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随班就读生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随班就读教师培训心得体会(8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关爱随班就读生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2.孝敬父母,为“仁”之本,做人之本。
3.父母尊贵,在于对儿女的关爱和无私。
4.春蚕到死丝方尽,儿女缘何不孝顺。
5.养育之恩,真金难酬。极尽孝心,难于相报。
6.孝顺父母光荣,冷漠老人可耻,虐待老人犯罪。
7.对父母不孝,对他人就不可能诚实和厚道。
8.老人善待儿女,儿女报孝老人。共筑家庭和谐,安享天伦之乐。
9.尊重老人,孝敬父母,要从个人做起,家庭做起,领导做起。
11.老人要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保持年德俱馨、颐养天年。
12.老人亦应关心国家大事,开阔视野,跟上新形势,做到有所学,有所乐、有所为。
13.古有孝贤闵子骞,今天处处有孝贤。
14.孟母教子千般苦,亚圣报恩成大儒。
15.家家敬老老年人,人寿年丰福满门。
16.全面小康社会进步,老人应当优先享福。
17.今天你敬老,明天儿敬你,世代好家风,美名传千里。
18.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今天你敬老,明天敬你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
19.当官不敬老,不是好领导;当官先敬老,人人都说好。
21.老人安天下安。
22.家和万事兴,敬老要先行。
23.对老人尽一份孝心,给社会添一分和谐。
24.宽老人心,养老人身,急老人想,感老人恩。
25.文明道德千万千,孝敬老人排在先。
26.养老有责,敬老光荣,虐老犯罪。
27.做文明城市主人,行敬老助老善事。
28.忠心献祖国,孝心敬父母。
29.加强基层老龄工作,共同创造和谐家园。
31.把温暖送给父母,让情爱陪伴老人。
32.办好老年事业,促进社会和谐。
33. 倡树敬老新风,促进社会文明。
34. 倡孝扬善,构建和谐。
35. 春蚕到死丝方尽,儿女缘何不孝顺。
36.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37. 打造温馨和谐家庭,慰籍老人颐养天年。
38. 当官不敬老,不是好领导;当官先敬老,人人都说好。
39. 党政领导要做尊老敬老的模范!
41. 对老人尽一份孝心,给社会添一分和谐。
42. 父母尊贵,在于对儿女的关爱和无私。
43. 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敬老美德。
44.古有孝贤闵子骞,今天处处有孝贤。
45. 关爱老年人口,弘扬敬老新风。
46. 关爱老人,从我做起。
47. 关心老人,关爱老人,关怀老人。
48. 弘扬敬老好风气,鞭笞弃老坏作风。
49. 弘扬孝道文化,共建和谐济宁。
50. 弘扬尊老敬老美德,构建和谐社会氛围。
描写关爱随班就读生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村两委等组织的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第一步、建立关爱档案。通过三个月的走访串户,我对本村“留守儿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详细了解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爱好、家庭情况、家长务工地点、联系电话、监护人等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在争取到了县、乡两级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制定具体帮扶方案,对“问题留守儿童”、“困难留守儿童”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进行关爱。
第二步、构建关爱网络。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积极发挥自身示范带动作用,组织村两委、党员、以村民组为单位,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初步形成以乡党委政府为带头,大学生村官为主体,村干部、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的结对帮扶关爱网络。
第三步、搭建关爱平台。一是以村级网络为平台,做一名“联络员”,开通“亲情视频”,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每周进行一次视频交流,接受亲情关爱;二是以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平台,做一名“播放员”,每月组织一次留守儿童观看励志教育专题片,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做一名“管理员”,全天候为留守儿童开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四是以留守儿童活动室为平台,做一名“组织员”,利用节假日,组织各种有益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文体娱乐活动。
第四步、开展关爱活动。通过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资助,积极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临时爸爸”等关爱活动,由妇联、共青团牵头,为留守儿童购买书包、文具、衣服、食品等学习生活用品,尽力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让留守儿童在帮扶和关爱下快乐健康成长。
四、工作安排
八月份:
1、成立村级领导组、对全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摸底。
2、建立留守儿童基本档案。
3、开展“爱心妈妈”等结对活动。
九月份:
1、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2、与学校配合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领导专班。
十月份:
1.开展留守儿童庆国庆活动
2.完善结对活动、档案信息更新。
3.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有条件开展亲情视频。
十一月份:
1、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
2.继续开展结对活动。
十二月份:
1、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整理。
3.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及论文撰写。
描写关爱随班就读生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在条件极其艰苦下,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并设立了“亲情电话”,还准备利用农远工程的电脑,在开通了网络之后,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服务。让万水千山也隔阻不了“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融。
3、建立了“爱心妈妈(爸爸)”值日制。
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安排一名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教师值守“留守儿童之家”,利用课余时间为“留守儿童”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所存在的疑惑和困难。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我校教师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6、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镇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
关爱随班就读生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随班就读教师培训心得体会(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