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听课心得体会及收获 长方体和正方体听课心得(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长方体的认识听课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在“做”中体验数学,去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例如,上述设计一和设计二中“从‘体’上剥离出‘面’ ——认识长方形”这一环节中,两位教师都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看一看、画一画、指一指、找一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使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实践中直观认识长方形,体验数学知识。
以往有些数学课上,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当教学环节进入学生操作时,教室里顿时热闹开了,学生各自动手。而且有时用于操作的时间可多可少。这种“摆设”型的动手操作看看很热闹,其实可能是“蜻蜓点水”只停留在活动的表面上,学生得到的体验也是不深刻的。因此体验光有表面上的活动是不行的,它还需要老师细腻和到位的指导。像上述两个设计同样是认识长方形,设计一中老师设计的活动看上去很细,但指导上还不够到位,如:学生画的长方形可能有很多种,这位老师却只出示一位学生的作品,并贴到黑板上,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误导,只有这种长方形才是长方形,这样学生的体验就不丰富了;又如,在找长方体上其他面上的长方形时,这位老师仅伸出食指指着各个面,这又易使学生对“面” 的理解不深刻,可能会对他们的后续学习(长方形的周长、面积)产生不利的影响。
而设计二中的老师引导认识长方形层次非常清晰,指导非常到位:从引导看一看长方体的面,摸一摸这些面,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的概念;又通过画一画、比一比,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对长方形直观认识;最后在揭示概念时,又通过对学生自己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的比较,巧妙地丰富了概念的外延,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因此,在学生操作时,教师不是旁观者,更不是指挥者,而应是合作者,与他们一起探索发现,教师这时的指导可以是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问话,这些都能让学生加深体验。
其次,体验还需要与学生的思维相伴。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如果是依样画葫芦,照着课本“例行公事”,或按着老师的旨意被动行事,那么学生所经历的过程只是一个机械的、浅显的过程。因此体验要与学生的思维结合起来。例如设计二中学生亲历了看、摸、画、比等多样的活动,他们对长方形的感知很直接,这时候老师进一步引导:揭示概念,想像,找长方形,学生对长方形的感性认识越来越丰富,他们就会把学到的知识内化,自然而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体验就更深刻了。正如语文书上所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总之,我们在课堂上应尽最大可能提供给学生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多看、多听、多说……全方位“动”起来,用自己的身体亲历,用自己的心灵感悟,去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描写长方体的认识听课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时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长、宽以及正方形边长的含义,并能够初步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参与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全过程,初步感受探索知识的基本方法。
针对这节课,我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书本、魔方玩具,直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习材料分辨长方形和正方形,而让学生自己说说“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更是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距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再是数学学习的传授者,而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真正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升华。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时,我没有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的特征,然后再通过教师提供学具,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去验证猜想正确与否。通过在具体的操作中自主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特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个过程让学生不仅体验到探究方式的多样化,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了一次更为严密的逻辑和数学思维训练,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在这一环节,我提供给学生充足思维空间和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测,在操作中验证,在交流中发现,使课堂形成多方互动、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练习,能将所获知识逐步内化,形成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日积月累就能逐步稳定、转化,形成智能。在练习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等性格。所以,安排好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本堂课上我设计了“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的分层练习,从在给出图形中辨别长方形、正方形到长方形、正方形的转换再到自己按要求设计长方形、正方形,一步步深入,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
描写长方体的认识听课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为深化企业和工会的改革,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支持和确立厂长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更好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活力,全面完成今年的生产经营承包目标,厂工会与厂长共同签订此两保一超合同书,以相互支持,共同遵守。
一、“两保”
(一)工会方面
1.保证支持厂长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保证厂长对企业生产、技术、经营、财务开拓全面负责、统一指挥的顺利进行。
2.保证厂长交给各部门的生产经营分解目标的顺利实现,开展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立功竞赛活动,组织四次大赛,进行岗位技术练兵活动。
3.积极开展技术协作活动,承接厂内外技术攻关项目,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保证完成技协任务_________万产值。
4.协助行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职工劳保福利安全方面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定期组织检查,加强安全教育,预防各类事故,保证职工安全。
5.定期组织职工就生产、劳动、生活、福利等职工具体利益同厂行政领导进行民主协商对话,共同学习上级有关方针、政策,增强职工对宏观经济及工厂有关措施的理解,增强厂行政对职工实际困难的理解,维护职工各种合法权益,调动职工积极性。
6.保证开好全年两次的职代会,组织职工积极参政、议政,说主人话、为主人事、当主人家,讨论决定职工福利方面的重要问题,定期组织评议干部,组织职代会各专门委员会监督和检查职代会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
7.保证围绕生产经营目标和每季度的中心工作,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如黑板报、快讯、广播、一句话新闻等,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促进生产。
8.协助行政动员职工顾全大局,服从调动,遵纪守法,增产节约,革新挖潜,出满勤,干满点,争创高指标,开创新纪录,提高经济效益。
9.围绕生产经营,参加生产经营大调度会,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协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矛盾,努力为行政排忧解难。
10.围绕两个文明建设,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办好职工之家,把职工的热情投入到生产经营工作之中,为完成工厂_________项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
(二)厂长方面
1.保证今年实现产值_________元,上交利润_________元,增收节支_________元,争创省级先进企业,完成企业_________项奋斗目标,保证给全厂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职工
长方体的认识听课心得体会及收获 长方体和正方体听课心得(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