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律教育心得体会报告 中学生自律教育心得体会报告总结(七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中学生自律教育心得体会报告一
2.臧晶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豁达,洒脱的性格,自信而果敢。经历过失败的打击后,能反躬自省,端正态度。思想日臻成熟。你朴素,勤奋的品质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给我印象深刻。学习和生活中,你都是一个能说肯干的人,不随声附和,遇事有主见的人。希望你有更美好的未来。
3.陈鑫:该生,为人诚恳,热爱生命,在校尊敬师长,严于律己,乐于助人,平时积极参与青协等社会集体活动。在学业上,一直勤奋刻苦,具有强烈的上进心,是一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同时,该生性格上还有一些缺陷,还望改进。
4.朱晓东:该生,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团结同学,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平时幽默风趣,有较强的责任感,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尊重师长富有礼貌,是一个有较高素质的初中生。
5.王颂:“认真、勤奋、坚忍不拔”是你的本色,你还拥有金子般的学习品质,堪称学习之楷模,令我们更惊讶的是在艺术节上欣赏到了你精彩的演出,如此全面发展的小女生,真是让我们感到无比骄傲。
6.王覃琪:待人热情大方,彬彬有礼,足见你有着很高的个人修养,当了三年的宣传委员,为班级的宣传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劳动,懂得与人团结协作。课堂上看到你那专注的眼神,思考问题紧锁的双眉,说明你有一颗不服输的心。
7.吴彪:你有很强的管理能力,深得同学们的信任,数学问题上常常有新颖独特的解法展示,成绩优异,令人赞叹。但学习上还应多一些踏实,少一点浮躁,多一些拼搏,少一点马虎。相信老天会眷顾努力的人。
8.伍妍菲:文静秀气的小女生,像丛林里的一棵小蘑菇,默默无闻,但散发着无限的力量,处处为班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多次参加文体活动,成绩突出。当你站在舞台中央时,你是那么的富有才华,尽情洒下拼搏的汗水吧。
9.肖湘:你是一个很有修养的女孩,温文尔雅,勤奋执着,同时也显示出你文静有余而活泼不足。在学习上,你始终保持很高的热情和优异的成绩,获得过年级第一全优生,令我们赞叹不已。
10.谢宏波:诚实纯朴、性格温柔是你留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在校三年都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活动,待人热情而又大方,稍显不足的是学习方法有待改进,缺乏恒心与毅力,望你能突破这一瓶颈。
11.严皓晖:学习努力有拼劲,做事认真踏实有责任感,你展现了一个优秀男孩的品质。数额学课堂上常有独特的方法和见解,成绩优异。美中不足是你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12.严佳馨:你是一个非常懂礼貌的孩子,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增长了你的知识,但不一定增长了你的才干,凡事还应该主动一点,积极一点,因为勤奋才是打开一切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13.杨栋:你是一个心里充满阳光的大男孩,为班级环境卫生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学习成绩优异,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是班上有名的小作家,文艺骨干,人缘特别好,善于团结协作。
14.杨伊朵:你像一朵高贵典雅的君子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曼妙的舞蹈、热情的小品都显示了你卓越的艺术天分。更难能可贵的是三年都保持极高的学习热情和优异的学习成绩,你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女生。
15.易敏:你是一个开朗活泼、为人大方的女孩,热心帮助他人,关心集体,尤其是校运会上以顽强的毅力跑完3000米的壮举至今令人印象深刻。你有一颗永不服输的心,学习成绩进步非常大,综合表现优秀。
关于中学生自律教育心得体会报告二
1.了解学生的理想
2.了解学校指导的实际情况和理想教育现状
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详细调查)、学生当面了解、采访学校教师和领导
从15到20岁的左右的六年里,现在的孩子一般都要从中学里走过。六年的漫长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很多的东西,甚至所获得的改变可以左右一个人一生的道路。特别是人在中学阶段的当口。人的身体,人的大脑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奇异而深刻的变化。一点点,人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成长为一个青年。这个过程中所接受的每一种思想,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一个开始,而在这个阶段确立人的理想就是人生最紧要的第一步。
人的理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生活理想、社会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是基础,是人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应予以合理的满足;社会理想是人理智上的最高追求,包括国家的,民族的,人类的。而职业理想是生活理想和和社会理想之间必要的过渡阶段和中介环节。换句话说:生活理想应提升到职业理想的高度上去,社会理想应落实到职业理想的实际中来。
在人一生的活动中职业生涯既是一个人谋生的手段,实现自身价值的必需,又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人生实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就是中学生实现生活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最佳结合点。
然而,当代中学生的职业理想现状如何呢?对此,笔者对一所普通高中的高一、高二两个年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从中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问卷显示,虽然经过了初中三年的成长,到了高一高二仍有近16%的学生认为:理想与职业理想的概念是一样的。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这部分学生连职业理想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更不用谈自己树立什么职业理想了。自然的,问卷相关显示:有的学生未曾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那么,在其余近84%的学生中,他们对于职业理想就一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吗?根据我对一些学生和老师的近距离了解,多数学生对职业理想的问题是比较混沌的,或者说是没有责任型的,职业理想对他们来说并没有起点或者目标的意义。有的学生曾想过有关职业的问题,实际上,也仅仅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想象,对于他们来说,最眼前的学业才是他们所应该关注的。
在问卷的主观题中,有很多学生明确地写出:理想就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那么考上好的大学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以后有更好的生活和工作!但是,这种好生活好工作对他们来说是极其抽象的,并没有清晰的想法和设想。他们实际上把考上大学看成了终极目的了。考上大学之后呢?再说吧!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大学生中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学中文的不喜欢中文专业,学外语的转学法律,有的甚至放弃了学业。
在问及“是否关于职业理想的问题以后再考虑会更好一些?现在主要是学习?”时,62%的学生选择了“是”,还有近7%的学生选择了“其他”。我不禁想起了资深顾问式培训专家倪砥的《我不是在教训你》这本书中的一句话:错就错在不知要到那里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举了一个例子:1962年克林顿作为阿肯色州的学生代表,到华盛顿出席了全国青少年代表大会。他们参观了白宫,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而年仅16岁的比尔在当时就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当美国总统,成为影响世界的人。这以后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走进白宫,几乎没有走什么弯路,在他46岁那年如愿以偿。
用三十年的时间哪一种合理的目标达不到呢,怕就怕南辕北辙。我们的学生,他们中很多人都脚踏实地没错,眼朝地下,背负着学习的铁犁向某一所大学开垦着,而这所大学所学的东西真正是他自己想要的吗?只要看看下面的问卷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对于已分科的高二年级,有近50%的学生所选的班科与自己的职业理想不一致或不知道是否一致。连最眼前的分科都没法保障是学生自己所需要的,大学就可想而知了。这显示出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要持续多久,而我们的学生究竟要往哪里去?
撇开上面“有没有”的问题,我们来看看“是什么”的问题。首先,要交代的是:我调查的是一所设于小镇上的普通高中,吸收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周遍地区农村的孩子,有一定区域局限性。
对于“我的职业理想是什么”这个主观题,我仔细翻阅了完整的四个班级的问卷,(其中两个高一班,两个高二班)我惊异的发现这四个班分别是全班45人中有18人,58人中有13人,67人中有18人,73人中有20人的职业理想是教师。另外,比较多的是医生,每个班里也都有10人左右,此外较多的就是警察、律师。当然也有其他种类的,但这种分布状况实在是不平衡。四、调查反思
是什么左右了我们学生的选择?是选择的范围!又是什么规定了选择的范围?是周围社会所给予学生们有关的职业信息!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的重重围困以及学业的重压下,他们的眼睛所能触及并能够比较了解的也只能是这些。更何况,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小镇,视野更加狭窄,也就更加需要有关这方面的系统的指导和教育。
然而,令人担忧的也正是目前的传统教育,升学率是学校日程的重中之重,而忽视了学生发展的长远需要。现代社会的'现状是高度信息化、科技化、多元化,社会发展一日千里,传统的三百六十行其实早已被打破。据统计,全国现有一万多种职业,新职业仍在不断涌现。闭目塞听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的机会。中学阶段是学生吸收外在信息,定下生长基点的紧要时期,在新的形势下,非常紧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状况,了解世界形势,开拓视野,这样学生才会有较高的人生起点和更高的人生标准。而对于学生职业理想教育更是起着目标性的启示作用。
1994年9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颁布了《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之中,明确表示,职业指导是普通中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和专业;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兴趣、才能和体质等特点;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社会需要和个人志愿之间的关系;增强职业意识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符合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的职业或专业方向。
而且明确规定:职业指导的教学课时,在初中阶段不低于15课时(一般在初二设置为宜),在高中阶段不低于20课时
中学生自律教育心得体会报告 中学生自律教育心得体会报告总结(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