立贫困户生态农产品进单位、进超市、进农贸市场“绿色通道”和售卖窗口。

2、逗硬日常管理。压实帮扶工作责任,全镇未整体脱贫摘帽,帮扶人员不撤、帮扶力量不减。深化“六个一”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三张清单”制度,严格驻村帮扶力量履职情况管理,推动帮扶工作落地见效。强化第一书记管理,落实“十个严禁”和“六个要求”,促进作用发挥。

3、强化激励惩戒。严格按标准兑现干部驻村期间交通费用和生活补贴,为驻村工作队队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坚持第一书记专项工作经费专款专用,对全镇表现突出的帮扶干部、技术人员优先推荐提拔、晋职职级、评先评优。落实第一书记全域服务保障机制,及时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对镇级帮扶力量责任不落实的,捆绑追究帮扶单位及负责人责任。

4、强化社会扶贫。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扶贫氛围

扶贫攻坚纪录片心得体会范文 扶贫纪录片感想(七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