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与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3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2022教师教育与培训心得体会报告一
很荣幸我能有这样的机会参加今天的演讲会。我叫×××,是×××学校的一名教师,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我的演讲题目是“教育以人为本 安全伴我同行”。
在这人海如潮滚滚红尘的现实社会中,请问您最需要什么?是金钱美女,还是功名利禄?如果让我来回答,我就说:我最需要的是安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则将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安全需要是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后第二大需要。只有在安全的条件下才能谈得上更高层次上的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孩子,当心。”这是母亲在我蹒跚学步时的指点。“靠边走,小心车!”这是父亲在我飞车上学时身后的叮咛。“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这是现在,这是上级领导的谆谆告诫,也是我和同事们每天上班时恪守的信念,在人生的旅途上,安全伴我同行!的确,在我们离开母亲的搀扶,摇摇晃晃地行走在人生道路上以后,我们一直依赖着“安全”这个拐杖,没有它,我们可能会摔跤,可能走不过风风雨雨,更不可能到达人生辉煌的顶峰。
“安全”对于我们是重要的,对于学校员工,它的意义,在于教学秩序的正常稳定;在于千家万户的幸福与欢乐;更在于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危!不讲安全,哪怕是一句轻言细语也可能挫伤学生的心灵;不懂安全,哪怕是一次小小的不慎也可能断送一棵含苞的花蕾;不要安全,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疏漏,就能让的无辜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正是“安全”使我们的学校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也正是“安全”让我们的学校在在改革中不断走向发展壮大。
安全知识的贫乏,安全意识的淡薄总是能让我们看到听到一幕幕血的教训:20xx年5月11日,山西省晋城市发生一起因学生早到进不了教室,到教室旁边的舞台上避雨,恰好舞台房顶部分塌陷,造成1死13伤的事故;20xx年5月13日,长安大学教工食堂因油锅过热引起食堂火灾,过火面积达200多平方米,造成一人轻伤。20xx年6月9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到某水库远足活动,返校途中8名学生落伍,继续在水库游玩,其中1名高一学生落水,其他3名同学去抢救时也落入水中,最终造成4名学生溺水身亡;20xx年6月23日,辽宁省朝阳市3名初中学生在放学回家途 中被洪水冲走,2人死亡、1人受伤;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从事教育行业的我们,如果没有“安全第一”的意识,那么,不仅没有“发展稳定,桃李满园”的可能,而且还是失职,是对学生和家长的不负责任,甚至是犯罪。安全和良好的学校秩序,是我们学校整体发展、不断创新的最集中的体现,这也是我们为学生服务,最基本的要求。听不进安全第一的劝告,是耳朵的幼稚;不懂得防范为重,责任重于泰山的人是心灵的幼稚;不深调研,排除各种安全隐患,是行为的幼稚。
我相信,只有那些曾经或正在致力于献身教育伟大事业的人们,才会有那么一种冲动,一种自豪,一种喜悦,一种激情,如大海翻腾,如群山呼啸,如岩浆喷发,如涓涓溪水„„
安全的现代意义在于它伴随着人类的稳定、繁荣、发展和进步,从孙中山的“建国大纲”到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从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到“三个代表”,其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安全是人民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就是以实际行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朋友们,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疏忽或失误,都可能损害人的精神、财产甚至生命,即使国家的财产损失,犹可亡羊补牢,但对于那些不能复苏的生命,对于那些死亡者亲人所遭受的无法弥补的身心创伤,我们又何以自处?这难道不足以让我们深思、深思再深思吗?一撇一捺的“人”字,其实就代表了支撑天地的脊梁,寓意着做一个人就必须担负起使他人幸福,使自己也幸福的事业。只有安全才能有收获、有幸福,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朋友们,新世纪的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历史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当我迎着新世纪明媚的阳光时,我为我们取得的成绩而鼓舞,我为伴随着我走过风雨的安全而欢呼!那么,为创造教育事业的辉煌,让我们一起记住:桃李满天下,安全伴我行!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2022教师教育与培训心得体会报告二
《新教育之梦》是朱永新教授编著的,今年暑假我有幸得到了这本书,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将这本书拜读完了。
掩卷沉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同时也收获颇大,我只能就自己感触很深的几点写一写我的感受。
书中写道:“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确实,没有梦想,就没有追求,没有梦想,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尽管说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些遥远,但我们怀有梦想,才会努力去实现。
在书中朱永新教授明确指出:“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传授知识,是给学生进行智力体操的训练,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发展。通过智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并具备持久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情感、坚韧的学习意志,为他们今后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智力和能力的基础。”
作为教学在第一线的教师,更应该积极去尝试,去摸索,去总结,去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理想智育”的美好境界。
现在的教学改革,同样也需要我们教师具有创新精神,不能单靠以往的“经验”来进行一如既往的教学。
这也正如书中讲到的,“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用精彩与快乐去吸引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气与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理想的教师这一章节也让我感受颇深。朱永新教授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他的“理想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 师。
理想的教
教师教育与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