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园文化丛书心得体会精选 关于校园文化的书(8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学校校园文化丛书心得体会精选一
把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作为一个学校主动、长期发展的战略来运作,整合师训、教研、科研等各项任务,精心设计各项活动,提高活动效率。营造良好的学校研修文化,不断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巩固和提高教学质量。以《陇县年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上级各部门的总体部署及要求,围绕高效课堂构建这个中心工作,按照“走进课堂”的思路,改进教学管理行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以教研组为载体,通过规范示范创建等系列活动,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研修主题
以“改变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为学科研修主题,以校本研修、县域研修网络和“学习互动、校际合作、镇校联动、区域协作”为主平台,聚焦课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加强教研组研修网络管理,做好网络与学科整合这篇文章,更好地发挥学校研修网络的作用。
三、工作目标
根据我校办学实际,我校校本研修活动的具体目标是:
1、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实现校本研修向各学科教研组下移,加强学校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
2、在各教研组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研究,寻找适合我校校本研修的运行机制和运作模式。
3、聘请县、市教研部门的专家或联谊学校的名师、个级教学能手、骨干学科带头人等进行专业指导。
4、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搭建适合不同教师发展的平台,增强教师的个人成就感和归属感。
5、积极开展校级“规范示范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的创建活动,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校本研修工作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成立教科室
主任:
成员:
(二)责任分工
(三)教科室职责
1、宣传教科研的必要性,调动每位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使教师普遍具有科研意识,逐渐建立一支兼职科研队伍。
2、具体指导、协调科研课题的制订、开展研究、总结等工作。
3、组织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培训、专题研讨、外出学术交流活动。
4、聘请精通教科研的专家学者来我校传授经验,指导科研。
5、向科研人员提供最新科研信息,并订购与科研有关的报刊书籍。
6、负责向县级以上刊物推荐科研人员的论文、调查报告等研究成果。
7、定期向上级主管校长汇报教科研工作情况。
8、每学年收集优秀论文上报评比,并召开一次表彰会。
9、注重课题的推广运用,注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0、注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校本教研的广泛开展。
五、具体工作措施
1、完善学校的教师学习制度,培养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以定期集体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组织网络学习,教师外出取经等多种形式开展高效教学、创新教育等理论专题学习,努力使全体教师继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树立起现代教育理念,立志成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创造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2、立足本校,面向全体,加强校本研修,保证时间,全员参与,本年度在全体教师中推行开展“六个一”达标系列活动:认真看一本有关
教育教学的书籍;合作进行一个课题研究;编写一份优秀教案;上一堂公开课;写一篇教改论文;撰写一份教学心得。
3、坚持三位一体,加强教学、师训、科研、教研的高效性。贯彻“发展为本、研训一体、走向校本、回归实践”的研究和工作思路。从教学实际出发,扎实推进我校确定的《学生多元化学习方式的研究》省级课题的研究和结题工作。
4、积极扎根于课堂,进行系列教改活动,加强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5、继续推进以网络为平台的校本研修。建立并完善各第一范文网络平台,加强交流,扩大和延伸研修时空,鼓励教师在校教学论坛上交流,可以随时提出论题,及时得到同行的的回应,在思维的碰撞中完善、深化认识,从而提高研修活动的质量。
六、研修方式:
1)名师、骨干教师示范课;各教研组主题化、系列化的研修活动。
2)专题讲座;
3)调查研讨座谈;
4)课题研究;
5)论文、随笔、心得、教育叙事等写作。
七、组织与保障
1、按已成立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职责,认真组织此项工作,确保校本研修工作顺利进行。
2、完善制度,加强督查。
学习制度:每周四下午为校统一学习、活动时间,平时老师抽时间自学。
考勤制度:校本研修属继续教育活动,学习均随时作好考勤记载,将记载作为核定继续教育学时学分的依据。
检查、登记制度:每位教师有一本学习培训专用笔记本,作好培训学习笔记,每人每期写学习笔记5000字以上;每月一节研究课;每月提一个有关教育教学问题。对以上工作及时检查、记录学时学分。
3、认真考核,奖惩兑现。
学校要把校本研修工作纳入对教师日常工作的检查考核中,将校本研修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与教师职称评审、评先、评优、评骨干等挂勾,对未完成此项工作学时学分的实行一票否决。
4、保证经费投入落实,为教师学习、研修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购置有关的图书资料、设备设施。
描写学校校园文化丛书心得体会精选二
为切实做好校本研修工作,进一步搞好本年度的校本研修活动,提高改善校本研修活动效益和教师的业务素质水平,根据济源市教育局《关于做好____-20____年度校本研修活动的通知》要求,特制订我校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一、参与范围
全校具备专业技术职称的在编教师。
二、起止时间
____年7月1日至20__年5月30日
三、学时限额
80学时(72合格)
四、研修内容
本学年记入继续教育学时的规范性校本研修活动大体分阅读、主题研修、教育电影三大类。
1、阅读。40学时。从本年度起,校本研修的阅读内容扩展为两领域。一是关于教育教学理论专著类的“专业类阅读”20学时。我校集中学习《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二是关于提升教师综合学养的“人文类阅读”20学时。我校本年度主要组织阅读莫言的作品系列。要求教师分阶段阅读相关章节内容,做好批注,并组织好专题研讨活动。
2、主题研修。30学时。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学期初总结出教育教育中的问题,开展相关的主题研修活动。形式以小组观课议课,校内研修交流,个人课题研究等。各教研组要精心组织,做好记录,真正把主题研修活动做成促进教师交流成长的平台和载体。
3、教育电影。10学时。校本研修活动中每月主题研修时间要间开展一次教育电影的观看活动。我校主要组织教师集体观看《地球上的星星》和《放牛班的春天》两部电影,及时进行研讨交流活动,并撰写不少于500字的观看心得。
五、相关要求
1、学校要做好骨干教师的专项阅读工作,要依托“济源名师成长工作室”平台,开辟推荐书目的共读交流平台,组织骨干教师按照师训科的进度安排,按时阅读,撰写心得,在平台上进行交流。
2、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研修茶座》中各类交流平台的学习交流活动。
3、利用自己的博客在“济源研修茶座”网站上撰写相应的读书感悟,以供交流。
描写学校校园文化丛书心得体会精选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再次站到这个熟悉的校长竞聘的演讲平台,心里依然惶恐和激动。因为,我知道,这个机会是组织、老师们给予的,承载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使命,还有众多的等待和期望。今天,我的竞聘演讲从以下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老师们作交流和汇报,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xxx,男,现年41岁,小学高级教师,省级骨干,从教23年。期间代课7年,脱产学习进修2年,任村小校长8年,任中心校校长6年。从一名代课教师,一路风雨兼程,走到现在,积淀在心里的感触是很多的。23年的从教经历,一直凭借着梦想的支撑,教师梦、校长梦、人生梦,一次次的梦想的实现,让我更加的成熟和自信。走在农村教育23年的漫漫长路上,我一直在不断的思考、求解——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什么?做代课教师的7年里,我的结论是“恪尽职守”,有了付出,必有回报;再后来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10年间,我的感触是“要想做好教育,自己必须通过学习提高自己”;任校长六年,逐渐明白了做教育它需要一个有理想有智慧的教师团队,它需要环境作依托、教育情怀作支撑、教育幸福和尊严作保障。23年,对于我自己来讲,因为幸运,所以常怀感恩,因为感恩,爱学生、爱教师、爱学校、爱教育也就成了习惯,所以能一直坚守和前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由此可见,学校校长何等重要!今天,我没有承诺,只有自己在校长岗位工作实践中的几点切身体会和感受。
1、校长是什么?校长是学校师生思想的引领者,学习工作上的带头人,是生活中的贴心人。如何将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紧密联系学校实际,获取师生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如何不断的学习,大胆的实践,创造性开展工作?如何把对教师、学生视为亲人、朋友,把鼓励、关心做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层面?我一直在思考、在实践、在努力!
2、校长该做什么?我一直认为,校长应该着力抓好三件事:培养学生、成就教师、发展学校。作为校长,除了做好管理日常事务之外,更多的是去关注学生的成长,思考教师的培养,谋划学校的发展。
3、什么才是好校长?做官不能一辈子,做校长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任校长下来,你为你的学生、老师、学校做了些什么,留下些什么?如果当你走下这个岗位或者离开这所学校的时候,你的学生,你的老师对你充满深深的不舍和眷恋,我想,你就是一个优秀的校长了。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追问我自己:你以什么资格和优势去参与这次校长竞聘?资格审查是组织领导把关,至于个人优势,我绞尽脑汁罗列了几点请领导和老师们参考:
(1)有一种对农村教育事业无限热爱的情怀。在农村小学一线工作23年,深知农村小学的学生、老师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办好一所学校的意义,所以,为了我的学生、老师、学校,我可以不顾一切。
(2)有一种热爱学习和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深深的体会到,学习是我们做教师、做校长安身立命之根本。曾经在榨鼓小学创建书香校园启动仪式上,我语重心长地告诫全校师生,让我们一同,把书先读起来!
(3)有一种敢于挑战和不畏艰险的性格。多年一线工作,经历了许多,因为经历过太多的艰辛与困苦,心也就容易静了,在名与利,得与失,功与过,是与非的纷纷扰扰中多了一份清醒和坦然。
描写学校校园文化丛书心得体会精选四
一、勤于读书,增进积累,跨越自我
书籍是我们视接千载,心通四海的桥梁。书中有象牙塔,书中有琼浆玉液。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读书是吸收,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唐太宗称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我以书为镜,启发我对教育中种种事物和现象的审视、领悟,提升思想水平、人文修养和学校管理水平。本学年度读的书有《谁动了我的奶酪》、《教师修养文萃》、《通鑑故事一百篇》、《周恩来传》(英·迪克·威尔逊)等,教育杂志有《人民教育》、《学校管理》、《中小学校长》、《江苏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等,这些杂志有“校长培训”、“专家笔谈”、“道德建设”、“课程改革”、“校长论坛”、“教育案例”、“外国教育”、“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等数十种栏目。如果以每期教育杂志阅读5篇文章计算,本年度至少也读了220多篇有关教育的文章。
通过学习,我认为,在wto的背景下,校长角色的转化要求现在的校长必须更新自我。一是更新教育和管理观念。问题要靠校长和全体教职工的智慧。二是面对机遇和挑战校长要调整自己的心理品质。要有主体意识和自信心,要有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合作精神,要有创新的观念和求实精神,要有效益观念,要有法制机遇的敏感性和捕捉机遇的胆识,要有承担风险的意志力。三是要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学校管理能力,校长要有政治家的头脑、教育家的理念和经营者的策略。四是学校管理体制要有相应的变化,把国有办学资源的潜能开发出来。这些认识又成了我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追求新进步,跨越新高度、创造新完美的不竭源泉。
二、注重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我总这样认为,最好的活动、最新的理论若不能产生实际效益,那样的德育工作则能是空的,是形式主义的,尤其“__读书征文”之类的活动,除了组织者能有卖书的收益之外,广大学生的收益并不多,其原因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看起来轰轰烈烈
学校校园文化丛书心得体会精选 关于校园文化的书(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