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微课课题心得体会怎么写 微课感悟心得体会(8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初中数学微课课题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本学期数学科组继续将坚持以人为本、深化素质教育,扎实开展好各项教学专题研究。认真落实上级部门各项教育要求,全面落实《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_-20_)》,坚决执行教育局工作指导意见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认真落实《20_-20_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意见》中的任务和要求,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为重点开展科组的教育科研活动,全面开展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教研活动,开拓创新,形成特色教学。
二、科组工作目标:
(一)在这一学期结束前,要让40%的学生喜欢数学。
(二)切实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三率达标,特别要在优秀学生人数上下狠功夫,力争各年级合格率达50%,优秀率达10%。九年级抓好有望上县重点高中线那部分学生(约年级前250名)。
(三)以教学教研为核心进行团队建设,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形成数学科组特色。
(四)积极开展数学竞赛活动,力争数学竞赛在上滨江区排在前列。
三、具体措施: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能学得最好,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关键的在于教师的课堂设计与管理。希望科组全体教师能优化课堂教学,大力表扬先进,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轻松掌握每一节课的知识,让他们都能自觉地、积极地去学习。
(二)抓好前途理想教育,给每位学生一个奋斗目标,激发学生的上进心。①根据上学期末考试成绩,并结合课堂、作业等各方面的现实情况,恰如其分地为学生订下可行的目标;②实行分层教学,及时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调整好学生情绪,做到常与学生谈心、交流方法,努力提高合格学生的人数,尤其是做好对中上层生的辅导工作,但不忘对差生的关爱工作。
(三)坚持每天给学生适量地练习。完善数学科题库,积累科组资料。相关试题的难度要适中,主要面向中下层生,特别要注意,所出的题尽量是课堂上讲过的、书本上有的。要让中下层生找回信心、要让优生更优。
(四)健全业务学习制度,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数学科组的名师辈出,老教师经验丰富,年轻教师观念新颖,集体备课给了大家一个好的交流平台,本学期数学科组将继续严格按照学校规定进行集体备课,每周一次,做到定时,定点,定常规和中心发言人。
(五)加强业务学习,在教研教改中继续积极渗透素质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提高数学课课堂教学效率”小课题研究,把本科组打造成为一支教育理念新、业务素质硬的教师队伍。本科组的市级课题《粤北山区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深入研究》五月份已顺利立项。
(六)健全科组制度,把科组各项检查制度化,同时加强科组特色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本学期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突出教学管理中的“三抓”:一抓备课;二抓课堂教学,将“推门听课”常态化;三抓作业辅导。
(七)开展教师教学开放周活动。
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师与家长、兄弟学校间的互动,展示教师的风采,在本学期将举行数学科组教学开放周(具体方案另附)。本学期将继续搞好新教师的“过关课”和有经验教师的“示范课”,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争取在校教学能手比赛中赛出水平。
(八)竞赛方面:认真做好数学竞赛辅导工作,保证辅导效果,争取提高竞赛成绩。本学期开始对优生进行辅导,各年级进行一次数学竞赛。
五、教研行事历:
第一二周新学期准备工作
第三周学习学校教学计划、撰写个人教学计划
第四周 集体备课;市级课题开题;
开展竞赛辅导。
第五周 陈老师、黄老师、程老师上公开课
第六周 集体备课
第七周 成老师、李老师、邓老师上公开课
第八周 集体备课;月测。
第九周 梁老师、梁老师上公开课
第十周 期中考试;九年级教师测试20_年中考试题,并做好试卷分析。
第十一周 集体备课;与_中学进行“一帮一”联片教研活动。
第十二周 宋老师、李老师、陈老师上公开课
第十三周 集体备课;参加_中学联片教研活动;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常规检查。
第十四周 温老师、苑老师上公开课
第十五周集体备课;构思如何备考中考;各级分层竞赛。
第十六周 白老师上公开课
注:1、如有临时工作耽误,公开课顺次延推。2、集体备课的要求:(1)备课老师应深入地研究教材,在借鉴教参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考及学生实际认真备好每篇课文。(2)原则上要求每篇课文都必须在科组会议上进行讨论。备课(上公开课)老师要做好充分准备,会上作为中心发言人讲解该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设计的思路;其他老师要提前疏通教材,科组会议上认真听取备课人的讲解,然后深入讨论,提出建议,要求人人发言。中心发言人应充分借鉴,对教案中不适合部分作出相应修改。(3)各教师的教学进度应力求统一以便统测。(4)工作未满三年内或转科组的教师须把教案抄写在备课本上。注意写上日期与节数。(5)作业:作业尽量做到有批有改,作业本要求写上作业的次数。
20__年九月二十日
附:
1、本学期各单元试卷、《每周一练》、《堂堂清》出题教师安排。
出题教师、测试出题安排、教案、学案 每周一练
陈_ 无 第一章 第1、2周
邹_ 二 第二章1-4节 第3、4周
吴_ 无 第二章5-8节 第5、6周
宋_ 无 第二章9-12节 第7、8周
朱_ 三 第三章1-4节 第9、10周
_ 四 第三章5节,第四章1-3节 第11、12周
成_ 无 第四章4-5节,第五章1-2节 第13、14周
陈_ 一 第五章3-6节 第15、16周
温_ 无 第六章 第17、18周
八年级数学出练习安排表
第一章 程_ 熊_
第二章 梁_ 程_
第四章 冯木_
第五章 陈_
第六章 陈_
第七章 徐_
第八章 徐_
总复习 程_、熊_
出题教师、测试出题安排、教案、学案 每周一练
冯_ 九 上册第三章 第1、2周
李_ 二 上册第二章 第3、4周
朱_ 八 上册第一章 第5、6周
李_ 三 上册第四、六章 第7、8周
李_ 六 上册第五章 第9、10周
黄_ 七 下册第二章 第11、12周
梁_ 五 下册第三章 第13、14周
白_ 四 下册第四章 第15、16周
刘_ 一 下册第一章 第17、18周
注:1、要求每位负责出试题的老师在本单元(周)教学完之前出好试题,试题要梳理清本单元(周)的知识以便学生巩固和复习。单元测试试卷题型、题量按中考或期末考试要求,试题应主要来源于课本、练习册、堂堂清、每周一练。
2、本学年期组黑板报出刊安排顺序:第一次:九年级;第二次:八年级;第三次:七年级。
关于初中数学微课课题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初中数学: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平行线测试题及答案
◆随堂检测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相交c、相交或平行d、垂直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个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2)经过直线外一点,能够画出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并且只能画出一条
(3)如果a//b,b//c,则a//c
(4)两条不平行的射线,在同一平面内一定相交
a、0b、1c、2d、3
3、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_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请举出一个生活中平行线的例子:。
5、如果a//b,b//c,则ac,根据是。
◆典例分析
例:如图,按要求画图:过p点作pq//ab交ac与o,作pm//ac交ab于n。
a
评析:画平行线的关键是:1、过哪个点画;2、画的线和哪条线平行。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在同一平面内,直线l和k,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对应的位置关系:
l和k没有公共点,则l和k的关系是;l和k只有一个公共点,则l和k的关系是。
2、如果mn//ab,ac//mn,则点c在上。
3、直线为空间内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相交c、异面d、平行、相交或异面
4、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如果要使其中两条且只有两条平行,那么它们()
a、有三个交点b、只有一个交点c、有两个交点d、没有交点
5、在同一平面内,直线相交于点o,且,则直线和的关系是()
a、平行b、相交c、重合d、以上都有可能
6、两条射线平行是指()
a、两条射线都是水平的b、两条射线都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同
c、两条射线方向相反d、两条射线所在直线平行
7、作图:在梯形abcd中,上底、下底分别为ad、bc,点m为ab中点,
(1)过m点作mn//ad交cd于n;
(2)mn和bc平行吗?为什么?
(3)用适当的方法度量并比较nc和nd的大小关系。
ad
●体验中考
1、(广东肇庆中考题改编)如图,在长方体中,与棱ad平行的棱有_________条。
2、(四川绵阳中考题改编)在同一平面内,有12条互不重合的直线,若,∥,,∥……以此类推,则和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随堂检测
1、c2、c3、一4、黑板的上下沿等5、//,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平行,相交2、直线ab上3、d4、c5、b6、d
7、(1)
(2)平行。因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3)相等。
●体验中考
1、32、a
关于初中数学微课课题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一、指导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
。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九年级的毕业和升学。八(2)班人数为50人,七年级下期学生期末考试高分人数9人,及格人数27人,低分6人。八(2)班后进面较大,很多同学基础差,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闲散,和兄弟班级差距大。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艰巨努力,要加强落实,培优辅差,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挖掘整合教材,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
初中数学微课课题心得体会怎么写 微课感悟心得体会(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